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看牵牛织女星——唐代咏七夕诗简析

 江山携手 2016-04-26

  

                 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咏七夕诗简析

                          川    


 农历七月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好日子。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赋予了足够的人文关怀,在民间广为传诵,其妇孺皆知程度可与“梁祝”的故事媲美,所不同者: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而已。

 有道是生与死、爱与恨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充分理解人们的七夕情结,写下无数讴歌牛郎织女的诗篇。无数诗人词家精彩纷呈的演绎,使这一神话传说愈加广为流传。遥想古代的七夕之夜,有多少人仰天观星,想象织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望的情景,又有多少男女盼望好梦成真,“有情人终成眷属”啊,故现在,人们称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

 诗歌繁荣的唐代,七夕诗也迎来了鼎盛时期。初唐诗人李峤在《同赋山居七夕》中咏道:“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诗人七夕夜想起那对天上情侣,不免为之心动,于是赋诗以记了。诗人任希古的《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洋洋二十句,曰:“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由“飞眺”到“空仰”,乃是由激动到无奈,这种思绪自然令人牵魂挂肚。少年林杰的那首《乞巧》诗,被公认为唐代描写七夕“乞巧”的代表作,诗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古时七夕亦是女儿节、少女节。当时流传最广的活动是乞巧,即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之意。其形式是对月穿针,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那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至少说明两点:一是七夕之夜“对月穿针”的习俗遍布全国,二是有无数少男少女在这个夜晚期望爱情如愿以偿!

 再看大诗人杜甫怎样写七夕:“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端的是诗圣之手,寥寥二十字大气而凝重,一句“七夕谁见同?”更让人扼腕三思。此诗与孟郊的“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之祖父杜审言也有一首《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 阁道二神过。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结句“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写得够牵魂的!白居易的《牵牛织女·七夕》道“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将天上人间的欢娱与离恨凝于一诗,别有意境。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里亦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句,早成千古绝唱了!

 唐诗人权德舆的《七夕》也值得一读:“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该诗写出唐人的七夕情结与习俗,“应非脉脉与迢迢”句,是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恭贺,后两句则真实反映出古代七夕节的情状,“竟喜”和“拜”字,将恋人的喜悦交代得多么生动。晚唐诗人杜牧写有两首《七夕》,其一曰:“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其二是:“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前者饱含对牛郎织女的无比同情,后者则寄托七夕夜诗人“将心比心”,表达对宫女深切同情的心境,仔细品味,是很能发思古之幽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