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月25日 儒家哲学读书小记

 老骥瘦马 2016-04-28

最近在看《中国哲学史》,顺便找了一些相关视频一起看。孔子可以说是开创了人道学的新向度,他把以前哲学家的关注点从“天”转变到了“人”,道家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天道。而儒家认为人不是在神的重压下被动的存在物,人是可以弘道的。这里的“道”和道家的“道”是不同的,儒家的“道”是指做人之道,从“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就可以看出孔子对道的重视和强调。另外一点,儒家和道家的基本分歧点是:人在“道”面前有没有主动性。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有为的,而道家是无为,顺应自然。儒家将人作为哲学的话题,认为人是具有群体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可以弘道,而道不能弘人;道家则认为人是个体的,单独的存在。这就引出一个重要问题,人道学的主题是什么。就是叫人如何成为人,是人为人就要构建出一个好的社会,就要使社会统一安定,人们的生活稳定,才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这样就需要“仁”和“礼”的结合。仁是一种对人的道德价值的要求,“我欲人,斯仁至矣。仁者,爱人。”当每个人都有仁爱之心的时候, 这时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具有凝聚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团体。礼相当于制度和规范,以此来约束人的言行。只有仁的想法,但是没有强硬的规范维护,这样仁只能陷于空想之中。

孟子和荀子便在此基础上对孔子“仁”和“礼”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先说孟子,孟子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理想化的哲学家,他所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实现人对善的向往?”首先是要实行“仁政”,就是要以德治国。其次主张人性善,这里涉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大家都认为西方是人性恶,即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而中国主张人性善,这里的“人性善”其实并不是说人性本来就是“善”的,而是说要引导人们“向善”,是有一定倾向性的。引导“人性善”,就必须要证明“人有向善的可能”,孟子在这里将人性善的话题抬高到了“天性善”,以“天”来证明人的趋善性。这里的“天”指的是“义理之天”,它是善的终极担保。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肯定人的内在价值,来找到一种内在超越的途径。

然而,孟子的想法可行性并不是很高。荀子便对孔子的“礼”的想法做了展开,这就为孟子想法的实施提供的制度上的保障。荀子的主张就是“让人被动的不为恶”,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制度规范或者教育教化强制使人向善。他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有3点理由,首先,人是社会性动物“人能群”,要用礼义来协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人性朴,要不断陶冶人的情操,使之向善;最后,国家的管理要礼法并用,也就是教化和强制手段共同使用。

所以,儒家的基本诉求就是“有为”,一定要做事,立德,立功,立言,为群体着想,“儒者以天下为己任”即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