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学—心学(下)

 苏轼是吾师 2016-04-15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学—心学
(下)
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是心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春秋时期,庄子就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与我”。宋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又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颢著《识仁》篇,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至明代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万物一体”的学说。他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之心即仁爱之心,以仁爱良知之心赋予天地万物,使天地万物有道德属性,生命活力,而将人与天地万物联为一体。

天地万物原无善恶美丑之分,是由于人的仁爱良知之心赋予的善恶美丑。凡助人是善,凡损人者是恶;一切助长爱者是善,一切助长恶者是恶。求生求爱之心便是良知。

王阳明说:“天地无人之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这里说的天地万物非自然的天地万物,而是人心赋予的天地万物。

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为圣人观天地而赋予的道德属性和生命活力,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宽厚包容的重要内容。

万物一体贯穿着儒学的“仁民爱物”思想。

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为草木瓦石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又说:“我的灵明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王阳明说:“见儒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而必有不忍之心焉;见草木之摧折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一体之仁也”。这就把仁爱之心与万物联为一体。

人好美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孔子更说玉有十德。因而逐渐形成玉文化。花草树木亦如此。同样是草,人厌恶田间之草而除之,喜爱田园之草而养护之。人喜爱梅、兰、竹、菊,而称之“四君子”。

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又说:“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这都是说以仁爱良知之心,以“泛爱万物”思想认知和赋予天地万物,以道德属性和生命活力,达到“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即“心物一体”。心物不可分开。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又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物无良知之心的认知是自然之物,不在心中;心无物之感应,亦无心之认知,亦即无心,感应二字把心与物连接起来。故“心物一体”。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笃察处即是知”。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可分离。

知中无行是空知,行中无知是盲行。

有次王阳明的学生问:有的人明知应当孝,却不能孝,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王阳明说:这是被私欲隔断了,使知行分离。知行本体上是合一的。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到好色属知,心生欢喜就行了,闻到恶臭属知,心生厌恶便属行了。一念发动处有善与不善,必将不善彻底克服,不使滞留心中。某人知孝必是他行孝了,才可称他为知孝,不是你知孝就是孝了。

知行本体上是合一的,良知如闭目塞听不与事物接触,只是存在一种潜能,当在行中和事物接触了,落实了,方能发挥分辨善恶是非之功能,这才是真知。

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良知也只有在行中,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知中行,行中知,知之愈深,行之愈切,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循环往复中获得真知灼见,事业成功。

在知行中学习是重要的一环,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这里说的次是次序之次而不是次要之次。孔子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他说像我这样有智慧的人是不少,但像我这样爱学习的人恐怕很少的吧!这是说先天良知和后天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相得益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更需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更好发挥良知的教化作用。

王阳明在绍兴天泉桥上的四句诗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要以天赋至善之良知之心为已之善去已之恶,众善奉行,诸恶莫行。为了彰显良知,就要把自心修得更加清醒,更加自觉。用良知主宰身心。用至善之本心本性时时作为自己身心的主宰。待人处事,常问问良知,做的是否正确。良知既能管住你的贪心妄念,又能给你智慧,给你勇气,激励你,鞭策你,发挥大爱之心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有益之事。

王阳明心学可贵之处还在于能够清醒自我,提高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具有敢于破除迷信,大胆创新之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推崇。孙中山、梁启超、曾国藩等皆奉为圭皋。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如此深切著明者也”。

曾国藩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在《日本之阳明学》中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日本著名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其随身携带的腰牌上刻有“一生俯首拜王阳明”七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创建了世界历史奇迹,但是由于西风东渐,传统伦理道德衰微等等原因,出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有的甚至利欲薰心,不惜以私利而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甚至危害国家。究其根源是心的问题,就是十六字心法所说的“人心惟危”心病须心医,这就是需要道心来制约,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爱之心,良知之心,求得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首次举行的佛教大会的宗旨是“世界和平从心开始”,一切和谐,从心开始。

(完)




歐歐

书法报网

shufabao-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