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子光:中西医都在找抗衰老特效方,差别在哪里?

 liuweilib 2016-05-02


Δ  郭子光,首届国医大师,生于四川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康复学科开创者。


近年来也对延缓衰老的单昧中药进行了研究,发现制首乌、鹿茸,山楂、人参、黄精、淫羊藿等,能减轻神经递质的损伤延缓下丘脑“生物”的衰老;人参、山楂、三七,黄芪、自术、麦冬、天冬、黄精、女贞、地黄、茯苓、补骨脂、牛臆等,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黄芪、首乌等则有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只有辨证施养,审证遣方,因人而异,才能更具有针对性。


如何才能延缓衰老?一直是中西方古今学者、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

 

人应该活到的寿数,《左传》称:“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素问》 也有“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 。这与西方学者的认识:人类寿命相当于其性成熟期(14—15岁 )的8— 10倍,或细胞分裂50代时,大约 11O至150岁差不多。然而,实际上能享尽天年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未老先衰而死,而且年岁的个体差异也很大。

 

   抗衰老学说不下几十种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辐射到古代各门学科领域 ,而对养生学的影响最深 。“养生一词 ,首见于《吕氏春秋 ·节丧 》所云:“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往后,历代有专著专篇,早已形成一门以形神精气为基本理论的独立学科。养生学涉及古代预防、保健 、心理 、行为、伦理 礼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 ,始终贯穿着古代的哲学原则与方法论 ,实际上是一个古代多学科群的综合 。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二家为主线 ,在养生学上他们所坚持的多维观察与整体观念是一致的 ,都认为人体生命由生理的机体与精神的活动两部分结台而成。

 

寿夭的原因 ,不是仅仅存在于生理的机体之内,更重要的因素是在精神活动之中,所以都十分强调精神生活的优化与物质生活的超越 , 追求道德至善的理想境界 ,以保持人体内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达到尽终天年的目的。此即《孟子》所谓“夭寿不贰,修身而俟之,所以立命也” 。 朱子解释立命时说,“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之为害”。

 

儒遭二家目标一致 ,但途径不同 ,各有主张。大体儒家主动 ,倾向于精神振作 ,积极进 取为法,故《周 易》乾卦谓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都是提倡积极养生;道家主静, 以消极、无为为特点,故《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倡:“至虚极,守静笃”,《庄子 在宥》中讲得更明白:“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体现其无欲、无知、 无为,“归真返朴”的养生原则。

 

西方学者关于抗衰老的研究,主要还是以机械论、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紧紧注视着人体内部细胞、器官、系统的衰老变化,力图从中找出衰老的原因 ,从而采取抗衰措施。就近现代而言,上世纪40年代以前,大都着重病理形态与生理功能的研究,50年代则以生理功能和生物化研究为主。目前的研究多以圳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重点 ,研究者提出的衰老学说不下数十百种 ,在阐明衰老的物质基础和具体机理方面 ,积累了宝贵经验 。

 

总的来说中西方养生的观点 ,存在系统论与还原论 ,整体相关与局部定位 ,多维视野的综合观察 与单一器官、系统的个别分 析 ,重精神、 气化与雨物质、 形态等不同 。

 

  寿夭是先天还是后天更重要?

 

中医养生学关于人体寿夭衰老的原因的认识,历代著述比较一致,大约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

 

先天禀赋是寿天衰老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有体质学说和命门学说 。

 

体质学说认为,由先天禀赋所形成的体质强弱,决定着人体的寿夭衰老。只有五脏坚固 ,形气协调,血脉和畅,各部器官配合匀称,形体壮实坚健才寿 ,反之则夭 。这如王充《论衡 ·气寿》篇所云 : 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 ,命短则多病寿短”。  

 

命门学说为历代养生家所认同。认为命门为“立命之门”,所以主宰人的寿天生死,在于其中所藏元精、元气和元神。精气神为生命活动的三大物质要素 ,最初集受予父母构精之时,由于三者不断地、有规律地生生化化.便构成人体备部形质器官 ,同时供给所需要的能量,这叫做“先天生后天”。换言之,人体寿夭、生死取决于气之多少,是定了的 ,人们只能在后天调摄保养,尽量避免元气的额外消耗,争取达到极限

 

后天因素对寿天衰老的重要影响,包括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病损伤等。以古养生家十分强调的生活方式而言 ,其内容就很多,包括诸如饮食,起居、工作、劳逸、寒温、嗜好、思想、行为等,台理则寿,不合理则夭,但都是通过对精气神的耗损而施加影响的。

