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一文读懂货币发展史

 培根阅读 2016-04-16

1

引言

前段时间跟父母随便聊聊,聊起最近在忙的事情,当我说到前两年买进了很多比特币的时候,他们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问我是不是报纸上登过的那个比特币。当确认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他们连连摆手,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那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咋能当钱,况且报纸上都登了说是骗局,什么什么公司已经倒闭了,负责人都抓起来了。

在他们的眼里,应该只有现行流通的纸钞和银行存款里的数字是钱,其他东西都不是。

“可是银行存款也看不见摸不着啊。”

“谁说的,那个存款数字插了卡不就看见了。”

“比特币余额你打开电脑或者手机也能看到啊。”

“那我去银行就能把数字换成钱,你这个谁给你兑换?”

“我不用兑换,那就是钱。如果一定要兑换成你说的那个钱,去交易所啊。”

“你这数字谁也不承认,要是没人要了呢?岂不是烂在电脑里一文不值?”

“那你这钱要是没人要了呢?而且你拿的还都是假币。”

“我这钱怎么会没人要呢?你去街上问问,要我这钱还是你这钱。我拿的可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怎么会是假币,你这孩子怎么胡说八道呢?”

我相信跟我父母拥有相同认知的人不在少数,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货币的发展史,这会帮大家更好地理解到底什么才是货币,我想对大家未来的投资选择也是大有裨益。2

原始货币

货币,就是钱,最早产生于物物交换的年代。

那个时代大家以物易物,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张三想吃鸡了,但是家里只养了羊没有养鸡,怎么办呢?拿羊去换鸡,只要手上有鸡的李四接受,那大家就算做了一次你情我愿的交易。换了两次,张三心里就有点不平衡,我的羊那么大,肉那么多,但是鸡吃了一两顿就吃完了,看着顿顿吃羊肉家里还有存货的李四,张三决定重新谈判。第二天,张三提出1头羊换3只鸡,李四由于吃羊肉吃上瘾了,想想羊那么大一只,养养也不容易,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某天,李四上山砍柴的斧子丢了,但是自己重新打造一把要很久,就想问问张三有没有,顺便提出可以拿鸡来换,张三说他也只有一把,但是他知道王五有好几把,上次他那把还是从王五那里用一头羊换来的。李四灵机一动,就拿着三只鸡上路了。

见到王五后,李四表明了来意,但王五说自己只喜欢吃羊,对他的鸡不感兴趣,李四说张三喜欢吃鸡,你拿我给你的三只鸡,就能问张三换羊吃了。王五想吃羊很久了,苦于张三的斧子一直没坏,就换不到羊,这么一听,就高高兴兴地拿斧子跟李四换了鸡。这样,一个简单的二人交换就变成了一个稍微复杂的三人交换。

后来大家发现了,这里的人都爱吃羊,拿羊去换东西大家一般都不会拒绝,于是他们每次要换什么东西就先到张三那里换成羊,然后再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羊就成了他们那里的一般等价物。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又发现问题了,张三换出来的羊有大有小,换到小羊的时候对方不大愿意接受,而且张三也不是开杂货铺的,并不是你拿什么东西换羊他都会接受,有些时候要换点需要的东西还是得绕一大圈,经七八个人的手。于是,大家想了个办法,弄个性状固定,便于保存,大家又都能接受的东西作一般等价物,大家通过商讨选定了一种贝壳,这种贝壳家家户户都有,数量又不多,就是它了。

这么相安无事又过了几年,有人渐渐发现,这贝壳也不对,有时候保存得不好动不动就缺了个角,缺个角大家就都不要了,对于小额交易也没啥办法,总不能把贝壳劈成碎块吧。而且大家惊奇地发现,张三连羊都不养了,却成了大财主。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张三天天去海边捡这种贝壳,好家伙,怪不得一天下来就换走我们这么多东西。于是大家也都去海边捡,一下子贝壳就多得不得了,再去换东西也没人要了,人家说我要你这贝壳干嘛,我还不如自个儿去海边捡,你要换羊还得拿鸡来,这一下子又给打回原始社会了。3

称量货币

过惯了便捷交易的日子,再回去原始社会,生活质量一下子下降了很多,许多人都不能适应,于是继续寻找着完美一般等价物的解决方案。

他们发现,要作为完美的一般等价物,得具备几个条件:

