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技巧助你有效阅读

 韩文选 2016-04-24

印象笔记

成年人平均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200到300字,但有些人能够每分钟阅读600字,而据说肯尼迪总统能够每分钟阅读1000字。——《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我计算了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一个小时大概30页,每页按30×25字算的话,每分钟为375字,只比平均速度快一点点(不计较中英文差异的话)。比起每分钟600字甚至1000字差远了。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仔细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和《沟通圣经》,下面将我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要进行有效阅读,无非是提升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和理解力。关于理解力的提升,除了与阅读速度相关外,还需要学会“分析阅读”,关于这一点我在《教你如何“透视”一本书》一文中已经介绍过。这里主要总结下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关注「我的印象笔记」,永久保存有效阅读技巧






第一招:指读


所谓“指读”,就是用手指或笔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稳定且比眼睛感觉的要快一点。这样做是为了强迫眼睛跟随手指或笔移动,继而提高阅读速度。还有一个好处是,这样会增加专心的程度,大大较少开小差的几率。 


这种方法必须持续练习,刚开始一次指一行,然后慢慢变成两行、三行,或许有一天你也能“一目十行”呢。可能你会觉得这种方法又蠢又笨,但不是有这种说法吗——那些牛逼的人,用的都是笨办法(来自简书签约作者剽悍一只猫)。我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即使笨办法也会有大效果。 


有一点需要强调,一定是一行一行地指,而不是已经被抛弃了的一字一字地指。 




第二招:略读


后面两招是用于提高阅读效率的。 


两本书中都有很详细的略读规则的建议,整理如下: 


  1. 浏览书名、序言、出版介绍、目录、索引等,掌握主题和框架结构,判断是否有读下去的必要。 

  2. 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的章节来看。重点看章节的开头、结尾以及每段的第一句。 

  3. 然后,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看个一两段,连续读个几页,但不要太多,主要留意与主题相关的讯息。 

  4. 最后,一本书的结尾两、三页一定不能忽视。很少有作者不在结尾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重新梳理一遍的。 


略读之后,你对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这样的了解已经满足了你的要求,就可以放下了;但如果发觉这是本值得精读的书,就可以开始读第二遍了。第二遍读的时候就应该使用“分析阅读”的方法了。 




第三招:粗读


“粗读”主要用于阅读难度较高的书。特别当你想要阅读一本经典的但又不属于你的知识领域范围的书的时候。 


譬如前两周的时候,我想读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刚开始雄心勃勃,想要研究研究这本社会学代表作,但发觉读起来很费劲,作者自有一套解释事物的框架,对我来说很陌生。于是,凭着毅力坚持了百来页后还是放弃了,到今天也没拾起来。 


“粗读”正是解决这种现象的良方。它的规则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先读你能理解的部分,将书读完,再回过头看读第二遍,这时你会发现你能理解的内容变多了。 


当你掌握这3个技巧,阅读能力肯定会上一个台阶。不妨试试吧! 


关注「我的印象笔记」,永久保存有效阅读技巧




本文来自印象笔记与简书合作的「读书笔记征文大赏」


原标题:论有效阅读的3个技巧


作者:苏沉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