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名师“制造”语文课堂新亮点

 教育繁星 2016-04-28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随着小语教改的发展进程,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新概念”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涌来,而《语文课程标准》正是一个“新概念”的“发祥地”。在此大背景下,许多名师身体力行,精心设计的一堂堂亮点缤纷的优质课,对诸多“新概念”做出了绝佳诠释和演绎。

看名师“制造”语文课堂新亮点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一、动态生成:令精彩随机展现

新课标倡导“动态生成”的理念,强调要力避教师主观、单向设定教学线路。在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浙江王雷英老师执教的《军神》一课,便是一堂“动态生成”的示范课例。王老师敢于“弄险”,在课始即放手让学生充分读书并自由提问,再根据学情相机“锁定”研读专题,之后的教学过程则由学生的问题“派生”。请看片断——

师:(指着刚才写在黑板上的学生质疑要点)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带着它研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可以一个人研究,也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

师:刚才老师看到好几个小组都在研究“为什么沃克医生说遇到的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位军神”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1:我从第1617自然段中体会到刘伯承是“军神”,因为他在手术台上十分坚强。

2:我从“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垫单”看出刘伯承是一块“钢板”,是“军神”。

师:能抓住课文中的语段谈感受,很好。如果能再抓住其中关键词语来谈那就会更好。

1:我从沃克医生“双手颤抖”“汗珠滚滚”体会到手术进行得非常艰苦。

2:连医生也都在担心刘伯承是否可以承受得住。

3:从“居然”这个词中我知道刘伯承越来越用劲,最后竟抓破了新的白垫单。

师:由此可见,无论是写医生还是写刘伯承,都让我们感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难怪沃克医生会说——

生(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师:大家研究得不错。现在你们再看黑板上的其他问题,是不是也都跟着解决了?

生:是。

语文教师是否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自己的”问题才能上课呢?答案是“非也”。王老师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充分交流心得,自由诉说疑惑,教师以随机点拨作为学生读解活动的“助推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和求真务实的教学风气。事实证明,惟有“真课堂”才有“真精彩”!

二、双向互动:使师生共同成长

“互动”也是新课标中引人关注的关键词,是指师生间、学生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与提高的活动。著名特级教师贺诚所倡导的“引导——发现”教学理念,力图让学生在双向互动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学生“打成一片”,相机以“点睛之语”串联学生的读解活动。请看贺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片断——

师:书能读好,但不知能不能表演好?

生:(齐)能!

师:下面我请3位同学分别扮演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上台用图片对阵演示。大家要对照课文仔细观察,看他们的表演是否与文中描写相一致。(学生表演)

生:书上写“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咸王的上等马”,可咱们这位“孙膑”只是动一动,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师:提得好!读书多认真,观察更仔细。刚才“孙膑”确实“傻”了,现在请继续演示吧。

生:老师,我想应该表演出孙膑把自己的主意讲给田忌听,也就是表演出孙膑跟齐威王耳语的情景来。

师:你才是真正的孙膑。来,请你来调兵遣“马”吧。(笑声,再次表演)

生:表演“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时,“孙膑”不用再多说了,因为双方都只剩下一匹马了,如果这都要孙膑指点,那田忌也太笨了。

师:大家分析得真好!同学们请注意,重点之处,我们就得这样细细品味。

阅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探究,其主导功能体现于目标诱导、过程疏导与评价指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理顺教与学、师与生、讲与练等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教师以启迪,师生共同探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看名师“制造”语文课堂新亮点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三、积淀语感:让课堂“把根留住”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它是一种直觉地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堪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志。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积淀语感,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纠正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疏漏和偏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月光曲》时,是这样引领学生揣摩语言、积淀语感的——

师: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按起了琴键。那么,“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清幽”就是幽静的意思。

师:这是字典上说的。你自己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清幽”应该是淡淡的,不很强烈

师:那你们每天早上来学校,树木、房屋都朦胧的、淡淡的,能说是“清幽”吗?

生:也不太行。我想“清幽”就是清新幽然。

师:我本来就这一个词不明白,现在,你倒让我有三个词不明白了。(众笑)其实有些词呀,你硬要说出它的意思很难,只能像书上的盲姑娘那样用心去感受了。我给大家一个词叫“月光如水”,你们再体会体会。

生:我看到过晚上的西湖,那里的水很平静,淡淡的,清亮亮的。

师:你真不错。这叫做只能意会,不能——

生:言传。

当学生交流感悟出现表达不清或体验不真等情况时,支老师做出了极富随机性、临场性和限时性的指点。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披文人情”的过程中领悟了词意,更是暗含了方法指导,可谓匠心独具。语文教学姓“语”属“文”,故而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应是语文课无论如何都不能忘却的根本。

四、激发情感:为学生生命奠基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情感性更是语文的固有特征。课标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强调让学生在优秀的作品中获得启迪,受到感染,从而使心灵受到震撼,人格得到提升。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感高潮,尤其结尾阶段让学生撰写、诵读、品赏碑文,更令人感到情韵在胸、绕梁不散。请看——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你心中的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

生:(齐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师:同学们,邱少云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如果让你写一句碑文来纪念和歌颂他,你打算怎样写?

1:邱少云万岁!

2:邱少云,你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3:烈火炼真金,千秋传美名!

师:(课件呈现碑文)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们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让我们全体起立,深情诵读。

生:(起立齐读)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课堂上,教师全心投入、热情洋溢,学生也以心契心、以情悟情,真正进入到感染和升华的境界。语文教师不但应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时代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而且还应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因为语文承载着“为学生生命奠基”的崇高使命。

成功的语文课堂既有内在的有序美,又有外在形式美;既有方法策略的多样美,又有讲求效率的统一美;既有教学主线的显志美,又有潜设暗线的扶衬美……在经过一番穿越昨日与明天的深层思考后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落实的基点首要在课堂,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就无法落到实处。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中曾把教育譬喻为诗,而追求“互动”与“生成”,注重“语感”和“情感”,则令语文课堂更加充满诗情画意。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经过一番苦苦寻觅与探求后的广大教师,定能早日达到教学艺术的真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特级教师家园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