1、性状稳定。性状稳定是一般等价物的前提,不能我存起来放着放着就变质了、蒸发了,也不能磕着一下就破了碎了。

2、便于携带。大体积大重量的东西不适合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频繁交易,交易的成本太高,得把人累死。

3、易于分割计算。我能拿它买一只鸡,要割一半儿也能买半只鸡。

4、稀缺性。这东西总量就这么多,没法再增加了,你要再想弄点儿加入到流通数量里,得下大成本、花大力气,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你弄到手。

他们就照着这个模板找,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了金、银、铜等金属似乎完全符合完美一般等价物的定义,状态稳定、数量又有限、质地较软可以分割,因为稀缺又导致携带一小块就能换很多东西。这可是个大发现,大家欣喜若狂地决定不再用贝壳和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继而转向金属货币。从这一刻开始,人类货币史开启了新的篇章,金属货币也成为了封建时代沿用时间最久的货币。人们用固定重量的金属锚定各类商品的价格,每次交易都带杆秤,这样交易就非常公平,因此,那个时候的金属货币也叫作称量货币。

4

铸币

称量货币的逍遥日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又发现问题了,说称来称去也挺麻烦,而且对于投机倒把的人来说也没啥用,上次就看见张三拿着一块半金半铜的东西当金子用了,目前市面上每个人拿来交易的金属货币成色都不太一样,一个不留神就会吃大亏。

这可怎么办?当时古希腊、罗马、波斯和中国等国家就动出脑筋了,既然大家有这么个疑难杂症,那我就来个对症下药,由国家出面铸造重量、大小和成色统一的货币,严禁私人铸币,并在上面铸上皇帝、国王的头像或复杂的印玺图案以防止伪造。如此,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既不需要秤,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是方便多了,只需要根据铸币成本交点铸币税就行了。

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历经一段时间以后,聪明的统治者立即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当我“不小心”削减一点成色,货币的实际价值已经低于了其面额的时候,由于老百姓对国家十分信任,这枚货币在市面上依然可以按照其面额标定的价值进行流通。

这无疑是打进统治者心里的一剂春药,于是,发现了这个秘密的统治者们就开始不断降低货币中贵金属的含量和成色,同时保持货币的面额不变。这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也算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盗窃行为,至此,谁掌握了铸币权,谁就有了聚宝盆,私人铸币就注定再也不会被允许了。此时,铸币税的含义也有了大幅变化,从铸币成本变成了货币面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价。

5

原始纸币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金属交易展现出了一些疲态,尤其是异地购买大件商品的时候,经常需要跋山涉水地运送大批黄金或白银以便异地交付,为了避免被抢,还得雇佣镖局沿途押送。这时,中国宋代一些全国性的大商人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发行一种记账票据,带着这种票据,就可以直接在这些已加入“商业联盟”的商人处兑换成金属货币,这样就能避免金属货币的“长途奔波”,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最初的信用货币,唤作“交子”。

由于发行交子的一般都是做生意的私家富户,又没有十分严格的准入审核机制,因此总体信用度不算太高,经常会在流通中出现无法兑付以至于引起诉讼的情况,政府一怒之下就决定禁止私人发行,改由自己发行了。这不,这剂春药就更猛了,原本虽然降低了成色,但至少还是金属,哪怕铸币税收得再多,还有点成本,但如今纸钞配合印刷术,可就接近零成本了,懂不懂点经济学的都知道,这种无节制地滥发必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宋朝之后,不管哪个朝代都是发发停停,军费紧张了就弄点钱花花,一看不行了就赶紧停,至少老百姓还得过日子。

封建时代末期,由于商业已经相当发达,金属货币和纸币都有了大量的兑换需求,就有这么一批人,开始私营钱币兑换业务,更是借此发展起了存款、放款和汇兑等业务,这就是钱庄和票号的起源,也是现代银行业的始祖。由于钱庄们财力雄厚,信用度已经相当高,因此钱庄发行的花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货币,拿着花票就可到任意一间该钱庄的分号兑换金属货币。然而花票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借据,你拿得出等额的票,我随时就得给你等额的金属货币,这张票的面额就是钱庄欠你的金额。所以纸币是什么?纸币是借据,由于欠钱者信用良好,它的借据就能在市面上被普遍接受,进而流通,包括我们的人民币,本质也是国家写给人民的借据,以国家的财产作为抵押。

