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论语》(一百)

 汉青的马甲 2016-07-08

【缘聚阁】最具传统文化氛围的大家庭





音频来源:教育礼包。版权归平台所有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字词注释】

知:同“智”。

 

【句子大意】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话,却不和他谈,就会失掉友人,错过贤才;不可以和他谈话,却同他谈,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朋友、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解读评析】


读《论语》,感到孔子的许多教诲具体且细致,生活气息极其浓厚。再一想,可断定孔子这些与人为善的言语,都是从生活正反面实践中总结而来。

 

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不应该说的时候不会说。这样既不失人,也不失言。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作为家长,怎么引导孩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呢?

 

1、察其言,观其行


了解一个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察其言,二是观其行。


故与人交谈,不仅可以得到诸多信息,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此人的能力、品质。所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两个陌生人可否成为朋友,往往也是一谈便知。交谈之中,很快即可知晓两人是否趣味相投,是否志同道合。

 

2、对什么样的人不该言谈


其一,预先已知其人一些情况,如极端偏执、不可理喻等等。其二,完全的陌生人,对其一无所知,显然不宜多谈、深谈。其三,对中等资质、水平以下的人,不能谈高深、玄奥的话题。

 

所以不断培养人生智慧,在人际交往中谈吐得当,不会错失人才和朋友,也不会喋喋不休,甚至对牛弹琴,发生“失言”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