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驴行百年古镇之铜瓦店(上)

 为什么73 2016-04-17

南阳,古称宛,向有夏路、武关道、午阴道、三鸦道、宛襄古道……条条大道通九州,漫漫古道真如铁呀!宛襄古道,全称宛郢干道,自宛城驿出南门,过白河,十里铺、三十里屯、瓦店、界中和新野,抵达襄阳;再过汉水经鄂城、荆口到达郢城,是宛城至楚国国都郢城的陆路交通要道,也是楚国北通中原的战略通道,沿途设有驿站、急递铺和军屯民屯。



羞答答的仙人掌花儿静悄悄地开在破落的马王庙,独自守望着烟云过往


岁在榴红五月,《南阳晚报》和躬耕南阳论坛联合打造的访古寻踪正式成行。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白水宛城。一群不速之客的造访,打破了沉寂已久的老驿站。

沿长春街向南,过白河,一行驴友进入五里堡地界。疙瘩王营是汉代一处重要的墓葬群。据说,这里面埋葬着汉代大将军的九位公主和一位公子;还有一种说法是仅有一座墓穴中葬有公主 ,其余九座都是疑冢。


而硕果仅存的,就这一座半古冢了,这座被盗墓贼光顾了数次的汉墓,去年又被液压炸药轰了一个洞,有放羊的村民险些失足冢中。



十八里屯、二十里屯、三十里屯合称来威屯。三十里屯驻扎有明唐王护仗仪队又称曲河屯,这三处都是明清时期宛襄古道上重要的军屯民屯。元朝十八里屯因出了一位恤民如子的人民公仆严子秀而曾命名为严庙;


三十里屯最早叫三户里,是春秋名士范蠡的故乡。时任宛县县令的文种因仰慕范蠡才华而不惜屈身三顾。村西的小学原来是山陕会馆的旧址,再早却是范蠡祠故址,是?西晋文学家、南阳相夏侯湛亲自督建,项羽丞相范增戎马倥偬之中,亦曾打马前来拜祭过。



宛襄古道穿村而过,村西旧有古码头。诗仙李白慕名而来,挥笔写下“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到了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初定天下,二十八宿之一的大司徒邓禹衣锦还乡,途经此地,乡里感念其南征北战、劳苦功高而宴饯于此,因大司徒居三公之首,遂称三公城。


算来,三户里、南就聚、三公城、中雷铺、曲河屯、三十里屯,范蠡村,不知是否还要改为“商圣村”?而惊艳千古的西施那时候还在溪头浣纱,未与范公一见钟情。



云影飞鸿间。东汉汉灵帝的何皇后却是这里土生土长的美女。那时,这个地方已经叫做南就聚,与白河瓜里津渡口的夕阳聚、夏晌铺的下向口、瓦店古镇的小长安等同为东汉宛县四大聚落。陶朱公的三户里、大司徒的三公城、老百姓的南就聚因何皇后、大将军何进、三国魏驸马何晏以及南海太守孔嵩而更加名噪一时。



资深驴友郦道元一路寻觅也曾到此一游。其《水经注》中“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 ……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寥寥数语,廓清迷雾,拔云见日,让这个久已湮没在黄尘古道上的小村落从此丹青留影——别看他已经破落颓废的不成样子,其实也风流倜傥主贵着哩



明朝开始,南阳县沿主要古道设置十八个邮铺,宛襄古道这一程上十里铺又名白河铺,三十里屯更名中雷铺,接下来的王营名疏远铺,瓦店名瓦店铺,界中名来南铺。 



千年古道上,清兵、义军、捻军;共军、国军、鬼子;

救国军 、自卫军、杆子兵……铁打营盘流水兵,你方唱罢我登场。凹凸宛都小路,浓缩历史钓沉;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一个风淡云轻的夜晚,潇洒范公曾经化身陶朱公,和他心爱的女人泛舟江湖,物我两忘,而让历史从此不忘。只是这范姓本地并不多,而河对岸,却是上范营、下?范营、范庄等范姓云集,皆奉范蠡为始祖。2010年三十里屯改名范蠡村,这种文化文盲的作派让人汗颜哪。只是在范蠡祠存有一块老碑,落款竟是阎丕敏。这位阎先生又是何方神圣?瓦店铜镇还有多远哪?待驴友们喝水水汆饱了肚子咱再走着瞧罢。

请继续关注驴行百年古镇之铜瓦店(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