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课】当子宫肌瘤邂逅妊娠

 党红梅 2016-04-15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yangfengjiao@yapot.cn



专家介绍



龚晓明,医学博士,自由执业妇产科医生,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及主编,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

  

1990年~1998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2008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12年曾经在美国佛罗里达克利夫兰诊所从事妇科泌尿研修工作9个月。2013年9月,加入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担任妇科副主任兼妇科微创负责人。2015年2月以后开始成为妇产科自由执业医生,2016年联合国内90多位妇产科专家创建国内妇产科第一家医生集团沃医妇产名医集团。

  

主要从事普通妇科和妇科泌尿相关专业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子宫肌瘤、生殖道畸形以妇科泌尿相关疾病有兴趣。

  

社会兼职: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兼总编;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围产保健学组委员及秘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UGA)病人教育委员会国际委员;互联网协会创新应用理事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医促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委员会中青年分会委员。


本期课程视频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超声技术的发展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子宫肌瘤在妊娠期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子宫肌瘤对妊娠过程及分娩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且子宫肌瘤对于产科并发症的影响也存在诸多争议,本周《每周一课》有请龚晓明医生来为大家讲授子宫肌瘤与妊娠相关的系类问题。


子宫肌瘤是一个常见的妇科疾病
:人群中发生率12%,35岁的时候发生率15%(白人)40%(黑人);50岁的时候可能高达60%-70%;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高达0.1-3.9%。




孕前发现子宫肌瘤,干预的标准是否要墨守成规:

  

传统观念(专家观点-循证医学4级证据)规定子宫肌瘤超过4cm,在孕前应该进行手术处理;而目前对于干预标准有了新的认识:

  



FIGO子宫肌瘤分类: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0、1、2、3、4、5、6、7、8类。

  

1.粘膜下肌瘤:大部分是位于宫腔内(包括带蒂肌瘤)

2.肌壁间肌瘤:不影响子宫内膜,凸向浆膜的部分<50%

3.浆膜下肌瘤:>50%凸出到浆膜下(包括带蒂肌瘤)

4.阔韧带肌瘤

  



子宫肌瘤与生育的关系:肌瘤影响临床妊娠率、胚胎移植率、活产率、自然流产机会增加、但是并不增加早产。对于不同部位的肌瘤的处理与妊娠的结局也不尽一致。

  

A.粘膜下肌瘤剔除后对生育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B.肌壁间肌瘤剔除对生育的影响:获益不明显,临床妊娠率相当,活产率相当,自然流产发生相当,此结论仅以回顾性研究为主,不可靠,仍然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


肌瘤对于生育的影响需要全方面考虑:

  



有妊娠要求的肌瘤根据不同类型的进行处理:

  



子宫肌瘤孕前需要干预的指征,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避孕时间:

  

A.通常情况下子宫创面的愈合时间至少是3个月,如果多发肌瘤,可能会更长

B.术后是否需要行剖宫产,以及何时行剖宫产值得进一步研究妊娠期,子宫肌瘤也可能面对不同的变化:

  



红色变性的治疗也在逐渐完善: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的不良孕产期事件的发生,包括:流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产、早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等,粘膜下肌瘤可能导致畸形长头、斜颈、手臂畸形等。

  

孕期子宫肌瘤的处理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当发生红色变性时应以对症治疗为主:止痛药、孕酮、宫缩抑制剂等,需要手术干预者较罕见,但当发生带蒂肌瘤扭转、出现反复疼痛、肌瘤快速生长时,则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

  

合并子宫肌瘤,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

  


剖宫产术中是否剔除肌瘤的问题:

  

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作者认为手术产生较高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而建议留在原位,除非非常有必要时;若行剔除需要有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对于患者来说是希望术中同时行肌瘤剥除的;术中同时行肌瘤剥除需要考虑到子宫收缩情况、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与血管的关系,是否存在着胎盘植入等因素。我们通常可以通过剖宫产切口来完成肌瘤的剔除。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相关问题:

  

1.术前评估:纠正贫血到130g/l,应用GnRHa、米非司酮缩小肌瘤体积,应用影像学检查(超声、MRI)评估肌瘤的位置、个数,减少术中遗漏,协助决定手术方式,还要鉴别肌瘤良恶性的问题,尤其是与子宫肉瘤的鉴别。

  

2.手术方式:开腹手术、小切口手术(minilaparotomy)、经阴道、经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经宫腔镜、动脉栓塞、USgFUS/MRgFUS。不同的手术方式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需权衡利弊,个体化治疗。

  



3.子宫破裂的问题: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需综合医生经验、肌瘤大小、多少、部位以及医院条件来决定。此外对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动栓塞、聚焦超声治疗等新的治疗方式,还需要更多的有效证据来证实,未来妊娠是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编校整理:王小芳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