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杜伟强 2016-04-26

【哲学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哲学思想

转自最爱卓妍吧 发帖人 中国之猎鹰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哲学思想


近两个世纪的相对落后,加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有了深广的影响。一些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反省几乎到了自虐的程度。几十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更遑论普及。“文化大革命”,全面否定文化,倡导盲从和愚昧,流毒所及,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无知,缺少自尊与自信,令人瞠目。在“全球一体化”的喧嚣中,即使知识分子中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早晚,中国文化非得让西方化“一体化”了不可。


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罪名是:僵化,保守,封建余孽,重玄学,轻科学,缺乏形而上学等等,总之,不符现代社会的需求。我认为,这种看法,忘记了“传统”是个流变的过程,中国文化正是在传承中不断破旧立新发展变化的,我们需要的是判断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否与时代同步以及这种变化是否得当。须知,新的并不等于是正确的或好的,纽约刮风我们就咳嗽未必就是跟上时代的同义语。所以,“僵化”与否,须要谨慎,不要捡起来就说,况乎中国文化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并不都是碎片。即令碎片也应当分析,哪些是我们在发展中自我打碎而无庸再重新拣拾的,哪些是被外人生生打碎而应当发扬的,抚碎片而浅吟,只是一种示人以“深沉”的自我陶醉。中国文化的乳汁喂养了我们几千年,过去的辉煌不必说,就算被认为是最无望的时期,也端赖中国文化挺起民族的脊梁,战胜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今天,我们依旧凭靠着我们民族的主文化,实现着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小心地把这些好东西择出来,精心地研究,总结,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用西方的观念衡量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当然就只剩下碎片和玄惑了,因为她不是西方的产物。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进入中国之后,都被中国文化彻底或部分改造、吸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中国文化从来不曾断裂而不断转进的主要原因。


现在,讲究“转变观念”,我想,这是全世界面临的课题,中国人要“转变观念”,外国人也要“转变观念”。也就是说,各民族文化在一个平台上对话。在中国,只“拿来”不送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文化要和西方文化平等交流,中国人首先要转变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观念,那种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保守的观念,本身就是非现代的、落后的观念。“转变观念”是所有的民族文化互融的过程,而不只是东方或中国转向西方,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平等,真正的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正成为热门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现在是到了认真“再认识”中国文化的时候了,别再错过时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一部人类历史上最高层次、最完美的哲学,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真理,是解释宇宙、人生、社会和宇宙万事万物的文化。特别是后来的传入中国的佛教结合起来,揭示了宇宙、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指出了宇宙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发展、成熟、死亡的,指出了宇宙的归宿;指出了人的本质,人是如何形成的,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指出了人应当怎样活着,这是中国文化最成功的地方。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了,这种现代化的文化,是以中国历代圣贤和佛家思想为指导,结合人类社会进展中的不断的发现,其中包括现代科学上的发现,这样,就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完美无缺了。


中国文化是个多层次的文化,它认为宇宙起于“无”,“无”就是零,它可以生一,这就是“有无相生”,亦称“道生一”。其中“无”属阴,而“有”则属阳,这就是一个很高层次上的阴阳对立。“无中生有”,即“无极生太极”也,太极生两仪,说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是在一定的层次意义上,宇宙是要分裂的,要从太极两仪分裂成六十四卦,然后再多层次的无限的分裂下去,这就是宇宙的分裂与膨胀。其实宇宙的分裂与膨胀,就是宇宙自身的发育成长过程,当然还有其它意义,如循环意义。


太极是一种阴阳对立的关系,阴阳对立就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事物在一定层次上发展变化最高度地抽象和概括。阴阳包括的内容极广泛,如道与器、形与理、时间与空间、精神与物质、内与外、上与下、天与地、人与鬼神......都属阴阳的范畴。“对立存在”或“对称存在”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最抽象、最概括的规则,再往下分,就会出现五行生克的变化规则,它虽然没有出阴阳变化对立统一规则的范畴,但这就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规则能随便解释通的。欧洲哲学只知道事物的对立统一,只知道事物的矛盾关系,它根本不知道事物之间还有比和、相生、相克的十大关系。相生相克的十种关系的属性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相生不一定都是好,相克不一定都是坏,关键是要事物达到一种平衡,要达到中正不偏。