然而这种借据却不是时时都有效。我存了100两银子进钱庄,拿到钱庄的银票(借据)一张,钱庄可能会存起来,也可能会拿去放贷,因为他们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钱庄的声誉,只要所有人不是同时来兑换,留点流动资金和风险准备金即可,剩下的都可以用来干其他事情。可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有时候这个项目差一点、那儿项目缺一点,怎么办呢?银票盖上大印不就可以流通了吗?那我自己再多发点吧。于是,客户存进100两的真银,外面却有200两的借据,多出来的借据可能买了货物也可能自己花了,反正这些客户此时一起来银庄换银子,银庄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换出去的,只要一次事情没处理妥当,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挤兑潮,进而导致大型银庄倒闭,是的,就有这么脆弱。后面自己多发的这100两借据实质就是伪钞,是假借据(文首我口中的假币理解了没?)。

6

金本位与金汇兑本位

时间来到了近代。原先是不懂,现在大家都明白了纸币超发的危害,于是货币的发行权重新被国家拿回,并与等值的黄金挂钩,史称“金本位制”,由国家以法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成金币,在市场上流通,其他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

金本位制在平平稳稳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被一场战争打破了,它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每次一打仗,国家的军费支出就会大量增长,作为统治者,没钱了肯定要问老百姓收钱,于是各国就相继发行了一些不可兑现的纸币,也就是传说中的“无赖借据”,同时禁止黄金出口。这么一来一回,所谓锚定就变成了一天一价,金本位制终于无以为继,纷纷在各国宣告破产,除了一战最大的受益国——美国,依然坚挺地维持着金本位制,其实美国能有今天,一战算是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看下去你们就明白了。

除美国外的大多数国家,在与金本位制脱钩以后,不久就相继进入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旷日持久,并引发了政治危机,从而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二战以后,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大家以最坚挺的美国马首是瞻,形成了美元继续锚定黄金,而其他国家的货币锚定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叫作“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的结算基础,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可按35美元1盎司的价格随时向美国兑换黄金,至此,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美国因此得以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仅仅通过印钞就能完成对全球的经济殖民,这也成为了美国后来称霸全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当时的自由贸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迅速地促进了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但它的运转十分依赖于美元的“信誉”,而纸币近乎于零的印刷成本就注定了这种锚定并不会持久,因为统治者不可能永远“遵守道德”。美国经济殖民的对象是全世界,就注定了美元肯定是供不应求,而美国不可能永远为了锚定黄金而放弃殖民全世界的大好机会,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

果不其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元危机的数次爆发,各国纷纷要求拿美元来赎回黄金,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纸钞就是借据,现在人家拿着借据问你来拿黄金,然而美国哪有这么多黄金?于是当时的总统尼克松就开始耍起无赖了,你拿美元来我也不给你黄金了,这借据你爱用用,不爱用你扔了。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美国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而各国也纷纷宣布与美元脱钩。7

纸币之殇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经历过,就很熟悉了,不再赘述,每个国家都是各玩各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不管哪个国家,每次只要经济一出问题就印钱,于是纸币就越来越多。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不管哪个国家,只要印了钱,投放到市场,就会使纸币的总量增多,而纸币的总量一多,普通民众手里的存量纸币价值必定是同比下降,但那些新增的“伪币”又到不了普通人手里,于是普通人就只有眼睁睁看着钱每年都被挖走一块而无能为力。很多经济学家说,印钞能救经济,印钞能拉动需求,印钞能促进投资,但政府不管如何注入新的“信用”,社会的真实财富并没有因此增加,只是人为地在改变财富分配而已,但是你又凭什么去别人的口袋里拿钱呢?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且迟早会有玩不下去的一天。8

未来货币

后来虽然出现了一些诸如e-gold之类的所谓“未来货币”的尝试,但均告失败,直至去中心化区块链货币“比特币”的出现。比特币兼具黄金的总量恒定与纸币的交易便捷为一体,且可以无限分割来适应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实为人类历史目前为止的最佳货币雏形,但其也有算力垄断、51%攻击、处理速度不够快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人类的最佳“未来货币”并非比特币,但这无异于是一次出色的实验,且它的底层协议技术“区块链”已经渐渐被各国认为是重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技术,具体可以自行检索。

本文较长,能看到这个位置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不管收获多少,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