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通广大的葛根汤江湖医侠

 思考的蚂蚁qq 2016-05-01

神通广大的葛根汤

 

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村卫生所   徐汝奇 

 

经方医学模式具有规范化的特点,思维简洁,应用简便,值得推广。我万分崇拜医圣张仲景,学习经方,尤善用葛根汤,葛根汤及其类方、合方的使用占每日处方量三分之一强。兹此介绍经验如下:

1、方药组成

葛根60-90-120-300克,麻黄5-10-15-30克,桂枝或肉桂10-15-30克,赤芍15-30-60-90克,甘草10-15克,生姜15-30-60克,大枣15-30克。

2、用法:北京东华原煎药机足水煎取,煎煮时间约30-60分钟,自动分装,每包200毫升,日三服,用于急危重症时可超大剂量使用,可小量多次频服。

3、功能主治

表里双解,通阳化气,养阴生津,活血通络,缓急止痛,补虚和中

4、适应病证

太阳病经证、腑证,太阳阳明合病,涵盖着感冒、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脑动脉硬化及脑梗塞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视网膜阻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神经性耳聋和眩晕、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迟发性运动障碍、输尿管结石、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颈椎腰椎退行变、不孕症、闭经等,侧重于表里同病或者实多虚少的各科疾病。

5、应用指征:

遵从六经病“病、脉、证、治”辨证论治原则,本方证辨证属于太阳病或太阳阳明病,有以下特点:

1)症候:头痛、发热、颈项强、肩胛痛、腰背痛、头晕、头昏、关节痹痛麻木、手足冷、易疲劳、耳鸣、耳聋、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力欠清、鼻塞、流涕、腹泻、肥胖、或者检查有末梢神经循环不良、血压异常、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等 ,或病证特征吻合太阳经、阳明经循行路线的所有病变,具备其中之一项或数项者;

2)脉象:双寸脉独见浮或弦,或左、右寸部单侧浮或弦者,或左右寸、关、尺三部六位脉象呈现阶梯状即从寸、关、尺依次出现从高到底或由强到弱的脉象特征者。

综合(1)、(2)分析,病机符合上下不通、左右不利,气机升降失调,血气上逆或下降,太过或不及,阴阳失调甚至阴阳厥逆,阳盛阴虚,病症不分科属,均为本葛根汤的应用范畴。

6、处方来源

本方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方组成及用法: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涉及应用的条文有三条: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按当代考古所得,汉代一两约等于现代15.625克,即原方剂量近似值为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  生姜45克、甘草30克、芍药30克 、大枣十二枚 ,自唐·孙思邈开始、尤其明·李时珍以“古之一两,今取一钱可也”而倡导一钱约为3克,被现今国家药典与中医教育本科教材采用,葛根汤的主治范围相对较窄,应用甚至仅仅限于外感病中具备颈项强痛者。

7、方证主治分析

(1)  君药葛根的药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 葛根, 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据原文分析,可获许多启发:

味甘平:甘平之味近于食品,无怪乎现代把它当保健品开发;

主消渴:提示可润燥生津除烦,消渴之证,多饮易饥,饮不止渴,与现代高血糖者表现类似。

身大热:提示可退烧,可解表散热;呕吐,由胃气不和所致,止呕吐,可和胃,提示可

畅气机;

诸痹:风寒湿杂而为痹,痹则不通,治诸痹,提示可通络,可调畅经脉血气;

起阴气:提示可升发阳气,和阳助阴;

解诸毒:凡毒皆可解,毒之义甚广,药毒、食毒、内毒、外毒等等,凡毒皆可解,后世认为尤可解酒毒;代谢综合症形成的机理主要在于食毒蕴积,故葛根必用。

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葛谷,葛根的果实,止泄泻,年代越久远的越好,也许葛谷不易找到,故张仲景治下利也只用葛根。

葛根在现代有两类,一为干葛,一为粉葛,用途相混,距张仲景时代真伪难分,但本方证强调只用干葛,粉葛堪当食用佳品。

现代分析葛根的化学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葛根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缺氧和抗氧化作用,对多种脏器细胞有保护作用;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有解痉、解热及降低血糖作用;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2 )  臣药麻黄的药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 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山谷

