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见:如何让自己走出生活中的怪圈?

 mrsh 2016-05-02

如果一个人真正敏感而且有正确的理由,感到要关切世界的邪恶,那么他自然要在这些东西最先显现并最接近根源的地方,来寻找对它们的纠正,他将要发现,这个地方就是他自己的存在,这个纠正的任务将耗尽他整整一生的时光。

孔见: 走出生活的怪圈
文 / 孔见
音频 / 凤凰FM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7:35 走出生活的怪圈 来自凤凰读书计划


生活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生活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是不好直接回答的,它的答案本身也还是一个问题:我们以什么去生活?
 
你以什么去生活,你就生活在什么地方。生活是辽阔的、不确定的,它具有很多种可能性,人生活在哪处地方、哪一种可能性中,预先并没有一个定准。这取决于他浩茫的心事最终着落何处,取决于他从胸臆间伸出的那只手要抓住什么东西。当人的心迷惘之中被某种事物所吸引,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它,把它当成自己的命根子时,其他事物就从他的生活中退隐出去,成为若有若无的背景,生活的空间也骤然缩小,他本身也就被局促在他所着意投入的地方。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肺腑之言,画家们会说绘画就是我生命的全部,而音乐家则宣称音乐是我生活意义的所在,他们各自生活在色彩和声音中。


当人们找不到自己所钟情的事物、寄托灵魂的地方又不能罢休,却又不知何处寻觅时,他们的内心便有一种怅惘和漂泊感,他们会说他们迷失了自我。

所谓心的着落,其实也可以表述为心的意向。一般认为,人的心灵总是持有某种意向的,茫然无主的状况也是意向一种特殊情态。胡塞尔的现象学便是这么认为。人的心总是不能自持,必须指向某一种事物、抓住某一种现象,才不至于落入昏沉与暗昧之中。胡塞尔是反对先入为主的独断论的,但他对意向的这种预设其实就是一种独断。被这种独断论劫持的不仅胡塞尔一人,这种独断是那样深入人心,以至于今天如果我们进行社会学调查,统计的概率也会充分证明它的正确。那种心里没着没落的情形像悬崖边上的空谷那样让人恐惧,谁都不敢在那里停留。


人给予生活以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生活给予人的内容。当人执持某种观念或者情欲去生活时,他就被这种观念或情欲所劫持,成为人质,他生活的意义和范围也就被这些观念或情欲圈定了。他的意向着落的地方,就是他生活盘桓的所在,他放牧自己的地方,除非他不再坚持这种意向,但是换一种坚持不过是重新给自己画一个圈圈,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当人的心灵指向某种事物,并被获取事物的欲望所掌握的时候,他的自主性已经被剥夺了。这种剥夺是那样深入人心,以至于自我被偷换了都浑然不觉,还以为自己还是原本的自己。其实那种指向某种事物的意欲已经取得了支配的地位,使他不能自己,成为被强制的对象。因此,上述问题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加以提问:人的自我是什么?


我们通常都认为有一个自我,作为生活的主体,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因此我们都以我自称。然而,真的有一个我的实体吗?如果有的话,这个实体是谁?他由何而来?是本来就有,还是我们半路认领来的?这仍然是需要探问的。
 
萨特道出了生存的逻辑,这种逻辑像怪圈一样缠绕:你选择什么,你就是并且只是什么,什么就是你自我的本质;你不选择什么,你就什么也不是;你赋予了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你得到的只是你支付出去的。早在五千年前,悉达多王子就已经说出这样的道理:我们自身由我们的思想塑造,我们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心灵纯净,安住于自身时,自在的怡悦才会降临。心灵不纯净的时候,里头翻腾的念头与情绪会伸展出去,缠住某种现象以自淫。如果意欲与情绪积累在人的心里就会产生压抑,成为一种具有破坏力的负面能量。


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执着”,包含有执取和舍弃两个方面。“人的存在什么都不是,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萨特的这种说法可以换一个版本:人的存在原本不是什么,但你一旦执着于什么,并投入其中,你就成了什么,你就被那个什么固定下来,那个什么就成了你的自我。

