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要到了,又到了姑娘们穿短裙展示光滑美腿的时节。然而,在广告公司工作的32岁的Lisa却非常烦恼——两条腿上青筋暴出,如同一条条“蚯蚓”攀爬在腿上,严重影响了美观,导致她都不敢穿裙子出门。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Lisa接手一个重要的新项目,便开始没日没夜的加班。除了上厕所,连吃饭都是叫外卖。在电脑前边吃边干活,每天一坐就是8、9个小时。前两天方案终于做完了,Lisa却突然走不了路了,她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冒出来,轻轻摸一下小腿就疼得冒冷汗,晚上睡觉翻个身都能把自己疼醒。到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她,她患了“下肢静脉曲张”,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导致腿部溃烂??。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8%左右。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长期维持同一姿势,造成血液淤积于下肢,致使下肢的静脉瓣膜受损,导致静脉突出于皮肤表面。通俗地讲,瘀血造成的压力使得血管扩张了,正常的生理收缩功能丧失了,于是血液就没法正常回流到心脏。 生活中有很多诱因导致静脉曲张加重。久站、久坐、久行、过度劳累、肥胖、受了凉水刺激等都容易诱发。 哪些人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任何年龄任何职业的人都会患下肢静脉曲张,但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如交警、外科医生、教师、售货员等)、久坐不动的人(办公室文员)是高危人群。而孕妇因为胎儿压迫、腹压增高导致静脉压力增高,也会出现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病史或静脉曲张家族史也是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肥胖、使用激素类药物、手术及长途步行也是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静脉曲张进展很缓慢,很多患者都是步入中老年后,腿上的迂曲团块会越来越明显。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症状? 静脉曲张刚开始的时候往往症状较轻,不痛不痒,对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下肢静脉会逐渐迂曲呈囊性,有的皮肤会变黑,严重的会慢性溃疡。下肢沉重、乏力、酸胀、胀痛、水肿,还会出现一些继发性的疾病,如湿疹、皮炎。所以,得了静脉曲张要尽早就诊。 早期如何判断 是否患有下肢静脉曲张? 小腿部内侧有轻微的静脉隆起; 腿部常常莫名的坠胀、疲劳; 下肢皮肤出现湿疹、皮炎,皮肤瘙痒难耐; 踝关节和小腿肚水肿; 皮肤发黑发硬,失去弹性,出现淤积性色素沉着。如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早期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可选择保守治疗——穿医用弹力袜。这种袜子和我们平时穿的丝袜、长筒袜、紧身裤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从踝部到大腿根部,袜子的压力是分梯度的。踝关节处压力最高,越往上压力逐渐降低,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这是一种对症治疗的方法,只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缓解症状,并不能够根除病源。 第二种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手术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比较慢。还有一种激光微创术,恢复期较短。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多按摩:平时多用双手按摩小腿; 抬腿操:平卧于床上,抬高双腿45度,维持1~2分钟,休息一会,然后直抬腿左右交替向上向下运动数分钟,每日练习2~3次,以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快; 椅上抬腿:坐在椅子上,将小腿抬起尽量与地面平行,维持5秒,轻轻放下,脚板放松。两腿交替进行。 垫高腿:休息平躺时垫高腿部,让腿部高于心脏; 静脉操:平躺或在沙发上将腿伸直平放,脚板略为施压向身体的方向弓起和向下压直的方式,达到强化小腿肌肉的功能,以预防静脉曲张的形成。 ![]() 练下蹲:每天采用正确姿势练习下蹲,可有效预防静脉曲张,对关节也很有好处。全身放松,两腿分开,略比肩宽,自然地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的方向为准。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这样做起来比较自然而不吃力。双手按住双膝,按顺时针转36圈,再逆时针转36圈,坚持做2次; ![]() 快步走:坚持每天快速步行4次,每次15分钟; ![]() 骑单车:骑自行车时,脚一蹬一伸,会压迫最远端的血管,参与到血液流动过程中去,可预防静脉曲张; ![]()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给下肢带来压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