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出自己的新花样

 阡陌躬耕 2016-04-22
 
翻出自己的新花样
——青岛市弘文学校翻转课堂“校本化”的实践

    本着“先慢后快”的原则,先课内“小翻转”强化指导与训练,后课外“大翻转”注重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方式,使得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实施。

    ■牛同和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各地各校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出了各种模式,我们借鉴山东潍坊昌乐一中“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校情、学情,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创新与改革,探索出了“三段式”的课内小翻转、“二段式”的课外大翻转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内小翻转,课外大翻转

    我们把课内翻转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提升和总结测评三个阶段,也就是“三段式”。具体为:

    自主学习阶段(约15分钟):依托“任务单”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是课堂学习的知识准备阶段。本阶段有三个基本环节:教材自学→微课助学→知识前测,要求基本知识基本学会。在学生掌握操作基本要领的基础上,可逐步将各环节任务在课前完成,突出自主学习。

    合作提升阶段(约20分钟):知识内化学习、疑难问题研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这是课堂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本阶段有四个基本环节:体系建构→问题研学→教师点拨→训练展示,要求深度学会。此阶段要注意就课堂重难点、易错易混点、盲点加强组内互助学习,在汇报展示中梳理内化,相互借鉴,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总结测评阶段(约5分钟):本阶段有两个环节:总结提升→测学反馈。这是课堂学习的盘点收获阶段,主要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实现“堂堂清”。

    课外怎么“大翻转”?我们采用的是“二段式”。课前观看微视频、自主测试(前测)。要求有充裕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根据任务单学习,对基本知识达到基本学会。

    课中梳理知识、聚焦问题、合作探究、进阶训练(后测),需要创设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要求对知识深度掌握,并习得相应的学习方法。

    在课前和课中之间,教师要有“学情分析”和评价反馈。视频预习就像一个能量加油站,课堂就是一种释放,而老师则负责点燃。

    这五个难题咋解决

    尽管在研究时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有自己的思路和办法。

    问题1.学校不具备“翻转课堂”所需要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怎么办?

    我们认为,虽然翻转课堂需要这些先进的条件,但更需要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有平台,我们就把“微课”放到学校的网站上、班级的博客上,利用博客、QQ群互动交流;学生家庭不能上网,就让学生拷贝,回家进行个性化学习。后来,学校借助“人人通”网络,架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转。只要理念入心、认识到位,没有先进的硬件,我们也可以翻转课堂,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问题2.如何让老师们制作的微课能够引领助推学生的自主学习?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翻转课堂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课不是浓缩的课堂,更不是任务单中检测题的标准答案。课时重点、难点的准确确定,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微课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前置学习,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是教材教学内容,而是在对课标要求、学生基础、教材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的某一知识点,要本着重点、难点、盲点、易错易混点的“四点”原则来选微课“点”。每课聚焦一个“点”,设计一节微课,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突出思维与方法的训练。每节微课以5分钟左右为宜,原则上控制在8分钟以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是否观看微课以及观看的次数,实现按自己的需要与节奏进行个性化学习。

    问题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能够适应翻转课堂吗?

    本着“先慢后快”的原则,我们采取了先课内“小翻转”强化指导与训练,后课外“大翻转”注重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方式,使得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实施。

    对于自律意识稍差的学生,我们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中观微课、议难点,逐步由他律到自律,直至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事实证明,经过课内的指导与训练,有了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学生是能够“翻转课堂”的,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问题4.学生两极分化,难以实现翻转课堂“人人参与,全员发展”的初衷。怎么办?

    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前,学困生自主学习不主动;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班内交流展示往往成为优生的一言堂。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们认为,只要建构起系统的个人和学习小组评价机制,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课前的自主学习,我们采取家校联动的方式,建立每日自主学习评价制度,由家长、学生进行他评和自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施“翻转课堂”之前,我们就制定了班级学习小组的考核细则,搭起规范的小组建构、使用和评价机制。我们按学习水平和能力划分4人或6人合作小组,明确分工,建立结对帮教和组内讨论交流机制,确保中等生和学困生都有参与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的机会;班内交流展示时,按问题难易程度,安排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汇报,优生进行点评总结。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从小组交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改错等诸多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分量化,以小组间的竞争促进小组内的合作,推进合作学习,达成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目标。

    问题5.实施翻转课堂,学生需要在课外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观看微课、完成达标自测,这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科教师加强研究,精准选择微课的“点”,控制微课时长;设计好可操作、高质量的任务单。对于达标自测,内容上以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为主,形式上以选择、判断、填空为主,时间上以10分钟左右为宜。课堂上,在合作学习、释疑解惑、梳理归纳后,安排基础类、拓展类、提高类等进阶式练习,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形成与之相关的技能。这样,课前自主学习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巩固练习课内完成,课业负担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翻转”我们的理念,才能“翻转”我们的课堂。只要一步一步坚实地走过,我们的教学就会逐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追求学会转向会学、乐学,在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成长。(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

 

 
来源: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