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意识抬头,越来越多民众爱在家下厨为家人做饭,但锅具刮伤到底该不该换? 哪些锅子不适合油炸? 不锈钢锅好多系列,应该如何挑选?「健康报报」整理6大居家常用锅具问题,让林口长庚临床毒物科主任颜宗海替大家解答。
●不锈钢锅平平是不锈钢锅,不只价格差很大,不同系列更令人看得眼花撩乱,颜宗海建议,购买时可挑选含18%铬、8%镍的「304系列」,化学结构较稳定,民众也比较不用担心金属释出;反观价格较便宜的「200系列」,其中的「锰」可能会污染食材,导致大脑神经退化疾病。 ●不沾锅不沾锅是不少婆妈的最爱,但颜宗海指出,不沾锅有一层铁氟龙涂层,如果只是简单的煎蛋、炒义大利面等低温烹煮用途没有问题,不过,民众应切记避免高温烹煮,像是炸猪排、鸡排等,可能释放全氟锌酸化合物,导致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颜宗海呼吁千万别用钢刷清洗,否则可能涂料层被破坏,让有毒物质释出,如锅子有毁损一定要更换。 ●铜锅、铜盘铜锅、铜盘是韩式烤肉常用锅具,但却有网路传闻说,铜盘遇热会释出金属「铜」,吃多可能中毒? 颜宗海说,铜盘、铜锅优点在于导热快,烹饪时不需放什么油,肉片放下去很快就熟了。 至于中毒一说,颜宗海说,其实口香糖、泡泡糖中都有微量铜元素,只要不超过每日最大摄取量就不致对健康造成危害,他解释每人每日最大容许摄取量(ADI)15 毫克/每公斤,一名60公斤成人每日最大容许值为900毫克,但铜锅溶出的铜几乎不会摄取超标。 不过,若是铜锅用久了或有严重刮伤,还是建议民众更换锅具,避免食物受铜污染,可能伤害肝脏、导致肝硬化风险增加。 ●铝锅「铝锅」是颜宗海最不建议使用的锅具,他强调,铝并非身体所需元素,一般而言会经由肾脏从尿液排出,但若是洗肾民众食用,会让铝沉积在体内,摄取过量可能造成铝中毒,增加阿兹海默症、骨头病变等风险。 ●铁锅铁锅可说是家家户户常用的锅具之一,有部分民众担心铁会从锅子跑进食材,但颜宗海指出,和铜锅相同道理,其实也是有每日最大容许值,国外早期曾有文献指出,像是非洲这类国家,民众很难摄取到足够铁质,用铁锅可能有助改善贫血。 不过,台湾民众可从很多食物摄取到铁质,因此从医学角度仍建议大家从铁锅摄取铁质,呼吁民众若锅子用到生锈还是要更换。 ●铸铁锅最近厨艺圈正夯的法式铸铁锅,因颜色缤纷、造型可爱,吸引许多少女少妇购入,究竟铸铁锅使用上是否安全? 颜宗海说,铸铁锅是在铁锅外,另外包覆一层珐琅涂料,理论上是没有孔隙,可杜绝铁与外界的接触,避免生锈或铁质释出,建议使用上应避免碰撞,以免出现刮痕、细小裂纹等,造成铁质释出。 (中央社记者张茗喧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