现代认定麻黄的主要功用主要有四:1、发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肿,4、散阴疽、消症结。麻黄药效剧烈,从古至今均认为“麻黄、细辛不过钱”,害怕麻黄的毒副作用。其实细辛的毒性反应,只限于散剂中, 水煎剂中小剂量、甚至超大剂量使用并不明显。这种惯性思维,认定麻黄是发散风寒药,而仅仅用于辛温发汗与宣肺平喘。实际上,麻黄的宣痹通络作用非常强,且呈双向调节,兴奋与抑制的作用与剂量相关,少量的麻黄宣发,大剂量的麻黄降逆,试作分析:

味苦温无毒:味苦降逆、温性发散,提示麻黄的功效有双向性,可升散、可降逆。现代认为麻黄有一定毒性,将麻黄生物碱成分提纯使用,与中医辨证应用已大相径庭。

中风伤寒头痛:中风是六经病皆有的外证表现,本条指太阳中风,如现代语言所谓伤风受寒,故太阳病中风伤寒必头痛,提示麻黄是风寒引致头痛的特效药。

温疟:《金匮要略》记载:“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指不寒反热,骨节疼痛,时呕,是温疟的主证,提示麻黄可散热、且解一身骨节疼痛。

发表出汗:提示麻黄的发表、解表作用,且一定引致出汗。通过发汗来祛风解表的汗法是中医最重要的治则之一。后世温病学派惧怕麻黄之力,发汗改取荆芥、防风,疗效已是大为逊色。汗为水之上源,后世医家从麻黄发表出汗的功效,宣发肺气以利水消肿,疗效非常药可比。

去邪热气:麻黄性味苦温,去邪热气,以温散热,是从《黄帝内经》倡导“火郁发之”的从治之法,提示去邪热气,也是麻黄的重要药证。

止欬逆上气:提示麻黄的止咳、平喘作用。

除寒热:寒热提示病位在表,除寒热,即提示麻黄是表证要药。

破癥坚积聚:癥坚积聚必因阳郁寒闭、气血瘀滞、饮积痰凝而生,本药证提示麻黄可通血脉、破瘀滞,化痰饮,散结聚。此功效后世医家鲜有发挥。

现代分析麻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麻黄碱的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直接兴奋α,β-受体而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非常强。

药理实验证明,麻黄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也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麻黄的水或乙醇提取物有抗过敏及免疫作用、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并且从药物动力学角度证明,由于伪麻黄碱与麻黄碱成分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临床上麻黄与氨茶碱不应同时使用。

(3) 佐使药

将葛根汤方继续拆分,撇开君药葛根、臣药麻黄,剩下的佐使之药是一个完整的桂枝汤。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桂枝汤的应用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称作桂枝法,桂枝法是六经病辨证论治体系中的第一大法,《伤寒杂病论》载方314首,从桂枝汤化裁变化出的桂枝汤类方就达19个,主要分布在太阳病与太阴病的条文中,而含桂枝的方剂占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广泛用于六经病及杂病的主治配伍,可见桂枝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      

桂枝汤的功效,可以概括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补益脾胃,以桂枝的辛甘热助阳,芍药的酸苦寒助阴,再以生姜的发散,配以甘草、大枣的甘甜,辛散、甘补、酸收合用,从“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理,组成一个既能解肌发汗,又可调和营卫气血,健脾和胃的阴阳调和之方,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与滋补强壮作用,对太阳病之表虚、太阴病之里虚的特点,从虚实予以化裁合方使用,疗效确切。而现代,桂枝汤广泛用于内、妇、外、儿多科及多系统疾病,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瘙痒症、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小儿多动症、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冻疮、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妇女妊娠恶阻、经前产后诸症等多种病证。

所以,葛根汤组方非常严谨,以葛根、芍药之寒,麻黄、桂枝之温,寒温共济,再辅以健脾和胃之生姜、甘草、大枣,君臣佐使的配伍,完全符合《汉书·艺文志》规定的经方原则:“本草木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应,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充分体现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处方特色。

10、应用例举

1)偏头痛   XX      41   塘洲镇曾家村

2011/6/17初诊:脉右寸浮稍弦、关细弦、尺沉细微弦,左寸弦细偏紧、关沉细微弦、尺沉细弦,舌淡青,苔薄白。诉:左偏头痛,掣痛,欲吐,胃脘隐隐不适。

葛根60麻黄15桂枝30白芍60生姜30大枣15甘草10附片15    五剂   日三服

2011/7/22复诊诉:服药后头痛当即减轻。

按:患者经TCD检查有脑供血不足。脉象从寸、关、尺三部依次表现为由强到弱的阶梯状特征,符合太阳病葛根汤证。左寸脉弦细偏紧,提示头痛,阳虚寒凝,气机不利;欲吐、胃脘隐隐不适,乃太阴病中阳不振之象。葛根汤功效通阳化气、活血通络、缓急止痛,附片辛热,温中散寒,故取葛根汤加附片。

