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褒词变贬义

 爱雅阁 2016-05-01
褒词变贬义
图片

——试说“红杏出墙”

 

这一词语源自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应怜”二字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图片
 
    所以,用“红杏出墙”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图片
 
图片
 
    由于“红杏”“ 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通常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喻意妻子有外遇,并且暗指这种出轨是事出有因的,“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嘛。所以是含有浅浅的“风流”褒义。

杏花光是指代春色,进而指代风流美女,还是不行;关键问题是,这个杏花,总是要和“墙头”搭起钩来。“墙”是什么东西?看看古人的描写:

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图片
   

姜夔·《少年游》: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娄树,过墙无数花。

宋·王安石《杏花》: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宋·魏夫人《菩萨蛮》: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宋·张良臣《偶题》: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墙意味着“隔”。墙两头只有孤身一人,便是怨男怨女;墙两头男女相隔,就是一对痴恋了。所以,“墙”是个很暧昧的东西。来看杏花和墙的搭钩。

图片
 
    最早的出处,可能是宋代的话本
《西山一窟鬼》。其中形容女子有“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个话本说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恋爱情事。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还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到了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到了近代,“红杏出墙”的用法就固定了下来。鸳鸯蝴蝶派刘若云,还写了名作《红杏出墙记》

图片
 
 既然把玉面含羞的杏花,和代表男女相隔的墙挂靠一起,还总喜欢让杏花小姐在墙头顾盼生姿,“红杏出墙”的引申和联想就变得自然而然了。不单是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也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妻子有外遇。

好端端的一个词,就这样被“糟蹋”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