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保利2016年春拍,我们再次遇到王世襄先生藏'玉堂清玩'款大鬲式炉!

 天宇楼33 2016-05-02



明末清初 鬲式炉连旧配紫檀木座

“玉堂清玩”篆书款

口径22.2厘米 高9.9厘米 

重7460克

估价:RMB 6,500,000-8,500,000

来源:赵沆年(赵李卿)旧藏;王世襄旧藏
展览: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博物馆,2015年

著录:

《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三联书店,2007年,页16、17,图2.4

《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页33,图20

炉传承有序,先后为赵沆年(赵李卿)、王世襄所藏,皆为其铭心之物,精养得法,皮色妙丽。炉体硕大浑厚,实属罕见,为王老旧藏四十具炉中体量、重量之首,非同凡响。



王世襄一生经眼铜炉数量不乏,最终入囊者仅四十余具,皆取舍难当,尽心拣选。十年浩劫,全部被抄,归还时丢失约三分之一,且炉座尽失,唯此鬲炉紫檀座无恙。后王老将去而复还之身外之物整理编辑成册,于2007年正式出版,名《自珍集》。书中收录铜炉三十具,此大鬲炉亦在其列。又知此炉原为赵沆年(赵李卿)先生所藏,1950年初,赵先生选藏炉十具赠与王世襄,并反复叮咛:“各炉乃多年性情所寄,皆铭心之物,幸善护持勿失。”“李卿丈所赐十炉,皆其铭心之作,而对此鬲更视为重器“。由此可见,王老对此大鬲炉更是珍惜备至,堪为心头之物,睹物思人,告慰前辈。
 


炉体硕大浑厚,实属罕见,气韵沉静肃穆,乃文人逸品。宽平口沿起线,凹颈双弦,精准平直,是为细工。扁鼓腹丰腴柔美,缓收出弧底,下承三柱足,足底飞边并露原铜色,光泽熠熠,铜质精纯,入手沉坠。炉身蜡茶皮色,黄中见赤,色泽统一,光润凝腻。内膛素里,打磨光滑平整。炉底“玉堂清玩”篆书款,结体方正,规矩有度,乃与炉身一体失蜡法铸就,铸后又精修而成。旧配明制紫檀木座,不惜工本,乃整块紫檀料整挖而成,与三足严丝合缝。包浆厚润,保存完好,极为不易。


此炉先后于2003年、2010年委托中国嘉德、北京匡时进行拍卖,成交价分别119.9万元、616万元,七年间价格翻涨至五倍多。在2003年中国嘉德上拍的21件王氏藏炉中,此炉为三件百万级炉之一;在2010年北京匡时上拍的20具中,成交价位列第五,为王世襄旧藏宣铜炉、甚或铜炉收藏圈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器。

王世襄(1914.5.25至2009.11.28)号畅安。男,北京人,祖籍福建省福州市。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赵沆年,又名李卿。《自珍集》中多次提及,对王世襄影响颇深。生卒年不详,大约卒于1952年。与夫人庄岱云皆为烈属,曾遭日寇拷打折磨,坚贞不屈,令人敬仰。王世襄父亲的老友,爱好收藏古董,尤其对铜炉情有独钟。王世襄藏炉之好,受其熏陶颇深。


 

《自珍集》原文摘录:

“1950年初,襄自美国参观博物馆归来方数月,李卿丈选藏炉十具见赐,谨以节约旅美奖学金所得为寿。拜领时,叮咛再三:‘各炉乃多年性情所寄,皆铭心之物,幸善护持勿失。’‘文革’劫后,十炉尚存其九,差可告慰于吾丈矣。”


“李卿丈所赐十炉,皆其铭心之作,而对此鬲更视为重器。造型之硕大浑厚,色质之静穆精纯,诚属仅见。紫檀整挖炉座,明制,材美工良,包浆润泽,亦弥足珍贵。玉堂款炉,传世颇多,品格高下,大有差异,定有真伪之别。其真者何人所造,尚待考。邵茗生《宣炉汇释》谓铸者为严分宜。未能提出确证,难置信。予藏炉四十多具,均有檀、梨木座。十年浩劫,全部被炒。发还时炉失约三分之一,炉座竟无存者,惟此鬲明紫檀座无恙,亦云幸亦。”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北京保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