哲学是一切文化思想的纲领,它就好象是领路人一样,只要它不出偏差,人类的一切文化都不会出大的偏差。只要它出偏差了,整个文化思想体系没有不出偏差的。当今中国的问题就是在哲学思想上出的偏差,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的偏差,所以中国国内外的事物没有一样不出偏的。真理在东方,可是领路的人却把它导向了西方,跟在后面的人的素质无论多么优秀,都是找不到真理的。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为中华民族指路,中华民族很快就会强大起来,用不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是世界强国,四十年就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周边很多国家都会自觉自愿的加入“大中华联盟”,恐怕赶都赶不出去。哲学思想错误,国家贫穷,有些人想出走,想离开这个国家,想分裂出去,那也是很自然的事。


--------------------------------------------------------------------------------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显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是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极为丰富的。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2.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3.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4.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6.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7.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还有很多学者都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承,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范畴。这些范畴的斗争与统一,一方面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多姿多采、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考察时因视角的不同而产生严重分歧。五四前后,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论战中,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从中西比较出发,以西方“人和自然”尖锐冲突的“积极进取”精神作为参照,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主静阴柔”,并进而推出“被动无为”的结论。就当时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而言,为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熔铸新的民族性格,这种归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毫无疑问这种归纳也失之公允。中国传统文化不全也不可能全是推崇柔静的文化,因为一种完全柔静无为的文化创造不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成果来。因此张岱年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一文中指出: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儒家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如《尧典》里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功业的颂扬《无逸》中对成王尽忠尽职的谆谆告诫,《公刘》、《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等。


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以为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们,对“有为”和“自强”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孟子从人格修养,扩充人性中善的成份这一角度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苟子则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


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相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早就存在着主静尚柔、涵虚无为的另一倾向。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就是如此。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敢为天下先”的主张,庄子更是“等生死,齐是非”,要求人们介于“有用无用之间”,忘掉自身,“清静无为”。道家的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并不时与儒家的积极有为交错纠缠。以至于在二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主刚与主柔,主动与主静,进取与无为的矛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


--------------------------------------------------------------------------------


到了两宋时期,中国儒学的最高形态理学形成。传统文化中“主静”的因素大大加强了。理学是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了此前几百年在中土传播的佛学成果和早已有之的道家思想。不管是“主静以立人极”、“穷尽天理”还是“心即是理”,终归是知识分子反归诸心的“个人修养术”,与国计民生,现实行动的关系毕竟疏远了。也正因为如此,宋明理学一直受到后人的攻击。王夫之提出过“健动”和“珍生”,颜元力主现实的功利,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古老精神却一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时才又重新被“发掘”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言。在民族兴旺发达,昂扬向上的昌盛时期,士子的情怀中总洋溢着一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汉唐将士的积极戌边,在诗文中俯拾皆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宏伟抱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豪迈气势……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的关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总是激励着人民顽强不屈地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壮举。


就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或表现为志士仁人在强暴面前英勇不屈,坚持正义,誓死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表现为在人生遭遇的挫折面前奋发图强,决不灰心,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如号称史笔,不向皇帝低头的董狐;遭受不白之冤,仍忍辱负重,成就千古大业的司马迁……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历史上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


二、人本主义精神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


(一)以民为本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尚书》中就有“重我民”、“唯民之承”、“施实德于民”的记述。《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也多处显示了以民为本的观念。《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载:“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国语·鲁语》中也有“民和而后神降之福”的说法。儒家学说更是集中突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在“民、食、丧、祭”这些世间的大事中,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乎丘民而为天下”日(《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所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从为政之道出发,强调政治统治一定要得民心,合民意,否则便可能“身危国削”,在他看来,民确为立邦之本。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


--------------------------------------------------------------------------------


不仅儒家主张民为邦本,道、墨、法诸家也都具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强化。汉代贾谊曾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新书·大政上》)唐代开国君主李世民更是深诸民贵君轻之道,认定“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北宋张载宣传“民胞物与”,朱憙则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宋史·朱篷传》)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也呈现了中国式的人本主义传统的根本所在。


