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客教育发展的现实及反思

 叶老师YP 2016-04-23

创客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也不例外。我国在创客教育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创客教育的理性认识,创设适合于其发展的制度和环境,转变师、生观念和教、学方式,根基现实、立足长远,在总结与反思中将创客教育实践推向前进。


创客教育的国际向度与本土实践

创客教育缘起于美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的产物,又是奥巴马政府推动创新教育的结果。2009年,奥巴马在竞职演讲中提到:“希望所有人去思考创新的方法,激发年轻人去创造、建构和发明——去做建设者,而不仅是事物的消费者”;2012年,美国政府推出新项目“将在未来4年内在1000所美国中小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开元硬件、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开发和制造工具”,将创客教育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此后,美国加大了创客平台建设和创客资源开发的力度——目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已建立起了创客空间,不限年级、不限学科,面向所有学生开放;中小学校也基于图书馆、教室等空间建立起了合作实验室等创客平台,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项目式探究学习;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教堂等也都建立了供创客们活动的场所,且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基于网络的线上虚拟创客社区也不断涌现。


在课程方面,美国学校主要利用《基于创造的学习:教室中的制作、修补和工程学》一书来指导创客教育,包括如何创建物理、情感、智力等在内的创客环境,如何设计学习项目,如何分享创客教育经验等内容。此外,英国、荷兰等国家也纷纷搭起创客平台,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编程、游戏设计等多样化的创客课程。


在中国,创客教育也悄然兴起并得到了初步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城市成为了创客教育的领跑者;通过建设创客空间、举办创客大赛和创客文化节、成立创客俱乐部、召开创客教育研讨会、组建创客教育联盟等活动,大大推动了创客教育在国内的发展。



目前,已有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创客空间,并定期开展创意分享、头脑风暴、产品设计和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12]。温州中学、温州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等中小学也创设了创客空间,并开设了包括“多媒体编程”“电子制作”等在内的系列课程。与此同时,创客教育活动也日渐增多,如清华大学举办了创客教育论坛、北京西城区实施了全国首个创客教育计划“少年创客养成计划”等。


 创客教育的理性审视与现实反思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创客教育也面临着诸如价值定位技术化等众多非议和教师资源短缺等些许难题,需要我们立足实践理性审视和深入反思。


理性审视创客教育及其作用,警惕“创客教育风”。创客教育虽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产物,但其并不是教育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如今,在教育技术产品生产者的渲染、媒体的炒作、教育者面对教育变革的焦虑和热切心理等多重作用下,创客教育似乎成为了“万能处方”。


基于此,各级各类学校乃至社会组织纷纷建立线上、线下创客空间。本研究并没有说创客空间等平台建设不对或不好,而只是怀疑如此规模浩荡的创客空间建设是创客教育的首要目的吗?创客教育是否误入了技术教育的歧途?受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仅以教育技术手段是否就能解决?显然不能。那为什么摒弃“创新、实践、共享”等先进的创客教育理念不予考虑,创客空间等平台建设会成为当下创客教育的主旋律呢,为什么创客教育会窄化为小发明、小制作及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呢?创客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和内容的窄化,不得不说是教育实践者盲目跟风的结果。


创客教育作为外来物传入中国之初的表现是眼花缭乱的现代技术,教育实践者忙于行动,唯恐落后于时代潮流和其它学校,因而悬置了对创客教育本体价值和实践归旨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创客教育实践走向出现偏差。创客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遇理应予以把握,但在实践中我们更应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创新教育发展目标非朝夕能至,要警惕那些被热烈的炒作和夸大的宣传所蒙蔽而不假思索、盲目热情、一拥而上的非理性行为。


创客教育的本质是将创客运动中的“创新、实践、合作、共享”等精神融入教育之中,实现推动人的发展的目的。创客技术不仅是汇集教育资源的工具,也是推动创客教育实现的手段。创客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缕春风,其能否形成新的教育气象,需要集中教育研究者、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需要社会人才观及用人评价机制的转变,需要具有创客教育特质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0]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1-83.

[11]邬志辉,张培.创新教育:概念、定位与变革[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90-96.

“创客教育的本质”、“创客教育功能的核心功能定位”和“创客教育发展的现实及反思”三篇文章,摘自《创客教育:本质、功能及现实反思》一文。

原文刊发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2016年第2期。

动手非难事,
万物皆可造!
电话:400-686-0508
少年创学院致力于创客教育。我们开展一种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