生活是一个诸多缘起汇合的过程,各种现象纷繁沓至,人是完全可以顺应它们而不沾染上什么的,但实际上他的精神缺乏自持力,克制、化解不了自己的欲望,他的心稍不留神就牵挂住某个东西,于是,胸臆间就伸出一只粗壮的手来死死抓住个什么东西不放。他不知道,在他抓住一件东西的同时也被这件东西抓住了,在得到一种东西的同时也被这种东西所得到了。一旦被某种东西抓住,他就无法脱身,只能绕着这个东西一圈圈地转,就像驴子拉着碾盘。


当人的心执着于什么东西,或者说滞留在什么地方时,他的神经就在这个地方兴奋,他的情感就在这个地方激荡,他的血液就向这个地方汇涌,他的能量就朝这个地方聚集,在这个地方打出一个死结来,而这个死结就成为他存在的核心、他的自我、他安身立命的所在。人生活在世界之中,与各种各样的事物相对待,当人把自身规定起来之后,他与世界的对待关系就会凝固,转不起来,智慧的灵动便渐渐丧失了。由此可见,和所有为心灵执着的东西一样,自我是心灵的障碍物,是一个最难挪动的立场与视角。

就身体而言,人们通常把身体等同于自我,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逐浪者们,更是拒绝一切超越于身体之外的可能性。


对于他们,身体的确成了存在的全部,他们的生活也将验证他们的理念。由于对身体的执迷太深,身体因此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堵塞了心灵通达天空的道路,堵死了心灵的所有出口,他们无法进行精神的飞翔。他们的生活可想而知:听从肉体内部欲望的召唤,放浪形骸并掏空它的收藏。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自由的表达,却不知这其实是心甘情愿去接受肉体的奴役,让肉体把自己的精神囚禁起来。

人的“本质选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不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萨特高估了人在自我选择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际上,选择很多时候是被动的、不自觉的,是一种迷误。所谓执着,是指人的感知意识被某些现象或观念所吸引,从而产生情志的痴迷或观念的认同,将身家性命投入并浸淫其中,从而受这些情志和观念及其对应物的支配和颠扑,失去了自身的自在和本性的澄明,陷入暗昧、虚妄、偏狭和被动之中。


在佛学中,可为人所执着的,是由色、声、香、味、触、法等构成的变幻迷离的现象界。人伸张出去的则是他的意志,就像章鱼长长的触须,总是纠缠某些感觉与观念不放。

生命与置身其中的世界的存在,是一个无可言说的圆满整体,用道家的话说是一个混沌,一个没有分别的无极。它通过色、声、香、味、触、法等变现出来的现象,只是某一侧面的信息,是荡漾在表面的漂浮物。如果人执着于某一种现象,或是关于这种现象的观念,以为它是真实的存在,甚至是存在的全部,这种现象和观念就遮蔽了他的视界,从而也就遮蔽了存在的本来面目,甚至使人达到对其他现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地步。在观念的布控之下,你认为什么,你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抓住什么,你自己就成了什么,什么就是你的主体、你的自我,你的性命也就安立在这个东西之上。


这样,你只是你所认同和执持的东西,除此之外,你什么都不是。那些投身于艺术的艺术家,他生命的存在完全都在艺术里面了。那些终日为金钱奔波的人,面对股市的暴跌狂泻便支持不住,禁不住要大喊:那是我的命根子啊!那些陷入水深火热的恋情中的青春人儿,甚至无法接受对象另有所爱的事实,纵身跳下悬崖。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因为他们都把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当成生命存在的本体或存在的全部。

这世间的一切现象,其实都是意识中的现象,都是在人的感知中显现出来,属于一种意识的形态。没有意识,就不可能有世间以及世间千差万别的现象。意识在根本之处是人的觉性,它不是所觉知的某种现象,正因为它不是某种现象,所有才能够去显现,并做出抉择。


作为一切现象的基础,人的觉性在现象学中具有不可还原的性质,它不能归结为一个自我,因为它并非一个实体。只有当这种觉性附着于某种现象之上时,自我才产生出来。当觉性把身体认取为其根本并且委附于它时,肉体就成为人的自我;当人的觉性偏执于金钱财富之上时,财富也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总之,作为一种现象的自我,是人在半路上认领得来的,按照佛教的说法,他也可以不认。

当人认来一个自我将心性圈起来时,他也就同时把世界给圈了起来。

选自孔见《赤贫的精神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