2)感冒发热   XX      46    湖北武汉

2011/4/29诊: 患者诉头痛、发热、颈项不适、全身酸困极难受,病已数日,服西药不效。量体温39.2°。直取葛根汤原方:

葛根60麻黄10桂枝15赤芍15生姜30大枣15甘草10  一剂,煎取药汁400毫升(两包)。

按:患者是一位来我处学习的中医教授,对中医信心不足。晚上九点才到,诉已感冒数日,坚持要服其带来的进口抗生素,我夫妻力劝促其服药一包,次日早晨醒来,说半夜汗出即热解,现全身舒畅无比,连称葛根汤神奇。

3)慢性尿路感染     胡XX    49   泰和县南溪乡

2011/7/15诊:右寸浮弦稍滑、关弦细、尺沉细弦,左寸细弦、关沉细弦、尺沉细微弦,舌淡红,苔薄白。诉:经常尿路感染,尿急尿频尿痛,头晕头痛,腰酸困,四肢乏力,大便软,月经尚正常。

葛根60麻黄10桂枝10赤芍15生姜15大枣30甘草10猪苓15滑石15泽泻10茯苓15阿胶10      七剂   

按:慢性尿路感染在育龄妇女尤其老年妇女多见,气虚、肾虚、膀胱湿热等思路治疗,取效不易。本案从六经病、脉、证分析,辨为太阳与少阴合病。故取太阳病主方葛根汤通阳化气、补虚和中,与少阴病水热互结小便不利的主之治方——猪苓汤合方使用,标本兼治,效若桴鼓。

 

  4)腰椎病    XX   36    沙村圩镇   

2011/6/29初诊:脉右寸上浮弦滑、寸下弦稍沉、关弦滑、尺弦偏紧,左寸细弦稍滑、关弦滑、尺弦偏紧,舌淡红,苔薄黄,咽喉红。诉:腰疼剧,牵涉至右腿偶有痹痛。月经多提前,约一周干净,无明显痛经。泰和县红十字会医院2011.6.29CT检查示1.L3/4间盘膨出  2.L4/5间盘见中央型突出(偏右)  3.腰椎退变。

葛根60麻黄10桂枝30赤芍15白芍15干姜15大枣15甘草10白术15茯苓15怀牛膝30金毛犬60杜仲20威灵仙60    十剂   日三服

 2011/7/14 复诊诉:腰疼明显减轻,时有时无。要求巩固治疗,继用原方,七剂。

按:腰椎病无论何种类型,病机皆因少阴肾经本虚,骨节劳损,复加外感风湿、或脾虚生湿,湿气下流,困于腰,年淹日久,寒湿、痰湿缠绵,督脉不通,遂成腰痹。以西医手术或中药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病情多有反复。从六经病、脉、证论治,腰痹属于《金匮要略》中所谓“肾着之病”范畴,与太阳、太阴、少阴合病相关。本案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取太阳病主方葛根汤合太阴病主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表里同治,加上“四味腰痛丸”即怀牛膝、金毛犬、杜仲、威灵仙四味的特效专治,疗效自在帷幄之中。

“四味腰痛丸” 是我拟定的一个专治腰肌劳损、腰椎病的经验方,由怀牛膝、金毛犬、杜仲、威灵仙四味药组成 ,其中怀牛膝补肾利水,金毛犬壮骨健腰、杜仲补肾强筋,威灵仙化瘀通痹,药证之效直接作用于腰部,药效专治。如果腰部疼痛放射至腿部,坐骨神经痛或小腿抽筋,腓肠肌痉挛,则合芍药甘草汤,名“六味舒筋丸”。

5)糖尿病   XX       62    吉安市

2011/4/23初诊:脉右寸浮弦细、关细弦、尺沉细弦稍紧,左寸细弦、关沉细弦、尺沉细微弦,舌淡偏胖,苔薄白。诉:头晕头昏,咽喉不适,左偏头掣痛,眼睛视力朦胧,大小便如常。检查血糖偏高。正服西药降糖药。

