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临海各地春意渐浓,田间地头的野菜纷纷破土而出。除了在菜市场购买外,一些喜欢“野味”的市民还拿着小铲子到公园和郊外去挖野菜。但野菜毕竟性子“野”,医生提醒,若是盲目食用,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尝试“野味”兴致高 最近,记者在尤溪镇上白岩村采访时,看到几位市民正带着塑料袋,兴致勃勃地挖着野菜。一位挖野菜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挖的大部分都是清明菜和马兰头,清明前后采摘,将其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成青团,十分香糯可口。 记者了解到,挖野菜大军中,以50后、60后居多,摘野菜除了能享受美味、回归自然外,还能满足怀旧的心。“小时候和家里人经历过困难时期,像荠菜、水芹菜、花草等这些田间地头的野菜都是可以救命的。”62岁的市民王女士说,孩提时代拿着铲子到处找野菜的情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出来挖野菜挖得更多的是情怀。 每当周末,也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一起挖野菜,让孩子们感受下春天的味道。正带着儿子出来挖野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家里老人告诉她,像马兰头、荠菜等野菜不仅味道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她对野菜情有独钟,也有意让儿子学着辨识野菜。不过当记者询问怎样判断野菜有无遭受污染、能否真的可以放心食用时,刘女士和大多数喜欢挖野菜者一样,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任性的人大多都幸福,所以才敢挥霍无度。
 勿将“毒草”带回家 “野菜因其营养价值和药食同源的独特功效受人青睐,而且在活性物质含量、营养成分保留上,都有明显优势。但若不能准确辨识、烹饪不当,误食或是不分体质食用,极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何昌国说。 何昌国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最主要的野菜有10多种,比如水芹菜、蕺菜、败酱草、番薯叶、荠菜、蕨菜、马兰头、蒲公英、南瓜藤叶、香椿等等。市民在食用野菜时,首先要注意野菜的品种,其次在采摘野菜时要注意周边环境,远离工业园区、排污区等重金属、不良气体超标区域。喷洒农药的农田、果园周边生长的野菜也不可采摘。  野菜性寒凉,食用“悠着点”
野菜虽然新鲜好吃,但不宜多食。何昌国介绍说,中医理论认为,野菜多为寒凉性,虽然有一定药理作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市民食用时,要先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 '像马兰头、蕺菜等野菜,寒性的人特别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不能吃。因为这些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脾胃虚寒者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何昌国说,而像败酱草的话,适合有妇科疾病的妇女食用,比如身体炎症的,食用后可以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水芹菜、番薯叶,这些野菜有一定清理血液的作用,可以降血压降血脂,特别适合三高人群。
医生提醒,如果市民食用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刻停止食用,保存剩余食物样本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