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好声音》专栏必读 下面是健康必读为大家准备的音频
原文 ﹀ ﹀ ﹀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我们很熟悉吧~可你知道“第四高”吗? 这“第四高”就是——高!尿!酸! 「高尿酸」,名字听起来还有些陌生,但在我国的患病人数甚至已超过糖尿病,高达 1.2 亿,患病率是 20 年前的十多倍,流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之后,「第四高」高尿酸当仁不让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而且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风湿免疫科在广东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 广东人10个人里就有3个尿酸高! 七成患者竟是20-40岁的年轻人! 全国每天约有7万多人因高尿酸而罹患糖尿病,每天约有1.6万人因高尿酸步入尿毒症,数千人死于尿酸性肾病,并显著增加腹透和血透等治疗需求。 人体中的尿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代谢产物(嘌呤),是彻头彻尾的人体“废弃物”,排泄的途径则主要依靠尿液,也就是肾脏排出。 不过肾脏对尿酸的排除是有限度的,超过的部分就会重新回到血液中,这样也就形成高尿酸血症了。 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 因此,过于疲劳或是休息不足也可导致代谢迟缓,从而引发高尿酸。 在尿酸检查中,男性大于420umol/L(微摩尔/升),女性大于360 u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也因此有人呼吁将4月20日定名为尿酸日。 说到尿酸,有些读者会想到痛风。 其实,在众多的高尿酸患者中,出现典型痛风症状的仅占一成,更多患者由于没有明显不适,而忽视了对疾病的早期干预。 和其它「三高」类似,高尿酸的危害十分隐匿。除引起痛风外,还会诱发多种慢性并发症。 长期的血尿酸升高不仅会在悄无声息间引起尿酸性肾病、尿路结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同时还可致血管损伤,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高发生率关系密切。 (痛风痛起来,就像被魔鬼噬咬) 据统计,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患有痛风并发症的高尿酸病人死亡率高,平均寿命要比正常人减少15-20年! 1、无声阶段——高尿酸血症: 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结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 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 2、疼痛阶段——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饱餐暴饮、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 这一时期,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3.病变阶段——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 即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痛风肾病的发生多在患高尿酸血症10年以上。 此外,一旦进展为“痛风肾”便不可逆转,且治疗效果不佳。 普通饮食状态下,饮食仅仅贡献了体内尿酸的20%-30%。 虽说单纯饮食控制对降尿酸的作用极其有限,一般只能降低 10%~20%。但减少饮食中的嘌呤摄入十分重要。(用药请咨询医生) 海鲜、荤食、啤酒、老火靓汤等食物,嘌呤含量很高,成为高尿酸血症的几大凶手。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提示,啤酒引发痛风的可能性最大,烈性白酒次之,而葡萄酒基本上不存在。 三招避高尿酸
再提醒一句↓↓ 不痛的“痛风”更可怕! 您的尿酸高吗?您对高尿酸有什么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