葛根120麻黄10桂枝15赤芍15生姜15大枣15甘草10黄芩15黄连30大黄10附片10细辛10草决明15        十剂   日三服

2011/5/1二诊:自测血糖早餐前6.20,餐后8.0, 脉象:右寸浮细弦稍滑、关细弦滑、尺沉细弦稍紧;左寸浮细弦、关弦滑稍硬、尺细弦滑,舌淡青、偏胖,苔薄黄,舌下络脉稍粗。诉:疼痛,视力好转。咽喉不适,饥饿感。嘱停降糖药。

葛根120黄芩15黄连30甘草10大黄15附片10细辛10知母15竹叶10石膏20麦冬10党参10花粉15陈皮15      十剂     日三服

2011/5/20三诊:脉右寸浮弦稍滑、关沉细弦、尺沉细弦稍紧,左寸沉细弦、关弦实、尺沉细弦,舌红偏胖,苔薄黄。舌下络脉青紫粗壮。血糖:早餐前5.8。诉:头晕,呃逆,头重足轻,手臂、下肢痹痛。头部左侧痛感。

葛根120麻黄10桂枝15赤芍15生姜15大枣15甘草10黄芩15黄连30大黄10附片10细辛10草决明15怀牛膝10川芎10        十剂    日三服

2011/6/1四诊:脉右寸浮细弦稍滑、关沉细弦、尺沉细微弦,左寸沉细弦、关弦稍滑、尺沉细稍弦,舌淡青,苔薄黄,偏胖。诉:血糖稳定正常。偶有头痛,稍有口渴,不喜饮。

葛根120麻黄6桂枝15赤芍15生姜15大枣15甘草10黄芩15黄连30大黄10附片10细辛10草决明30怀牛膝10川芎10泽泻10白术15        十剂   日三服

2011/7/5 陪随丈夫来诊,告诉已停西药两个月、停中药一个月,血糖正常,现无任何不适。

按:糖尿病在西医认为是个不能逆转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但我从纯中医药治疗,却屡屡见效,认为糖尿病的病程从六经病辨证论治,其提纲挈领的优势不可替代。糖尿病初始于太阳阳明病,以阳明经证、腑证多见,表现为肺热胃火的机能亢奋之象;继而发展为厥阴病,寒热错杂,气机不利,表现为脏腑器官功能受损;厥阴病阶段失治,则进入少阴病,则阴盛阳微,水火不济,为糖尿病终末期,脏器已损,机能衰竭,并发症层出不穷,是生命垂危阶段。故糖尿病之治,若能阻断于太阳阳明,则事半功倍;即便病已经转入厥阴,治之得当,尤可逆转。但在少阴,沉疴难起,但治有重剂,亦是苟喘延年,半死半生。所以,糖尿病的治疗,重在六经病提纲挈领的辨证,从太阳阳明病阶段予以截断逆转法的治疗,是疾病向愈或恶化的关键。如本案例示,辨证为太阳阳明厥阴合病,将主治太阳阳明的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与主治厥阴的大黄附子汤,三方合用,及早予以截断逆转,疗效证明方法有效。

6)脑梗塞   XX      56    灌溪绿竹

2011/6/1初诊:脉右寸浮弦滑过寸、关细弦滑、尺沉细涩稍弦,左寸浮弦滑过寸、关细弦滑、尺沉细弦滑,舌淡紫,苔白腻水滑,舌下络脉稍紫。血压130/65mmHg。家属诉:平时有高血压史,前日突然间头昏,感觉头重足轻,当日下午语言不利,右半身偏瘫麻痹,及时去泰和县XX医院检查,CT提示:脑梗塞。现正住院。由别人介绍,要求中药治疗。

葛根300麻黄30桂枝30赤芍60生姜30大枣15甘草10怀牛膝60三七10益母草30 石菖蒲15  三剂     日三剂  

2011/6/4二诊:脉右寸浮弦紧过寸、关弦滑稍紧、尺沉弦紧,左寸浮弦滑过寸、关弦、尺沉弦滑,舌红略紫,苔黄白腻。诉:服药后不由自主想笑,现语言流利,手臂活动自如,但右腿感觉不仁,偶有抽筋。已出院。嘴角稍有向左歪斜。喷嚏多。、

葛根300麻黄30桂枝30赤芍60生姜30大枣15甘草10怀牛膝60制南星15益母草30 石菖蒲15黄连15地龙30       五剂     日三服 

2011/6/10三诊:脉右寸浮弦短过寸、关弦软、尺细弦,左寸浮弦、关细弦、尺沉细弦,舌红稍青,苔白腻。诉右半身乏力,语言稍吃力,嘴角微斜。出汗重。血压150/75mmHg.

