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脉诊的一点体会

 安然无恙zua8am 2016-04-28

(2011/8 注:本文为一名医管家用户来信,作者本人是一位中医,内容参照为医管家早期版本,现行版本已大大加强了脉诊的智能识别)

青浦 陈景崇



看电视剧郎中诊脉看病的一幕幕场景,深感脉象的神奇。抱着求知欲望去买了《濒湖脉学》等脉学书籍,翻来覆去一遍又一遍看,也试着摸自己和别人的脉,但怎么也区分不出这个脉与那个脉有何不同。想搞清楚脉象是一件绝活,大概我们凡人的手指触觉没有郎中高手那般敏锐,自己想想也就心冷意灰了。



后来一次偶然参观展览会,看到脉象仪能够测量显示自己手腕的脉象,再次勾起学习脉象的愿望。以后有机会拜访了一名上海的老中医,在其推荐下,试用购买了一台的名为“医管家多功能保健仪”的仪器,区区一台小机盒连接电脑就能使,新颖功能还真不少,其中就有我感兴趣的脉诊功能,摸索了个把月,渐渐就搞懂许多脉象的道理。特借此意兴盎然之际写心得以供脉象爱好者共享。

翻开《濒湖脉学》“浮”这一章,“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如水漂木”。先前看时就傻眼,不懂“举”、“按”、“微风吹”、“水漂木”跟脉象有什么关联?现在看了脉象图才明白,“举之有余”即是轻轻按手指就感到较大的脉搏搏动,“按之不足”即是重重按下手指感觉不到脉搏搏动。“微风吹”、“水漂木”是描述语。 “举”的按压力大约小于40mmHg,就感到较大的脉搏搏动,而“按”压力超过40mmHg以后脉搏搏动越来越小以至感觉不到。具有这样属性的脉象就称为“浮脉”。 ~~@%&”~~~@%
接下去看《濒湖脉学》“沉”这一章,“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这句好理解,轻取不应,重按乃得,正好与浮脉相反。手指要用力按(大约须大于80mmHg)才能感到较大的脉搏搏动。 而轻按是感觉不到的。具有这样属性的脉象就称为“沉脉”。 换句话说,如轻按能感到搏动,就不是“沉脉”。

医管家多功能保健仪 测脉象界面医管家多功能保健仪 测脉象界面
脉图判断原理脉图判断原理
看《濒湖脉学》“迟脉,一息(一呼一吸)三至,去来极慢”。古代没有钟表,只好一呼一吸计算脉搏搏动次数。一呼一吸三次搏动即是“迟脉”。换算到现代钟表,可认为每分钟搏动少于50次的即是“迟脉”。 #@!!
《濒湖脉学》写道“数脉,一息六至”。一呼一吸六次搏动即是“数脉”。换算到现代钟表,可认为每分钟搏动90次~120次的即是“数脉”。
理解了“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属性,用手指仔细“举” “按”,依靠现代钟表计算脉搏搏动次数就容易判断脉象。最困难地是判断滑脉、弦脉等脉。一般人依靠手指触摸脉搏无法区分滑脉、弦脉。 例如滑脉,脉象医书定义是“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濒湖脉学)。又如弦脉,脉象医书定义是“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濒湖脉学)”。
用手指诊脉对一般人而言,是感觉不到“流利辗转、应指圆滑”与“端直以长,如张弓弦”。随你怎样仔细地摸呀按呀搭呀自己的脉,觉得总是那样地搏动。但是观察脉象图却容易辨别滑脉和弦脉。只要掌握滑脉和弦脉的波形特点,再观察脉象图却容易辨别了。(不光这两种脉象,所有的29种脉象,只要转成图形就可以简单明了的判断,这也是医管家保健仪测试脉象的原理。)(见右上图及右图)


结合以下所述滑脉和弦脉的脉图特征并仔细观察脉图,就容易分辨滑脉和弦脉。

滑脉脉图特征:

滑脉滑脉


1.主波高陡而狭,升支和降支斜率较大,w/t<0.20。


2.升支时间在0.07-0.09秒之间,上升时间缩短。
3.潮波时间延后,叠加于降中峡附近,故不显现。
4.降中峡低,h4/h1<0.40.
5.重搏波显著,h5/h1>0.10。
6.有时候潮波明显,常构成主波-潮波-重搏波阶梯三峰型。 &”~~@%
7.波形大起大落的极明显滑脉多为病理性滑脉(h5/h1>0.10)。如同时脉率≥96次/分即是“动脉”。稍带滑脉象的滑脉多为生理性滑脉(h5/h1≤0.10),表示身体健康,营卫充实脉有胃气。



弦脉脉图特征:
升支时间(U-P)常>0.1秒。

弦脉弦脉

潮波位置上升,甚至与主波峰融合,主波峰变宽,w/t>0.2


由于潮波位置不同而形成主波角成宽圆状。
降中峡抬高,h4/hl>0.4.重博波相应抬高。
重搏波峰低平或消失,h5/hl<0.05~0



(待续)

自学脉诊的一点体会(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