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雪飘,南风哮。 机场安检口冗长的队伍里,身穿棉大衣的老母亲,手里提着打包好了的饭盒和被捏得皱巴巴的登机牌,头也不回地踏上飞往南方的航班……
“楼下的速冻包子不好吃” 一年前的春天,同样裹着棉大衣的东北姑娘小希搭上了前往南方的绿皮火车。30小时的颠簸,跨越了四季的风景。踏出车厢的那一刻,她来不及感慨,南方的热浪便给了她一击。 这就是南方的四月天,闷热又潮湿。
一个月,陌生的环境,让她认识了一群别乡异调的新朋友; 三个月,忙碌的工作,让她习惯了美式咖啡的苦涩; 六个月,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让她似乎融入了这不咸不淡的沪式生活圈。
终于,那个小姑娘忍不住说: “妈,我想吃包子了。” “下楼买去啊。” “楼下的速冻包子不好吃。” 因为女儿的一句话,老母亲决定前往上海。 “还是家里的面引子好” 老母亲让老伴出门去买回新磨的面粉,叮嘱儿子下班时帮忙买好去南方的机票。然后自己便走去厨房,掏出年前留下的“面引子”。再去阳台查看冬罐子里,年后刚冻下的土猪肉。
先是装了一碗刚烧好的热水,放凉片刻后,在“面引子”上浇上少许温水让其化开,随后倒入新磨的面粉和两个鲜蛋黄,一边搓的同时一边加入少许温水,直至其表面光滑,便用托盘将其盛好,封上一层保鲜膜。
一旁在和面前取出的冻猪肉早已恢复原有的柔软,清洗过后和白菜、冬菇一同切片剁碎,抹上一层猪肉,加入和面时剩下的蛋清,少许盐巴少许酱油,充分搅拌后同样放入保鲜袋中封存。
“还是家里的面引子好。”老母亲感慨。
勺上满满一勺肉馅,右手食指沿着面皮外延往里压,同时大拇指沿着面皮里延顺势往中指的方向压紧,左手心拖着肉包子顺时针慢速转动。就这样,一层层的包褶子就出现了。
考虑到南方天气已慢慢转暖,生怕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包子会变坏,老母亲包子蒸至半熟后放入饭盒里打包好方出发前往机场。
“如果啥时候我又想吃了怎么办” “妈,还是家里的包子好吃,你看这白菜肉馅,你看这褶子……” “好吃你就多吃点。” “如果啥时候我又想吃了怎么办。”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问,所以我给你带了面引子。” “但我不会做。” “丑点总比没有好。”
小时候在牧区生活的小希,农场赋予她直爽豪迈的性格,家庭却赋予了她乖巧内秀的手艺。
每次看着母亲裹完肉馅,一边手用指尖掐着纹路收口,一边手托着肉包子顺时针旋转。不管这动作看了多少遍,蒸笼上的包子吃了多少个,拧褶子这样一个简单熟悉的步骤,她却一直没学会。
小希手里捧着掰开的热包子,嘴里正吐着暖融融的雾气,有点狼吞虎咽的模样。老母亲坐在一旁,如过去般边唠叨边用双手比划着拧包褶子的手势…… 文 / Fimon 图 / 昊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