葛根300麻黄30桂枝30赤芍30白芍30生姜15大枣15甘草10川芎15怀牛膝60石菖蒲30附片10地龙30钩藤30黄芪50           五剂  日三服

     2011/6/18四诊:脉右寸浮弦短滑过寸、关弦短滑、尺细弦短滑,左寸浮弦短滑向内斜,关细弦短滑、尺细弦,舌淡红,苔薄白。诉:右半身乏力,睡眠差,余症不显。

葛根300麻黄10桂枝15赤芍30干姜10大枣15甘草10怀牛膝60菊花30地龙15牡蛎30细辛10防风10茯苓30党参15当归30川芎10黄芩15明矾 五剂   日三服

2011/6/25五诊:脉右寸浮弦短滑过寸、关弦短滑、尺沉细弦,左寸浮弦短滑过寸、关弦稍滑、尺沉细弦,舌淡红,苔薄黄。出汗明显。血压148/70mmHg.诉:感觉全身乏力,偶喷嚏。无余症。

葛根300麻黄10桂枝30赤芍60生姜15大枣15甘草10怀牛膝60川芎10黄连10石菖蒲10附片15山茱萸60龙骨30牡蛎30      五剂   日三服

     2011/7/5  六诊: 血压145/80mmHg 。右寸浮弦过寸、关弦、尺沉稍弦,左寸缓稍弦、关弦偏紧、尺沉细,舌淡苔白水滑。诉:偶有发笑,喷嚏多。

葛根300麻黄10桂枝30赤芍60生姜15大枣15甘草10怀牛膝60川芎10黄连10石菖蒲10附片10威灵仙30黄芪60地龙30      五剂  日三服

     2011/7/12 七诊: 血压155/80mmHg 右寸浮弦稍硬过寸,关弦细稍紧、尺沉弦,左寸浮弦短滑、关弦稍紧、尺沉细涩微弦。舌淡红,苔薄白、根黄腻。诉:偶有右半身麻木。无明显不适。处以侯氏黑散加制南星,巩固治疗。

菊花40桂枝15细辛10干姜10防风15党参15桔梗10牡蛎30当归15白术15茯苓30川芎10黄芩10明矾10怀牛膝60制南星15   七剂  日三服

     按: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一般咎于“内风”所致,故名“类中风”。从六经病辨证原则,即从“病、脉、证、治”诊疗模式论治,头部病变多与太阳、阳明两经相关。推求脑梗塞的病机,首先在于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粘稠、血管脆弱,是内因;次则遭受风寒,血管被动收缩,是外因。血液得热则行,烦劳则张,血管破裂即是脑溢血;得寒则凝,血脉阻塞即是脑梗塞。故“中风”之证,内外因素缺一不可,所以古人有“外风引动内风”的见解,治疗强调表里同解、攻补兼施,如大、小续命汤之类。而自明代张景岳、赵献可发明“类中风”,以肾水亏虚、肝阳上亢论治以来,现代医家皆宗其说,治疗不外乎镇肝熄风、活血化瘀,并且忌麻黄为虎豹。本案例的脉证符合六经病辨证之太阳阳明病、厥阴病合病的诊断,采用太阳阳明病主方葛根汤,超大剂量的葛根与麻黄配伍,以发散表里风邪,合厥阴病主方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寒热并用,釜底抽薪,少量频服,甚至鼻伺灌服,迅速起到清上与泄下并举、既可以消除脑水肿,又可以扩张脑血管、防止炎性感染,提前预防因脑梗塞导致的机能减退,起到立竿见影的急救效果。

经多例验证,本方疗效非常法可比。如我的河南郑州学生李闯治其母,已昏迷不醒,采用鼻伺灌服,一天即恢复意识,不到一月即愈,并无明显后遗症。还有另一学生广东梅州池少明,其表妹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人事不省,高热不退,已经九天,问处方于我,指导其应用本方,数日即效。

 

 

                                                     

完稿2011/7/24于泰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