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唯心独醉88 2016-04-16

孔子《论语·学而篇》系列已经分别使用古代甲骨文含义解读了“论语”的含义、明德与愚民、中华文化的核心,现在解读《论语·学而篇》第3节:挑拨是非。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破译】

孔子说:制造事端言语挑拨,渴望诱导他人至同一战线并挑起祸乱的人,是很少能做到心行仁德的。

【其他解读--引用自百科】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简说】

“巧言”见典故《诗经·雨无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令色”见典故《诗经·烝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本节是指出喜欢挑拨、拉帮结伙,惹事生非的人的品行是有问题的,他们会引诱你落入他们的温柔陷阱,将你拉入同一阵线,有这类思想观念及行为的人是很难有仁爱之心的。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者足戒。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注释】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巧:制造事端。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言:言语攻击,言语挑拨。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令:渴望。甲骨文是一个人跪着的形象。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色:诱导、引诱他人至同一战线。

孔子《论语.学而篇》3: 挑拨是非

矣:达成,做到。象形是一只箭射到目标。

【获取更多历史真相、古诗词、甲骨文测字取名姓名研究、古文字分析等金石学研究成果,请关注“甲骨密码”微信公众号:jiagumim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