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不畅百病生,五大证型认识气血同病 | 跟我学中医

 冰山上的过客 2016-04-17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26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中医的气属于阳,血属于阴,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在疾病过程中既可互为因果,亦可兼夹并见形成多种兼并证型。气血同病可分为气血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和气滞血瘀证五个证型。



气血两虚证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治疗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等方式。


气虚血瘀证是指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常表现为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等。


气不摄血证主要是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劳欲体虚,体劳伤脾,或久病体虚,致脾气虚,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而导致出血证,常见吐血、便血、皮肤出现紫斑点,伴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


气随血脱证多由肝、胃、肺等脏器本有宿疾而脉道突然破裂,或外伤,或妇女崩中,分娩等引起。治疗以补养气血为主。


气滞血瘀证是由于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常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闷、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治疗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柴胡舒肝散,失笑散等。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组稿/唐朝 编 校/刘伟 排 版/代叶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