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吃就吃有营养

 悟道然 2016-05-02

误区1:加盐意味着食物中钠含量增加。

真相:钠不是万恶之源。

现在,美国人几乎养成了凡食撒盐的进食习惯,尽管钠的口碑不算太好,但许多人忽略了钠在食物中的关键作用。

好消息:在沸水中加盐,会让蔬菜变得更加营养。

营养专家表示,在沸水中加入盐,可以锁住其中蔬菜的营养元素,从而不流失到水中。这就意味着,四季豆、芦笋等都更加营养。而且,加盐能够加快烹饪过程,让你的蔬菜不会因为烹调过度而营养流失。

误区2:油炸食物脂肪永远过量。

真相:过度油炸可以是健康食物。

说真相之前,先来看看油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食物被扔在热滚滚的油里,食物中的水分慢慢煮沸并被挤出来,并慢慢流入油中。等到水分被炸干,就会自然形成一层保护,让食物吸收最少量的油,同时,一部分油在渗入食物中的过程中形成一层脆脆的皮。

好消息:油炸鲶鱼和玉米饼都是好东西。

油炸食物也可以很健康,只不过要适量,且与蔬菜搭配着来吃。在油的选择上也需慎重,低饱和脂肪是重要标准——比如花生油、黄豆油、菜籽油,这样会让你的油炸食物达到最健康状态。在家里自制,专家建议,油炸鲶鱼或者玉米饼都是美味又相对健康的选择。

误区3:纤维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并不是所有的纤维都有益身体健康。

酸奶本身并不含有纤维,但现在各家品牌都在推出各类粗粮口味的酸奶,甚至其他饮料也在强调自己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为什么会这样?

纤维确实在当下打得火热,食品生产商们甚至开发出不同类型的纤维,添加到各种加工食品中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功能:麦麸能够加快新陈代谢;燕麦能够降低胆固醇;菊粉刺激健康肠道寄生菌。之前有研究认为,所谓的人工纤维和天然纤维,如全麦食品、蔬菜、水果和豆类食品并没有太大差别,对人体一样有益,但现在许多营养学家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好消息:全天然纤维食物让你觉得饱足,不易饥饿。

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人每天所摄入的健康纤维只达到人体所需的一半,加工食物中的纤维并不能算数。因为,大部分加工食品都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因此,摄入高纤维的全天然食物才是王道。

误区4:吃鸡一定要去皮

真相:你可以尽情享受一顿带皮的鸡肉大餐,而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总算可以尽情地享受白肉的美味了,却听说鸡皮最好别吃——要知道,烤鸡最大的乐趣便来自香脆可口的金黄色鸡皮,入口即化的感觉你一定难忘。但是不少大厨、营养专家却会不识时务地站出来扫人兴致:只有去皮的无骨鸡胸肉才能提供健康的蛋白质。研究显示,带皮鸡肉中多余的饱和脂肪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勉强看得出来。大概340克带皮带骨鸡胸肉中含有2.5克饱和脂肪,比一样大小的去皮鸡胸肉不过多出50大卡热量。

好消息:时不时享受带皮鸡肉。

鸡胸肉永远都是纯瘦肉(无论带不带皮),而且鸡皮上55%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单一不饱和脂肪,营养专家表示,这种脂肪可以保护心脏。所以,如果你已经厌倦去皮鸡肉,就放心大胆去吃德州扒鸡之类的,不用去皮那么辛苦,白肉本来就很健康。

误区5:只有红酒对心脏有益

真相:啤酒、白酒或其他酒精饮料都有可能有益健康。

所谓“法国悖论”(美食天堂里永远没胖子)为红酒在健康界的传奇地位无疑做出巨大贡献,研究者们曾深信不疑,正是红酒中的抗氧化剂让沉迷鹅肝和芝士的法国人免受心脏病困扰。

好消息:乙醇能提高健康胆固醇水平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并不是答案。营养专家表示,酒精,即乙醇本身可以提高健康HDL胆固醇水平,这种胆固醇可以防止动脉中血小板的增长,从而防止血块凝结引发的心脏病、中风。换而言之,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只要享用适度,都能防止心脏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