jingxuewenxian@126.com 原文乃命羲、和钦若昊天【1】,历象日月星辰【2】,敬授人时【3】。分命羲仲宅嵎夷【4】,日旸谷【5】,寅宾出日【6】,平秩东作【7】。日中、星鸟【8】,以殷仲春【9】。厥民析【10】,鸟兽孳尾【11】。申命羲叔宅南交【12】,平秩南讹【13】,敬致【14】。日永、星火【15】,以正仲夏【16】。厥民因【17】,鸟兽希革【18】。分命和仲宅西【19】,曰昧谷【20】,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誊。宵中、星虚【22】,以殷仲秋【23】,厥民夷【24】,鸟兽毛毨【25】。申命和叔,宅朔方【26】,日幽都【28】,平在朔易【29】。日短、星昴【30】,以正仲冬 厥民隩【31】,鸟兽氄毛【32】。 帝日:“咨【33】!汝羲暨和【34】: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5】,以闰月定四时成岁【36】。允厘百工【37】,庶绩咸熙【38】。” 注释【1】羲:羲氏,相传为重(少昊后裔)之后。和:和氏,相传为黎(高阳后裔)之后,皆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此指其长兄。钦:敬。若:顺。昊天:指大自然。 【2】历:过。象.图像。此谓观察其历象。 【3】人:民,古本作“民”。时:时令,历法。 【4】申:再。羲仲:羲氏之弟。宅:居。嵎夷:东海之滨。 【5】 旸谷:传说中的地名。古人谓日出肠谷而天下明。 【6】寅:敬。宾同“傧”,导。寅宾,谓认真地等待着观测。 【7】平读为“辨”。秩:察。东作:指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即春分日之日出。东,正东方、最东方。作:起、出。 【8】曰:白昼。中:长短居中。鸟:乌星,即朱雀七宿。南方七宿图似马雀.故名。 【9】殷.正,定。仲春:夏天的第二个月。 【10】厥:同“其”。析.散,谓于田野,开始农作。 、 【11】孳:生殖。尾:交尾.交配。 【12】申重。羲积:羲氏(长兄)的小弟。南交:指太阳与南方相交会的地方.即意念中的南回归线处。交,交会。(按此“南交”当与下文“朔方,日幽都”互误。) 【13】讹“伪”字之误。“伪”同“为”,《经典释文》作“为”。“为”又借为“回”,回转。“南为(回)”,指太阳从南方回转,今所谓“南回归”。 【14】致:送。 【15】永:长。 火:星名,即大火心宿。 【16】仲夏:夏天的第二个月。 【17】因:就,指席地而卧以纳凉,不必回屋。 【18】希:同“稀”,稀疏,做动词。 革:指毛。 【19】和仲:和氏(长兄)的弟弟。 【20】昧谷:传说中的地名,日落之谷。古人认为日入昧谷而天下冥,故称。昧,冥。 【21】饯:送行。 纳日:落日。 【22】西成:完成西行,指太阳到达最西点的日子。成:完成。 【23】宵:夜。 虚: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属北方玄武。 【24】仲秋:秋天的第二个月。 【25】夷:成,谓收割。 【26】毨(xiǎn):毛羽整齐。 【27】和叔:和氏小弟。 朔:北。 【28】幽都:传说中的北方地名。都,聚。幽隐所聚之地,故名幽都。 【29】在:察。朔易:从北回返,指太阳开始向南回转。易,改变、回返。 【30】昂: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白虎。 【31】隩(yù):室,房子。 【32】氄 (róng):绒毛。 【33】咨:嗟叹声。 【34】暨:及。 【35】期(jī):一周年。有:同“又”。 【36】定:正。 四时:四季。 成:完成,成就。 岁:天文年。 【37】允:读为“用”。 厘:治理。 工:同“功”。《周礼·肆师》郑注:“古者‘工’与‘功’同字。”功,事。百工,指各项事业。 【38】庶:众。 绩:功绩。 成:皆。 熙:兴。 训于是便命令羲氏和和氏认真地顺从自然,观测日爿星辰的运行图象,以制定历法,并把它慎重地颁授给人民。分命羲仲居住在东海之滨叫旸谷的地方,恭敬地导迎日出,辨察太阳从最东方升起的日子,以确定春分日。并以白昼时间不长不短、傍晚鸟星中天为标志,来确定春季的第二个月。这个时节,人们都分散在田野里从事农作,鸟兽都处在生殖交配阶段。又命令羲叔住在南方太阳与南交会的地方,辨察太阳从南方回转的日子,恭敬地送它北归,以确定夏至日。并以白昼时间长、傍晚大火心宿中天为标志,来确定夏季的第二个月。这个时节,人们可以席地而居,不必回到屋里,鸟兽处在脱毛阶段。分命和仲居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恭敬地给落日送行.辨察太阳完成西行到达最西点的时间,以确定秋分日。并以夜晚时间不长不短、傍晚虚宿中天为标志,来确定秋季的第二个月。这个时节,人们进行收割,鸟兽毛羽恢复整齐。又命和叔居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辨察太阳从北改变方向向南回转的时间,以确定冬至日。并以白天时间短、傍晚昂星中天为标志,来确定冬季的第二个月。这个时苗人们符五屡甲 鱼尊峰出缩墨。 帝尧说:“喂!你们羲氏及和氏:一整年是三百又六十又六天,你们要用设置闰月的方法,来修正四季而成就一岁。用这样的历法处理各项事业,各项事业都会功绩兴盛。” 本期排版:小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