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天人合一”及如何具体化?》

 shuzechi 2016-04-20

《何谓“天人合一”及如何具体化?》


一,提示:


     
   
数千年来中国的圣贤哲人均倡导“天人合一”之说。而一部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从医学理论与实践上对“天人合一”之说的具体化文献。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理论、经验与技术,是:


1,将人的先天属性分为“五形之人”,即:金形之人、木形之人、水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


2,将天的先天与后天属性分为“五运与六气”,即:



1)“运”者为日月星辰与地球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量,分为先天与后天的:金运、木运、水运、火运、土运。五运随年月日时在变化着。



2)“气”者为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与地球之间相处关系与影响量,分为先天与后天的:风、热、暑、燥、湿、寒。六气各归其五行属性,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随年月日时在变化着。


二,论述:


     
 从上述内容分析可知,所为“天人合一”的具体化,就是把归属于先天“五形之人”,放在先天与后天的“五运与六气”之中进行考察,发现与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规律与对人的影响量大小,而加以准確地表述与应用。从而去认知、研究,最终有助于解释、解决人的有关“生、老、病、死”的诸多大问题。


     
   
十分显然,要想正确运用古代中医理论,必先对古代医典《黄帝内经》里有两大重要部份:


1,关于人的「五形之人」分类法论述;


2,关于天地自然的「五运与六气」运行规律论述。



后学者只有对上述两大部份理论阐述的内容,认真学习阅读,认识理解,记忆牢固,准确运用,再分别有效地结合《黄帝内经》其余各大部份理论,方可在医疗实践中「得心应手」!


     
若从医者不自知自身的「五形之人」归属;又不能对面前的就医病人进行「五形之人」分类准确辨别,不能快速判定其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何形之人;更,对病人就医的「此日此时此刻」天地自然「五运与六气」的运行规律为何?可以毫不含乎地讲,其诊治医疗活动,並不是在古代中医医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进行工作地!


     
笔者继而研之,今之医者大多未通读《黄帝内经》中上述两大部份;既令阅读了,是否理解?是否牢记?是否进一步将对此的「意识转化为个人无意识」?达到十分娴熟,用之时随心而至,得心应手呢?


对于<黄帝内经>中「五形之人」分类方法与「五运与六气」运行规律的应用,对从医者而言大致程序如下:


1,首先从医者应已知自身先天归属于「五形之人」的何「形」(金、木、水、火、土)?


2,了解自身之此「形」之人对应的先天生命与时间的运行状态(生、养、起、旺、衰)。


3,从事行医工作的「此时此刻」的后天「五运与六气」运行状态。以及在此状态下从医者自身所处的先天与后天生命综合状况。


4,面对就医的病人,先准确判断其归属于何「形之人(金、木、水、火、土),其先天生命状态与天时对应的规律。


5,在就医的时刻,病人的先天与后天生命状态的综合状况(生、养、起、旺、衰)。


上述的看来十分复杂的程序内容,从医者应在「望、问、闻、切」入诊階段中数分钟时间里作出准确地判断。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中医难在对中医理论的透彻理解及硬背熟记,並经过长时间实践积累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个人无意识」,方可运用自如。由此可知在中医大学读书的学子,在数年用心苦读階段,只是对中医理论与技法的「初识与入门」,真正功夫还要靠毕业后从事医务工作实践经验的长期地积累!


结论:


     
若是一位从事中医药专业的医生,不知道自己先天的“五形之人”属性,更不会知道面对的每一位病人的先天“五形之人”属性;又不知先天与后天“五运与六气”运行规律及对人的影响量,不能算是用“天人合一”之说和古代中医理论指导下在进行“中医药”实践与工作。不是么?


(穹灵庐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