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古城布局及文化特征·温州晚报

 沈不醉 2016-04-20

  

  □金文平

  

  在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城联创”的工作目标中,“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要了解温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我就给学生们介绍一下温州古城“一座首都,二道城墙,七大城门,九斗名山、二十八宿井、三十六坊,七十二条半巷”之说。

  一座首都:指公元前192年,建国为东瓯,其区域包括现在的丽水、台州和温州三地,其首都就在鹿城境内。今华盖山西麓,存有“东瓯王庙门台”古迹。

  二道城墙:一为外城即白鹿城,其范围今东起环城路、飞霞南路,南至人民东、中、西路,西至九山南北路,北至江滨路。今华盖山麓存有古城墙遗址。二为内城即子城,为五代所建,其范围今东起解放街,南至鼓楼街,西到城西街(城西街之名由此而来),北至仓桥街。今存谯楼便是子城的南门城楼处。

  七大城门:一为镇海门(俗称东门),其遗址在今康乐坊东端、华盖山石级登山处,原来是用石瓷所筑,故俗称“石窟门”;二为瑞安门(俗称大南门),其遗址在人民东路与人民中路交接处,因温州在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时曾称瑞安府得名。又因坐落古城正南,故又称大南门;三为永宁门(俗称小南门),遗址在今人民中路和人民西路交接处,因温州曾称永宁县得名。又因坐落古城南方,此门比大南门小,故又称小南门;四为来福门,原称“三角门”,其遗址处于古城西南三角地带,故名。又因坐落松台山麓,俗称“山脚门”,后文人认为不雅,改作今名;五为迎恩门,遗址在古城西北的郭公山麓,昔日皇帝出入此门,百姓迎候请恩,故名;六为永清门(俗称西门),遗址在原西门大街最西端,以取永嘉、乐清两县名中各一字得名。又因城门址坐落麻行僧街北端出口处,故又称“麻行门”;七为望江门(俗称朔门),遗址在古城正北,临江而建,故名。当地谓北为朔,又称朔门。又因此门的东首原还有一扇通水的小门,故又称为“双门”。

  九斗名山:一称郭公山,以纪念郭璞登此山探看营造白鹿城地形得名;二称海坛山,因靠海,山平如天坛,故名;三称华盖山,视山形如镬盖,后将“镬”字谐音雅化为“华”字;四称积谷山,以山形如稻谷堆积得名;五称松台山,以遍山多松,山顶如戏台得名;六称巽吉山,地处古城以南,“巽”为南意,故名;七称黄土山,其遗址为原山前街之后,因山体多黄泥,故名;八称仁王山,即遗址为今东屿电厂;九称灵官山,其遗址为原温州电厂西屿车间处。

  二十八宿井:据说郭璞建城时,应着天上二十八宿星,下凿二十八口井,现还保存的有铁栏井、仙人井、八卦井、三牌坊古井等。

  三十六坊:指绍圣二年(公元1095),温州太守杨蟠在他任职期间,根据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地理环境,以地民风掌故划定为36条街坊并予以命名,使其排置均齐。然而,在相距千百年之久的今天,杨蟠所定的三十六坊已因历史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而名更地异,除墨池坊、康乐坊、扬名坊、庆年坊之名沿用外,其余均名存实亡且面目全非。

  七十二条半巷:指原信河街两侧及纵横连贯的大小72条巷弄。其西侧30条,东侧42条,“半条巷”即原书堂巷东首一叉巷,因此巷有进口没出口,故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