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与第一次宋夏战争(三)

 言什仙 2016-04-14
书接前文
范仲淹与第一次宋夏战争(一)
范仲淹与第一次宋夏战争(二)
点击阅读

在好水川,虽然元昊打败宋军,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修整了半年之后,元昊再次出击,但是他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早已经被宋将烂熟于心,再也不会上当了,所以,这几次出兵,都被宋军打败。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元昊再次出兵十万进攻防守薄弱的渭州,合围镇戎军。泾原路都部署王沿遣将葛怀敏率兵万余合围西夏军。

定川寨遗址

本来,如果宋军将领吸取好水川惨败的教训,以防御为主,坚守城池,时间一久,元昊粮草不济,肯定会撤兵。但葛怀敏贪功心切,不听劝阻,分兵出击,再次被西夏军队分兵包围,葛怀敏被迫退入定川寨,在突围途中,葛怀敏等15名将士阵亡,宋军九千余人几乎全军覆灭。幸运的是,宋军经过三年多的磨练,将士积累了很多带兵打仗的经验,各路人马将前来寇犯渭州的西夏军给予迎头痛击,元昊入侵关中的计划失败。从此以后,西夏主动进攻的次数也来越少,宋夏边疆慢慢恢复了稳定,元昊被迫求和。

定川寨战役复原图

从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四年(1043年)范仲淹在陕西三年多的时间里,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理念,强力推动军事改革。据粗略统计,范仲淹在这三年里写了200多篇奏疏,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能够清晰地看出其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

他坚持的“积极防御”政策,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审时度势,知彼知己,扬长避短,以守为攻。二是在稳固城寨,充实后勤,训练将士的前提下,建设统一战线,联合羌族部落,选择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做到步步为营。绝不能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下,轻敌冒进。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浮夸邀功,这都是取败之道。


范仲淹一到延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各地巡察。这一看不要紧,经过兵灾之后的延州,简直满目疮痍:金明寨已经被敌人焚毁,附近三十六寨原来有数万兵马,早已被扫荡殆尽,后来虽然招募了藩部三百余户进行充实,却不足为用。延安以北的军事重地,东西四百余里,被敌寇抢劫焚烧一空。而延安的兵马号称有两万六千,却多年未训,兵不知战,将帅无谋。当问他们如果敌人数路进攻之时,该如何应对,这些将帅只会说两个字:“出兵!”至于出兵以后如何打仗,一概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却意气风发高喊进攻,不是很可笑吗?能够先把防御做好,就非常了不起了。

宁夏沙漠风光

范仲淹的“积极防御”军事思想,在他写给朝廷的《上攻守二策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首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势,说道:“如果各路大军征讨元昊,则兵分将寡,气不完盛。大军深入沙漠腹地,风沙迷茫,不变南北,后勤补养,很容易被敌人抄掠。而元昊的巢穴在黄河以北,如果没有汉代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根本不能远袭。”

范仲淹指出,当敌人入寇,朝廷就下旨,让将帅们出兵牵制。然而,敌人狡猾,熟悉当地地势,将帅茫然轻进,不知所图,根本无法发挥牵制的作用。而那些被动防御之策,则提出敌人“来则御之,去则勿追”。那么,这种思想也不可取。为什么?因为如今守边的士兵,都不是当地人,很多都是调来的东兵,不喜欢长久戍边。并且此处没有士兵的营田,所有的粮草都需要在外地千里馈运过来,长此以往,“久戍则军情以殆,远馈则民力将竭”,终成祸患。


那么,冒进不行,被动防御也不行,什么办法可行呢?范仲淹分别给予了解答。

首先是 “议攻”,建议选取军事要害之地,切断敌人遥相呼应的通道,构筑城寨,驻军把守,以据其地。然后坚壁清野以困敌兵,发动士兵屯田,增加补给。在征讨敌人过程中,一定要联合附近羌族部落为我所用,运输军粮可用小车,可适应崎岖山道,每攻取一个城寨,就稳固之,然后将战线逐渐朝西夏境内推进。

其次是“议守”,宋军在边陲地区与西夏军相比,除了人数多之外,其他没有任何优势。西夏军居住在大漠之外、黄河以北、倚远而险,并不容易攻取。元昊建官治兵,不给俸禄,每次举兵侵犯宋界,都是抄掠无度,攫取财物作为官禄和军资。他们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军队居无定所,呼啸而来,奔腾而去,聚散快捷,行动迅速。而大宋的士兵都是戍边的内陆人,一旦来此荒芜之地,多少年不见更替,士兵们思念家乡,毫无斗志。一年四季的衣物粮食,都是千里馈运过来,让转运的百姓苦不堪言,并且徒耗浪费惊人。经常是每馈运一百石粮食,在路上就消耗掉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谈何主动进攻呢?


自古以来,汉民与夷狄作战,都是两败俱伤,最终还是采取了和亲政策。当年汉高祖开国之初,谋士与猛将无人能比,以精兵强将四十万人与匈奴对决,还被围困在平城,差点龙体不保,最后和亲。匈奴单于写信给吕后,要求堂堂大汉一国之母做他的小老婆,吕后虽然生气,也不敢翻脸,还是以和为贵。汉武帝倾全国之力,花了多年时间,才将匈奴赶到了西域之外,却弄得民不聊生,西汉国力衰落,也是由此开始的。

反观如今大宋面临的情况,契丹建国时间比大宋还早43年,军事力量强大,国力也处于最强盛的时期,而西夏刚刚建国,国力处于上升日期。这两个王朝的军事力量比北宋强得太多,大宋和他们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物产丰富,国土面积大,可周旋的空间宽广。除此之外,乏善可陈。北宋王朝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苦心经营,委曲求全,多方腾挪,能够坚持百余年的国祚,已经勉为其难了。


