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贵州省评出了省级“老八大名酒”:茅台、董酒、鸭溪窖、平坝窖酒、安酒、匀酒、金沙窖、泉酒。 在这几款产品里,鸭溪窖、安酒特别受欢迎。 【鸭溪窖】传承于清光绪年间赖姓商人的“雷泉酒”,后又有镇民何清荣、何清华兄弟升华工艺,精选原料,酿制“荣华窖酒”,其酒有次茅台之称。后来收编为国营酒厂旗下。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消失于大众视野。 【安酒】的创始人名为周绍臣,出生于中药世家,亦精通酿酒工艺。上世纪30年代,他在安顺地区三年准备、七年试产,酿制出特属安顺的名酒。由于他对中草药非常在行,还曾选取110多种中草药合成“百味散”制作酒曲,使得他的美酒别具风味,被群众尊称“周茅”“安茅”。 1979年,贵州省评出了“新八大名酒”。这一回,保留了茅台、董酒、鸭溪窖、平坝窖酒、安酒、匀酒的名酒地位,但金沙窖、泉酒退出八大名酒行列,多了两位酒圈“新贵”——习水大曲、贵阳大曲。 【习水大曲】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多次到当时的郎酒厂、泸州大曲酒厂取经,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当地气候适宜、水土良好的酿酒环境,所生产出的优质高粱酒。当时的名字非常有时代气息——“红卫白酒”,后来才改名习水大曲。尽管是后起之秀,但它的酒质、口感都堪称一流。 【贵阳大曲】贵阳大曲是当时国营贵州酒厂的产品。当时,政府集大小作坊140多家及技术力量,组建国营酒厂。可以说,贵阳酒厂在当时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技术力量,都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最强。它生产出的贵阳大曲,一时风靡全省,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耳熟能详的当地名酒。 1983年的省级评酒会,“茅台、董酒、鸭溪窖、习水大曲、安酒、贵阳大曲、匀酒、平坝窖酒”这八大名酒基本没有变化,但多出了:朱昌窖酒、惠水大曲、阳关大曲、九龙液、南盘江、湄窖。这些都是当时贵州红极一时的名优产品。 1986年,贵州省结合大众口碑,发掘了一大批口感极佳的贵州美酒。这次评酒会获得金奖的,除了上文介绍的:茅台、董酒、习酒、安酒、鸭溪窖、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平坝窖酒、匀酒、湄窖外,又多了怀酒、黔春以及茅台低度酒,董酒生产的董醇。黔春同样是贵州酒厂的产品。 在这次评酒会里,咱们如今熟知的珍酒也获得了银质奖。珍酒起源于1975年的“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是上世纪70年代,为实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要把茅台酒搞到一万吨”的宏伟夙愿而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