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关注“四术”

 智夫勤 2016-05-02

商汤王的脸盆上刻着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身处的是不断发展的社会,这些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一个“新”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教育生态不断改变,各自先进理念如雨后春笋,如果一味井底观天,必定跟不上教育变化的步伐。教师要想“日日新”,就得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要从“学术”、“技术”、“艺术”、“心术”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学术”意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从我们的自身实际来看,不妨将其理解为知识水平、经验积累等。于教师而言,胜任这一工作,首要的就是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成为别人的老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作为基础,然后还得兼顾端正的品行;在韩愈看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也好,“解惑”也罢,同样要以足够的知识积累作为前提。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呼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如今,即使我们拥有“一桶水”,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了,唯有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的趋势。

提升自我的“学术”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不断学习。《礼记·学记》里有这样一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要求学生学这个学那个,其实我们自己也同样是以“学习者”的身份立于世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心中有书”,既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书本是“无声的老师”,尤其是一些代表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书,必须是我们床头的必备品。这样的书里有的是智慧、理念,当这些智慧和理念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时,自然能够得心应手的行走在教育沃野上;一方面,我们需要“眼中有人”,即多关注他人身上的长处,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这里“人”可以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也可以是那么“名师”,还可以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某个网友、某个坛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与“改”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专业成长的过程。

第二,坚持思考。思考,简而言之就是动脑子。教育工作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动脑子的过程,即使我们记住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终究属于“他人”而非“自我”。毕竟,没有哪一种知识或是模式是能够为我们所直接使用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无论是对于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演示、价值观的渗透,都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而怎么契合实际就得依靠思考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于知识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长此以往,就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我们的所追求的“学术”也就更加灵动、更富有生命力了。

其次,要有“技术”意识。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可是我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这一思想观念的指引下,很多人不愿意把“教学”与“技术”画上等号,认为“教学是技术”的观点太落后、太不与时俱进,甚至将“教书匠”这样的称谓看成是一种讽刺和挖苦。

其实,一个老师要想在教育的原野上尽情驰骋,首先需要的就是掌握教育的相应技术,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匠”。在“匠”的词条中,就有“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灵巧,巧妙”这样的解释。可见,作为老师,要想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好走稳,离不开从“匠”到“师”的转变过程。而且,我们说教学首先需要成为一门技术,更在于强调的是教学本来就是一门技能,它应该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我们熟悉的技能中,驾驭课堂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一直处于比较突出的位置。评价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首先看的就是他能否为学生呈现出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思;其次,还要看他能不能真正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里,让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有效。当然,教学技能不单单包含这两个方面,它还应该包含设计的能力、辅导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等。

与教学的技术和技能相对应的一个词就是“教学水平”,而任何“水平”的提高,都得从基本的“技法”练起,需要有一定“技法”形成,再加上足够的训练,并逐渐形成相应的结构和模式。只讲“理念”不顾“技法”,只能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非正常现象,也很容易为现实的教育生活所抛弃,自然谈不上专业发展。

再次,要有“艺术”意识。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我们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就应该追求教育的艺术。如果不这样,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丧失创新的动力,走向机械、走向简单的重复。

以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例,他著名的“三不讲”治学精神,在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学界奇观,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这“三不讲”不就是他教育艺术的体现吗?如果他不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以其“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的名号,肯定也能够使自己的课堂座无虚席,但是正因为其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才能够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尽管我们未必能够成为陈先生那样的大家,但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倘若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艺术创造,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自然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教育的内在漫溯,往学生的心灵深处漫溯,往专业发展的核心处漫溯,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作为老师,我们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学生的眼睛是发光的,也都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更希望开展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参与、真收获。但是这些教育的理想境地不可能无端生成,它们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种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为媒介,在悄无声息中把教育的种子迈进他们的内心,而这就是“艺术”。

为了追求这样的艺术,我们应该要有对于教育发自内心的热情,这样,才愿意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不悲观,尽己所能,突破重围;我们还应该保持一种钻研的劲头,不能轻易被“职业倦怠”打败;更应该拥有不服输的精神,因为教育的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做做好“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准备……总之,我们应该将追求教育的艺术作为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坚持下去,总会出现令我们欣喜的结果。

要有“心术”的意识。教师工作本就是一项良心的事业,我们与学生相处,讲究的也是一个将心比心。正如雅思贝尔斯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我们摆正了教育过程中的心态,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前的教育生态可谓纷繁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颗“静心”,只有心静了,才能更加理性地面对现实,才能于错综复杂见理清教育的脉络,进而坚守本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来;此外,还得有一颗爱心。爱对于教育的作用,不言自明,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精彩的表述了——“没有爱就没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从我们自身的工作经验中也可以感知,为师者心中有爱就愿意对学生付出,就愿意克服一个个困难,和学生一起走向教育的更深处,也更加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将其视为终身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还要有一颗上进心,这是我们在教育这一广袤空间里不断行进的内在动力。有了它,我们的思考才能深入,我们的实践才能契合现状,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关注自我的“心”,还应修炼出一颗真心、一颗诚心、一颗细心、一颗耐心、一颗包容之心,这样才能在面对作为独立生命个体存在的学生时,坦然、淡然、欣然,做到教学相长,并最终实现萧伯纳所说的:“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伴侣。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被誉为“西班牙的萨特”的著名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中有这样一个表述:“教师不仅仅是一名老师或是一种职业,或者说主要是一名讲授学科知识的老师,而且是一门艺术,要用自身的影响力去说服你所照顾的学生,要让你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使其对学习着迷”。可见,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教”,还得着眼于“学”,而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对我们自身而已,树立“学术”“技术”“艺术”“心术”意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成长,更好的提高。 教育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