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海桐皮12克、防己12克、川椒10克、艾叶10克、红花6克。将上述中药加水适量煎煮,煎取药液,待温度适宜后趁热熏洗患膝关节,每次15分钟,每日2次。适用于膝关节反复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江淮地区常会出现连续阴雨,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甚至跛行,此多为骨关节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国内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群X线有骨关节炎表现的为50%,7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有骨关节炎的症状。若不加重视,晚期可导致关节畸形、行走不能。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骨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合而成痹。正如著名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述:“痹证有瘀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验方为熏洗疗法,属中医传统外治法,借助热力将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和止痛作用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理疗和中药的双重治疗作用。方中川芎祛风止痛、活血化瘀。据《本经》记载,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日华子本草》更赞其“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血脉”。现代药理学证实,川芎具有镇静、镇痛的功效。羌活、独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珍珠囊》述羌活“去诸骨节疼痛”。《本草汇言》日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气血,散寒邪。”现代药理学表明,两者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之疗效。伸筋草、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正如《本草纲目》描述的透骨革“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而大量实验室研究证明了两者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的作用。海桐皮和防己祛风湿、通经络。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两种,汉防己偏宣通经络,长于祛风止痛;木防己偏疏通水道,长于利水消肿。此处当用汉防己。川椒、艾叶、红花是中药熏洗方中常用的药物。川椒即花椒,其消炎镇痛作用显著,其挥发油及水溶性物质近似于局麻,更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的作用。艾叶温经散寒止痛,近年来更多加工成艾柱、艾条而广泛用于治病和养生。红花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用于熏洗,形色功效俱佳。 
(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