(二)重人伦远鬼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西方古典文化是一种神本文化,它有着十分强烈突出的宗教精神,上帝是最高的信仰,抵达彼岸世界,是人们精神的最高寄托。人们行为的准则,生活的目标,最高的善,都来自于宗教的神喻,来自万能的主的启悟。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则总是将其目光投注于现世的人的生活,人的生命,而反对以鬼神为本。《论语》中早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载。孔子说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弟子问怎样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源知死?”孔子虽在总体上承认天命,但天命是指个人所无法左右的天道之常,而对鬼神则一直心存疑虑,所以他病重时,弟子请求为他祷告,他也用“丘之祷久矣”,表示不必。在这里“事人”、“知生”就是关怀现实的人,关注现世的人的生命和生活。“事鬼”、“知死”是将目光投注于人所不知的鬼神世界,孔子认为这即不可能,又无必要,显示了对于宗教的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以后,孟、荀以至宋儒都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汉代仲长统则更明确地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发展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呈现出重现世、重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远鬼神的整体趋向。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无视宗教。《论语》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说法,《荀子·天论》说:“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筮,卜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这就是所谓的“神道设教”。宗教在这里,完全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中,祭祀鬼神的活动隆重而热烈,比如民间庙会,傩祭傩戏。但即使是这种以祭神为旗号的民俗庆典中,也可以看到人们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观傩戏逛庙会是集物质和精神交流为一体的现世的节庆,反映了中国民间的狂欢精神和乐观实际的生活态度。


(三)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追求个体民主自由、个人权利的人生价值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这种人本主义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每一个人,从他诞生,便进入了一个五伦的社会关系之网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整个文化所关注和努力的,也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它更重视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十分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与独立,也不大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不在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也不着眼于个人精神的愉悦,而是从个人与对象(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简言之,传统文化所肯定的人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这里的“人本”其实是“道德主体的人本”。一方面,个人必须担负对社会所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体承担责任又要追求一种主体道德心性的完善,这种完善即是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体的自觉。由于心性完善所指向的“理”被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它在未有万物之前已先存在,这“理”所衍生出来的原则,如“忠”、“孝”、“仁”、“义”便也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个人的价值判断便只能定位于通向“理”的心性完善途中,一切作为“实践主体”所从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事业,都必须是具备了“完善心性”的“道德主体”才能承担。只有“内圣”才能“外王”,只有“意诚”“心正”才能“身修”,而后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


注重人的修养,肯定个体的心性完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精神迥异于西方的表现,费尔巴哈的“人”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是充满着爱的乌托邦精神的抽象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人”,虽然是现世中存在的人,但却是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的人,体现道德原则的人。这种对人的价值的追求和肯定具有积极的意义。道德完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作为主体的一种优良的素养,使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士子们具有一种和谐与执著相统一的品格。体现于内心的真诚与尊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与宁静,使他们不受时风的左右与动摇。为“道”为“义”为“德”的要求完善着且固守着自己的心性天地,生活因有道德心性的良好自制而井然有序。社会也因这些具有良好心性的楷模而变得纯朴和谐、彬彬有礼。当然善并不能涵盖一切,把善作为人的唯一本性推崇自然会消蚀掉人的“求真”的科学精神,也会对人追求“美”有所扼制。


三、天人合—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纵览中国的历史可知,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而它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在儒家看来,天是万物的起源,《白虎通·天地》:“天者何?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始起之。天始起,先有太初,后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出曜市,度物施生。精者,为三光;号者,为五行。行生情,情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天生出万物,更重要的是也生成了人类社会。但同时,他们又认为,天地万物也像人类社会一样在运转着。《白虎通·五行》“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五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谓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一行,尊于天地”。《白虎通·天地》:“天道所以左旋,地道所以右周者何?以为天地动而不别,行而不离。所以左旋右周者,犹君臣阴阳相对之义。……君舒臣疾,卑者宜劳,无所以反常行何?以为阳不动无以行其教,阴不静无以成其化。虽终日乾乾,亦不离其处也。故易曰:终日乾乾,反覆道也。”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天是万物的起源,另一方面又强调人事的作用,这实际上就陷入了二元论,即认为万物来源于天,又比照着人类。正是在此基础上,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月正常运行时,说明人世间的一切都正常,君明、臣贤、百姓勤耕和睦;而当人事出了问题,君昏、臣奸、百姓反时,那么日月都也会用反常予以警告。京房说:“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也就是说,人之善将得到天之更大的善,人之恶将得到天之更大的恶。可见,天人合一具有宗教神学的性质。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儒学的实践看,天人合一思想成了人们的行为的准则,而且成为他们解释历代制度的理论依据。如“乡射礼:天子所以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气微弱,恐物窒塞,不能自达者。夫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入刚,故以射达之也”。又:“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园,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也。雍之为言雍也,壅天下之残贼,故谓辟雍也”。又:“天子所以有灵台者何?所以考天人之心,察阴阳之会,揆星度之证验,为万物获福,无方之元。《诗》云:‘经始灵台,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有德,童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上园下方,八葱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园法天,下方法地,八葱象八风,四闼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两,七十二版法七十二风。” 天人合一思想还具有劝谏的作用。凡是出现异常的自然现象,统治者都会检讨皇帝的言行政策是否有失误,建武七年,发生了月晦、日食。太中太夫郑兴上书刘秀:“《春秋》以天反时为灾,地反为妖,人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往年以来,谪咎连见,意者执事颇有缺焉……今孟夏,纯乾用事,阴气未作,其灾尤重。夫国无善政,则谪见明,变咎之来,不可不慎。……劝公卿大夫多举渔阳太守郭可为大司空者。而不以时定;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则人位谬矣,愿陛下上师唐虞,下览齐、晋,以成曲己从众之德,以济群臣让善之功……”阳嘉三年河南、三辅大旱,五谷灾伤,“天子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以举万学尤深,特下策问,以变复之效。”这时尚书周举上书指出皇旁为政的三点错误:一是“废文帝,光武之德,而循亡秦奢侈之欲”。二是“内积怨女,外有旷夫”。三是“皇嗣不兴,东宫未立”。可见,借助自然的变异和天灾警告皇帝成为一个当时行之有效的办法。


