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财之道全凭一张嘴

 天道酬勤YXJ1 2016-04-27

要问这些年,什么样的炮火最猛烈,什么样的声音最红火,那只能是关于发财的门路了。当下,活得最受欢迎的,不是偶像明星,而是那些“游学”于各种演讲座谈,具有强大社会存在感的成功学人士。

人人都想寻找一条通向财富的道路,民间也常说,“跟谁急也不能跟钱急,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对于财富的追求,不会因为朝代的更迭或者是时代的变迁而冷落,正如那一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更有千千代代人在传唱。正当地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似乎没有一个人不在为谋求一点财富做些打算,而除了向来如此(历史上世世辈辈都在追求财富)的原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想,没有别的原因了,即便不是向来如此,也自然如此。

就算自古以来没有追求财富这股风气,人们对财富的向往也是蜂拥而至的。这里涉及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那就是财富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或者说给人们提供怎样的收益?财富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就多了去了,简单一点地说,房子车子,需要财富,衣装饮食,需要财富,总之,人们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财富,再总之,财富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很有裨益的。因此,就算史无前例追求财富的,人们对财富的热潮还是不会消退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财富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提供衣食住行这么简单,而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等级分层,社会保障都与财富的占有率产生关系问题,谁都不会忘却那句耳熟能详的名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财富的追求不曾退潮,缺不得财富,这是财富社会化的问题。

另外的方面,也就是人们的自身原因。人有两大需求,一是心理需求,一是生理需求。财富的社会化问题,是人类的心理需求集中出来的,比如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炫耀攀比心,荣誉感之类。而另一大需求,就是生理需求,饮食男女,这方面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吃喝玩乐,有一句俗语概括得很好:温饱思淫欲。而要使温饱与欲望得到足够的满意与享受,就要使得自身或者是集团拥有足够的财富占有率,才能通过财富来决定上层建筑的构造。传统手工社会,自力“耕”生,很可能也就饱餐一顿,为了过得更多的财富,工业开始发展,而工商业也随即出现。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的环球旅行,基本上都是为了追求财富,因为只有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组建强大的集团,从而巩固自身统治,再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包括食物、水源、女人等)。千里之行是为了让功德名垂千古的历史记录,是不存在的,就是那些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收复祖国疆土,也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国家财产,而非树立功德。中国近代屈辱史,总揽全局来看,也是外族帝爪疯狂追求财富的手段;通过掠夺财富,巩固证权,提供资源,满足当下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

财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总结以上述说,一是财富的社会化问题,二是财富所为人们带来的好处。这就给财富营造了巨大的魅力。

中国人普遍通行仕途经济这条道路,就是我们通俗讲的“铁饭碗”;为官以求财,在旧社会时期,许多人也都有发财是”升官的资本,升官是发财的门路”这样的想法。这印证了上述内容。为官,可以说是社会的证权团体,能够支配相应的社会财富,不但在心理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生理需求上也至少能够解决温饱。在仕途经济的这条道路上,个人有光宗耀祖的,也有追求财富的,光宗耀祖的就能够做到个清正廉洁,而贪图财富,也就可能是贪官污吏了。鉴于法制社会的完备体系,靠升官发财这条路线,似乎有些铤而走险,而靠做生意,发大财这条路就或许能够走得顺畅。所以,太多太多的人太想寻找这样一条发财致富的的道儿了,这样,那些讲述怎样创业,怎样发大财,怎样成功的演讲者,在这个时候就大红大紫了。其实,也并非他们有多么犀利的经济眼光,有多么睿智的财富头脑,而是追求财富是一种社会心态,他们只是顺应了公众的这种心态,于是,公众把他们捧的火红罢了。

追求财富的心窝,谁都不曾缺少,就是倦鸟知还的陶潜,也不忘记行动追求财富的步伐,更何况是我们未有归隐之心,还奋不顾身往上爬的现代人呢!然而,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可能有好多的金句良言与下野闲谈,今天这个说一次两次的失败就倒下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一百次一千次的失败,还坚定信念地站在你的面前的人,是你最可怕的对手;明天那个又说,坚持努力,就能成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有美满的生活。其实,不管是金句良言还是下野闲谈,都是闲言碎语,隔个五年十年听一听,确实能够励志,激动信心,但是,耳边常常充斥着这些声音,很容易使得自己变成毫无用处空洞主义,从而走向泛泛而谈的形式主义这条不归路。

在我看来,发财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