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纱薄如空:直裾素纱襌衣

 掌染草2012 2016-05-02



直 裾 素 纱 襌 衣

西汉织绣,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湖南省博物馆藏


衣长132cm,通袖长181.5cm,重49克(湖南省博官网)。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


轻 纱 薄 如 空


这件素纱襌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几克,就是几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




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据说当年湖南省博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襌衣,开始时重量超过了80克,后用特殊方法控制蚕宝宝个头,使其吐丝更细更轻,才终于织成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但前后耗费了13年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轻的衣服,是怎么穿的?


直裾素纱襌衣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按史书记载或常识推理,应该是套在色彩艳丽的丝绵袍外,给丝绵袍上华丽的花纹增加几分层次感,还有一种欲露又掩的朦胧之美。




但是,印花敷彩丝绵袍较为肥大,想要把素纱襌衣套在上面,在操作上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也有人认为,素纱襌衣更适合作为内衣穿着,是一种性感内衣。


离 奇 的 被 盗 经 历


素纱襌衣出土时共2件,一件48克,一件49克,于1983年被盗,48克的那件在追缴过程中被毁,49克这件也有所损伤。




1983年秋天,湖南省博物馆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窃事件,共有6个展柜被砸,包括素纱襌衣在内的38件珍贵文物被盗。


此案引起了国家公安部高度重视,为防止文物被走私出境,公安部门向全国海关发放了这批文物的照片,专案组也进驻省博物馆。




正当警方展开侦查之际,这批被盗文物竟然又“飞”回来了。破案人员分别在长沙烈士陵园与省博交界的墙角和匿名的邮局包裹中发现了31件被盗文物。


后经调查发现,作案者是一个17岁的少年。当儿子拿着偷来的文物回到家里时,护犊心切的母亲不仅没让儿子去自首,反而慌张地将4件文物烧毁,3件冲进了下水道。清醒之后,才想到要将剩下的31件文物归还。


(注:少年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母亲因包庇罪和损毁文物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震 撼 世 人 的 马 王 堆


马王堆汉墓群共有三座,分别葬的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其夫人和儿子。素纱襌衣出土于马王堆一号墓,即利苍的妻子辛追(前236年-前186年)之墓。这件纱衣便应属于辛追之物。




马王堆一号墓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


考古人员打开内棺材盖,看见棺内沉睡着一具十分新鲜的女尸,虽说隔世2100多年,但利苍夫人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1号墓出土的T型帛画


除了女尸、素纱襌衣等惊人发现,马王堆墓还出土了包括中国迄今所能见到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在内的3000余件随葬品,包括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珍贵文物。


墓葬出土文物所存放的湖南省博物馆于2012年闭馆,改扩建工程于2015年上半年主体封顶,开馆时间暂不可知。



往 期 珍 品 介 绍


千年不锈之谜:越王勾践剑

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

江永女书:这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声音

看一把古琴如何身价过亿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