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墨的历史

 番茄我的西红柿 2016-04-28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不仅是重要的实用书写材料,同时也是表现中国书画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综合的工艺品,墨同样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墨在我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前,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黑色作为美术装饰,这一时期的陶器上已经有了黑、红、灰色之分,其中黑陶和彩陶是最具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

  在殷墟的发掘中,即有墨写的甲骨。我国最早有关墨的记载的古文献是《尚书》和《仪礼》,前者记载了墨刑,后者记录了墨绳。后汉李尤的《墨砚铭》写有“收契既造、墨砚仍陈”,可见墨的出现是很早的。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所著《说文解字》中说到:“墨书黑也,从土从黑。”指的就是天然墨。所谓的墨应该是黑土,也就是土粉,最初未成任何形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后出现各种形式,从粉状到丸、梃,从用手团揉改用墨模制成各种形状,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制墨的工艺品种及主要材料大致分为松烟、石墨、漆墨、桐烟等。松烟是将油松树皮火烧后留下的烟尘末;石墨并不是石质的墨,而是石油经过燃烧而形成的一种烟料,然后被制成墨;漆墨则是由土漆桐油燃烧后的烟料制成的墨;桐烟也同出此理。

秦汉魏晋时期的墨是以漆烟和松烟夹和而成,主要以松烟为主。魏晋时期,石墨逐渐湮废。墨的最初形式是墨粉,待使用时再加调和。随着纸的发明及书画艺术发展的需求,墨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到了东汉时期,墨的形状已是圆形,魏晋则变成螺形,随后又出现了梃形即直号形,两者在当时被统称为“握子”,因为制墨时,在最初捣杵之后,需用手团攥,或单手攥成天然握子状,或双手捆成两头尘细,中间略粗的握手形状,即丸形、机梃形。这一时期的制墨名家有魏朝的韦诞、晋朝的张金。

  制墨业发展到了唐五代期间,已经受到官方的重视,政府设官办厂,专业生产,其主产地由前代的扶风、延州等地扩展到易水和潞州,因为这些地方所长松树繁多且质地上乘,是制造名贵墨品的上好原料。唐末安史之乱,大量墨工南下,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此后徽墨雄踞天下。这一时期制墨业名家辈出,如李阳冰、祖敏及徽墨创始人奚超、奚廷 王圭 父子等。制墨工艺到了这一时期更加完善。李白有诗云:“上党碧松烟,夷陵凡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墨中往往“以杂为宝”,除了以烟和胶为主要原料外,又添加珠粉、犀角粉、麝香、苏木、蛋白、芙蓉花汁等等,与烟、胶一同捣和,以增加墨的光泽、硬度、防腐和香气,可经久不败,用以写字作画能历久弥新。

墨的烟料捣杵原来尽用人力,因为人的握力太小,于是又发明了墨模。墨模的压力大,因此制成的墨质理坚实而耐用;也因为有了墨模,墨的形状更加丰富。
  宋元时期制墨主要是徽墨的天下。宝和三年,徽墨正式定名,墨的加工工艺也更加完善,墨中还加入了药物。此时民众不但用墨,也开始藏墨,因此墨印出现了由实用迈向工艺品的发展方向,当时的制墨家有张遇、潘佑、汪遇等,他们制的墨皆被人视为珍品。宋墨在采料方面,有了用松烟和油烟两条途径,在艺术加工上有“狻猊”、“九子”、“犀角盘双龙”等;并且巧妙利用了脑麝与金箔的关系,使徽墨达到了“淫巧奢靡”的极点。这些精品都属御用墨。

  到了明代,桐油烟与漆油烟制墨方法被广泛采用,其墨色黑润、气味馨香,明代和清代期是徽墨的盛世,墨模图案的绘刻和装潢漆匣的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磨也成了达官贵人的互赠礼品。带有装璜形式的成套从墨到集锦墨,更显示了当时制墨的高超工艺,墨也为一种达管贵人之间的礼品而相送,干鲁、程君房、曹素功、胡开文等均是当时制墨业的名家。

清代的制墨业虽及不上明代的规模,但康、乾二朝均善于书,对墨的制作极为注意,所以御制名墨,精绝千古。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汪节庵四大制墨名家后称“清四大墨王”。

此一时期代表性的品牌精彩纷呈,曹素功的品牌“紫玉光”、“苍龙珠”等,胡开文的品牌“御园图墨”、“御制棉花图”、“万寿图”、“骊龙瑞”、“巷佩室”等,汪近圣制作的品牌“耕织图”、“罗汉赞”等,图案之精美、刻画人物之细腻,造型之雅致,装潢之考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清 御制棉花图四十七锭墨

清后期,制墨用的大量漆和桐油等原材料遭掠劫出口,中国制墨业开始渐渐衰落,及至后来墨汁的出现,更给了传统制墨业以致命打击。胡开文墨业出品“地球墨”曾获得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为中国制墨业赢得荣誉,但在没落的大潮中不过回光返照而已。

胡开文 地球墨

墨汁的发明

清朝同治年间,湖南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同治四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名称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从此,中国制墨业进入了墨汁为主导的时代。

............................华 丽 分 割 线...........................

众亲们好!小编在做好本平台编发的同时,已开通砚田书院腾讯微博,一是除了同步播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外,另外播发些与传统文化相关文章;二是预防公众平台有故障时及时转移到腾讯微博上发送。敬请众亲们加收听。(砚田书院微博号:xz100sf

为了方便同道交流学习,砚田书院群也已建好,可以容纳100人,先到先进,莫失良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