 

西方学者对后天致衰因素也有所关注. 但更重视个别器官、系统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的探索,力图找出形态结构与物质原因提出的学说很多,其主要者有遗传学说、自由基学说、免疫学说自体中毒学说等。

 

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为阉明衰老的本质无疑积累可贵的资料;而其所指是原因还是结果,实际上还不清楚。就以目前时兴的遗传误差论来说 ,认为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内 ,而 DNA具有复制下一代细胞中核糖酸及合成蛋白质的作用 。 因此,母代 DNA的变化可能引起子代细胞功能的变化 。如果每次复制时发生小的误差,反复积累就会导致大的改变 ,甚至发生细胞死亡。于是便使人进入衰老状态,据此,便提出通过修复DNA分子破坏 ,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衰老的见解。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复制时会产生误差?为什么不能全部转化掉?显然,其复制误差是结果,并非原始动因。

 

总之 ,迄今中西方关于衰老的原因与机的研究 ,太体都在各自的模式中运行,尚未见两者结合研究的报告 。比如把命门学说与遗传学说结合起来探索,也许有互补作用 。

 

  养生先养德 抗衰药方因人而异

 

中西在探索延年益寿的方法上,有许多相近相似的主张 ,比如都强调合理的生活方式 适 当的运动 锻炼 良好 的饮食习惯,稳定的思想情绪,卫生的居住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生活,也都积极寻求抗衰老的药物等 。但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指导思想不同,在具体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

 

养生之道,修德为先。这是中国养生学最具特色之点。 孔予《中庸》云 ; 大德必得其寿 ,故仁者寿 。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干金方》专列“养性”篇,说: 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 ,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 西方学者也重视恶劣情绪,如忧虑、恐惧、怯弱、 紧张、 急躁、 激动、贪求,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甚至视之为“催命剂”。

 

顺应自然,人与天调。大自然的最著变化,奠过于阴阳离合引起的春夏秋冬、时交替,太阳升落,月廓盈亏,呈有序性,节律性演变,这种变化,人的力量就改造不了,只有顺应这种变化规律而养生,叫做顺应四 时。所谓四时变化的规律,一是指四时阴阳寒暑更选 ,二是指四时生长收藏规律。各种生物包括人体生理活动 ,也随着季节、昼夜循环变替呈有序性,节律性演变而与自然同步。人体与自然的这种同步变化 ,古称天人相当。顺应四时养生的主旨,就是根据这种同步变化规律,安排起居劳逸,练形调神,进食进补。西方学者也创立了时间生物学,但还没具体用到延缓衰老上来 。

 

抗衰方药,因人而异 。中国古代著名的抗衰防老方药,如八仙长寿丸、还少丹、打老儿丸,加减神仙既济丸、何首乌丸、坎离丸,延寿酒、彭祖延年柏子仁丸等,是作为复方使用的 。


近年来也对延缓衰老的单昧中药进行了研究,发现制首乌、鹿茸,山楂、人参、黄精、淫羊藿等,能减轻神经递质的损伤 延缓下丘脑“生物”的衰老;三七 、首乌 、 人参、附子、蜂乳、巴戟、枸杞、淫羊藿、鹿茸、蛇床子,地黄等,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轴功能、性腺功能有良好影响;黄芪、人参、刺五加、灵芝,仙灵脾,胡桃仁、首乌等 ,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人参箭促进蛋白质、核酸合成,蒯五加,灵芝可提高DNA代谢功能;人参、山楂、三七,黄芪、自术、麦冬、天冬、黄精、女贞、地黄、茯苓、补骨脂、牛臆等,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黄芪、首乌等有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等等

 

这些单昧抗衰中药,实际上都是古代抗衰复方中的组成成分。针对西方学者提出的致衰原因进行研究而已,尚未见实际用于人体抗衰效果的报告。不过 ,中国养生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由于衰老是一个多因素所致,多层次受累的结果 ,抗衰方药只能作为养生延年的一种辅助方法,而且还当辨证施养,这是因为人的禀赋不同,体质各异,还有年龄、季节,地域等差别,只有辨证施养,审证遣方,因人而异,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几乎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抗衰老特效药。

 

西方学者从上世纪使用睾丸提取物,到目前倡用的维生素等,都是企图找出单一的抗衰老特效药 ,结果是疗效皆不肯定。

声明:本文综合《中医文献杂志》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