--------------------------------------------------------------------------------


除了用以劝谏皇帝,天人合一也成为考核官员的一种办法。西汉“永光,建昭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天光,阴雾不精”。京房于是建议“考功课吏法”。《后汉书·鲁恭传》载:鲁恭任中牟令,由于推行仁化,郡国大治。当时,“君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橡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具坐桑下,有难过,止其旁。旁有童儿。亲日,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翟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庭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后拜待御史。”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非常多的。


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一是在于当时农耕社会,农业的播种,收获全仰仗于自然;如果人们顺应自然,及时播种,适时耕作,那么人们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否则,就难以生存。因此,依靠自然,适时劳作的生产方式和观念,就导致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二是当时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人们可以完全解决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程度,自然的变化,尤其是灾害使人们产生了原始的宗教意识。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秦统一后社会的巨变,政治权力越来越集中,越来越专制。因此,借助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借助于这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对皇帝和官吏予以监督和考核,就成了当时社会的学者和思想家惟一可行的选择。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思想家、学者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了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人们的实践,终于孕育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一种文化精神。


平心而论,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性的。因为,第一,它依据自然的变化推及人世,虽然自然与人是两种物质,两种运动,但毕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或多或少地,天人合一精神带有唯物的因素。第二,它的目的是监督督促以皇帝为首的官僚要清正廉洁,坚持礼制、实行仁政,这在当时高度的集权统治和民主意识淡薄的时代里,无疑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第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实施促使人们去研究自然,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仅在汉代,对天文现象的记载就极为详细,至于张衡对天文、地质的研究,张仲景对病理的研究还是举世公认的。当然,无可否认,天人合一精神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第一,天人合一过于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人世问题的研究,因而形成了古代天人关系之学,使带有宗教迷信特色的术学易学非常发达。可以说,这些东西中有许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第二,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自然变化归因于人世,一方面使人生产了软弱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使人产生了自责的心理。而软弱和自责无疑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天人合一精神过于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迎合,而忽视甚至不敢对自然开发利用,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礼治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实施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礼治精神。所谓礼,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仪式。所谓礼治则是将这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实施和推行,这就是礼治精神。


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这种社会的有序或秩序,在儒家看来,就应是上下有序,父子有伦。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代儒家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妻妻的内容。可见,礼制的有序社会或社会秩序是一个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社会。礼治精神所主张和坚持的社会秩序是一种亲和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充溢着爱,洋溢着和,没有仇恨,没有争讼。“君仁则不厉,臣忠则不贰;父慈则教,子孝则劝,兄爱则友,弟敬则顺,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汉书·卓茂传》载:西汉哀平之时,卓茂任密令,治理得非常好,“道不拾遗,蝗不入境,视民如子,举善而教,口元善言,吏民亲爱,不忍欺之”。但有一个人向卓茂告状,说有一个亭长接受了他的米肉的贿赂。卓茂就询问:“这个亭长是答应了你的什么要求呢?还是你有事要求他呢?还是平常有感情而赠送他呢?”告状人说:“是平常有感情而赠送的”。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状呢?”告状的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执政,使人民不畏惧官吏,官吏也不拿取人民的财物。现在我畏惧官吏,官吏又接受我的东西,所以来告状!”卓茂听了很生气,说:“汝为敝民矣!凡人所以群居不乱,异于离兽者,以其有仁爱礼义,知相敬事也。汝独不与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耶?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这个告状的人还不服气:“既然是这样,法律为什么要禁止这些呢?”卓茂笑着说:“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告状的人采纳了卓茂的教训,那个接受米肉的亭长也对卓茂很感谢。