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北宋朝臣侈谈进攻纯属自高自大,自取其辱。那么范仲淹在研究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之后,采取的军事措施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就是:修城寨,置营田,饬军队,募乡勇,选名将,抚羌人。

其一,修建城寨。范仲淹代替范雍镇守延州之后,便将在战略要地修筑城寨作为首要军务。刚到延安,他就派兵夺回被西夏占领的寨门寨,招募弓箭手,给地居之。从庆历元年的上半年,他六次上奏,建议加强战备,以保证有“经久之利,而无仓促之患”。城寨稳固后,派遣正规军驻守,附近的藩部便会主动赶来依附。朝廷同意这个建议之后,范仲淹便先后修复了金明寨、承平寨等十二座城寨,挫败了元昊的二次入侵,使得保安军至延州的军事防务大大增强。


为了加强延州的防卫,他听取种世衡的建议,修筑青涧城,不但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庆历元年的9月份,范仲淹知庆州,采用近攻政策,夺取金汤寨、白豹寨和后桥寨等战略要地,并且随之在后桥寨构筑著名的大顺城。根据清代的《庆阳府志》记载,在范仲淹担任庆州知州期间,先后修建了29座城寨,成了北宋王朝得以对抗西夏的重要军事基地。在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继续向朝廷提议,修建细腰城和葫芦寨,可以切断西夏与环州和庆州以西、镇戎以东的明珠、灭藏和康奴三个羌族部落的联系通道,以免他们互相勾结,对北宋不利。等细腰城和葫芦寨修完,明珠等三个藩部与西夏的联系彻底断绝,不得不乖乖赶来归附。


其二,营建屯田。范仲淹这个措施主要是针对千里馈运粮草这个弊政而提出来的。远途运输物资不但劳民伤财,也成了国家财务的沉重负担。而由于后勤保障不利,加上军官克扣军粮,中饱私囊,边关将士们的伙食很差,士兵们经常饿得面黄肌瘦,有的甚至连盔甲都没法穿,连战马都无法骑,还谈什么打仗保卫边疆?而营建屯田,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措施。西汉赵充国营建屯田,衣食自足,很快便稳固了军心,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在三国时代,魏武帝曹操采用屯田政策,做到了军资充足,这才积蓄了力量,三分天下有其一。所以,范仲淹提议大力营建屯田,让士兵们做到自给自足,“兵获羡余,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休矣”。同时,建议士兵有条件的全家搬到戍边之地,营田劳作,收获粮食大部分归个人家庭所有。久而久之,士兵们将会重田力、习地势,与父母妻子共同守卫家园。


其三,整饬军队。在范仲淹军事改革之前,边关将士们的作战能力实在不堪一击。除了疏于训练,游惰无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那就是兵分三六九等,每次打仗之时,根据官阶大小,逐次出兵。先派遣老弱病残士兵出战,当炮灰,随后其余部队跟上。可想而知,这种打仗方法唯一后果就是惨败而归。范仲淹叹道:“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范仲淹到任之后,便开始检阅延州部队,淘汰老弱病残,选取精兵一万八千名,分成六个作战部队,每队三千人,由六位都监统帅。精兵之后,便开战军事训练,没用多长时间,范仲淹治下的这支军队便军容整肃,焕然一新。

其四,招募乡勇。乡勇其实就是乡兵,也就是如今的民兵,都是从当地百姓中招募组成的临时性的武装力量。在宋夏战争中,这些土生土长的乡勇发挥了比正规军更大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外寇入侵,家园被毁,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会同仇敌忾,拼命保卫家园。另外,他们熟悉当地地形,经常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攻击,因此,西夏兵不怕大宋的正规军,却畏惧这些乡勇,认为他们的战斗力比宋军高出了好几个档次。这些乡勇,人人善射,范仲淹就招募他们当弓箭手,加以训练之后,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五,选名将。士兵打仗,将官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出谋划策,更需要文武全才的将官运筹帷幄。在范仲淹守边的这几年中,他不断发掘和提拔优秀将领,让他们在战争中经过血火洗礼,培养了大批的将才,最典型的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种世衡和狄青。种世衡善于安抚,谋略超群,且侠肝义胆,创立的种家军,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狄青善于冲锋陷阵,在战争初期,为了破除士兵的畏惧心理,他亲冒矢石,头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犹入无人之境,西夏军称之为“狄天使”。最后狄青通过战功,当上了枢密使。其余各级将官,范仲淹也人尽其才,不断向朝廷推荐,为他们打开一条报国扬名之路。可以说,北宋中后期名将辈出,是与范仲淹的努力分不开的。

羌寨碉楼

其六,招纳藩部。在边关地区,世代生活着很多土著少数民族部落,其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大的就是羌族。范仲淹充分实施统一战线政策,安抚招纳当地的藩部,与宋军一起构建成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在延州,他就派遣种世衡招纳羌族,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担任庆州知州期间,范仲淹亲自到达羌族部落,与首领坦诚相见,并立下规约,调解部落之间的仇杀,让这些不可小觑的力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范仲淹少年时代立下的报国志向,在宋夏战场上得以实现,他审时度势,坚持真理,即使千军万马泰山压顶,依旧岿然不动。在人单力孤的艰难时刻,他仍然斗志昂扬,不以毁誉悲戚为念,有条不紊地推行自己的军事策略。朝廷因为军功,不断给他加官进爵,他连续五次上疏拒绝。朝廷因为军事失利而迁怒于他,罢官免职,他坦然接受,毫不在意。他稳中求胜,不邀虚名,终于扭转了大宋军队在战争初期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通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宋夏战场得以平息了战火,重新恢复了安宁。范公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卓越的军事思想,令我辈千古仰望!

(全文完)

作者
王麟
铁路工程师,科普及历史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