--------------------------------------------------------------------------------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追求亲和秩序是儒家努力实现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在儒家看来,礼治精神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目标,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


礼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每一个人,因而它是一个内容复杂的社会操作系统。仅就《礼记》所反映的内容看,就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内容,此外,还有为人君之礼,为人臣之礼,为人子之礼,男女之礼,少长之礼,主客之礼等等。


礼制系统这么复杂,要真正地得到贯彻必须要当事者分清主次,选择主要的实施。从历史实践看,礼中最重要的是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儒家看来,只有行孝,人们才会行礼。所以,历史上人们特别注重孝。以孝廉选拔官吏,以孝教化民众。其次,非常重视男女之别,进而发展为注重妇道。《后汉书·樊英传》载:樊英“尝有疾,妻遣碑拜问,英下床将答拜,(俾)怪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最后,要拥有自觉精神。无论是国君也好,大臣也好,也无论是平民也好,都依赖于人们慎言谨行。《后汉书·刘宽传》载:延喜八年,南阳太守刘宽,“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猝,未尝疾言遽色。尝以为:“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如此烦琐的礼仪,如此重要的制度,不仅依靠个人的实践,而且还要靠教育去推行贯彻。如前所述,卓茂曾对告状的人说:“今我以礼教汝,汝必天怨恶”,就是推行的礼教精神。《后汉书·刘昆传》载:刘昆在“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乡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至于历代太学、辟雍所举行的礼仪就更频繁更隆重了。通过这些隆重的礼仪活动,来宣传和贯彻礼治精神。


从历史实践中看,他们在贯彻礼治精神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法制,而且还特别崇行乐制。《后汉书·祭遵传》记载了—个很典型的例子,祭遵非常讲究礼。“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约束严整,所在吏民不知有军,取士皆用儒术”。但他又执法从严,决不姑息。在跟从光武征战中做军书令,驻地中有一个小孩犯法,祭遵按律杀了他。刘秀封他为“刺奸将军”,并对手下的人说:“你们应当防备祭遵,我的房东的小孩儿犯法还被杀,一定不会为你们讲情的”。可又非常讲乐:“对酒无乐,必雅歌投壶”。当时的范升称赞他说:“虽在军族,不忘俎豆,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也”。平心而论,礼与法、乐的结合使得礼制的实施更具有了可行性。礼作为基本的目标和规范指导人们去应该做什么,而法在后诫告人们不该做什么,音乐则在前诱导人们又可以做什么。一个社会的管理系统就依靠礼、法、乐便可以操作和运行了。


礼治的实施和礼治精神的发扬,对当时和此后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第一,它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礼治亲和社会秩序的本质就是前述的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本主义的贯彻,所以,礼治虽是一种等级制度,毕竟对当时的人民来说是有益处的,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礼治精神的贯彻则又体现了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精神,特别是礼乐的勃兴,更有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历史上涌现了大批的仁人志士,建功立业,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第二,礼治精神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据《后汉书·郑众传》载,建武八年,郑众奉命节使匈奴和亲,“众至光庭,虏欲令众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乃更发使,随众还京师”。郑众这种不屈礼于匈奴的精神,在一定程度具有爱国的性质,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第三,礼治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论在当时,甚至在今天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第四,礼治精神是一套完整的社会管理理论。在社会管理中,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不顾人类主体、没有人性的堵塞和镇压。它不仅提示人们该干什么,而且用法禁止人们不该干什么,用乐诱导人们可干什么,可以说,它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社会管理理论。礼治精神所讲的亲和政策,是建立在亲情伦理之上的,由人的血缘伦理而逐渐升华提高而成。人际伦理,社会秩序,来自于人的自身,又返利于人的自身,最易为人接受和执行,也最易深入人的心灵。因此,它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也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无论在过去或是在今天,乃至今后,礼治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探讨,而且也会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永远地被推行实施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