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坏榜样:于丹和易中天

 豫语乡音 2020-09-28


于丹和易中天不是教师的榜样

于丹、易中天不是老师们学习的标杆榜样。《百家讲堂》节目误导了天下教师,误以为排练好自己的演出就成为好教师了。优秀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而不是自己在演说和写作上作出成就。好的教师是点燃自己,照亮学生。而不是相反,点燃学生,照亮自己。学校应是培养孩子造就人才的地方,学校不应是老师们精彩或乏味的独角表演的舞台。孩子应成为学校的中心,孩子应成为课堂的中心。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练习、展示自己的语言、文字、沟通等基本核心技能的舞台。


语文是一种生活和生产最需要的重要工具。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应当是一种技能训练的过程,是在老师指引下,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这种活动,本应让孩子们充满兴趣。现在,世界上多数后工业化先进国家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在我国的国际学校,也是这样。但是,我国大多数语文课堂,是老师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进行独白。不要说学生的自主地位,基本上是不给孩子们练习技能的机会。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但负责念书,而且负责解书,不但要求孩子们背下课文,而且要求孩子们背下老师解析的全部答案,包括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等等。孩子们没有任何独立阅读、独立理解课文、自己欣赏课文的机会,嘴里肚里填满的都是教师咀嚼了一遍又一遍的馍。

教育的规律是什么?说得刻薄些,这恐怕是连许多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大鸟一圈圈的领着小鸟飞行,大鸡一次次的领着小鸡捉虫。这不就是教育吗?

但是,后来,大鸟大鸡进化了,它们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把小鸟小鸡十几年关在学校里,让它们坐在那儿听飞行课和捉虫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讲得天花乱坠,小鸟小鸡听昏昏欲睡。后来终于有了两个有文采有口才的老师,一个名叫于丹,另一个名叫易中天。小鸟小鸡们听得脸上有了笑容。但飞行呢?捉虫呢?依然不会……。终于毕业了,小鸟小鸡离开学校后,发现还要重新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飞行和捉虫的本领。

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我们搞生产、搞劳动的人看来,是非常奇怪的。

北京语言大学的谢小庆教授多次说过,他听一个澳大利亚的中学物理教师讲,他教了30年物理课。第一个10年,是“教物理”(teaching Physics);第二个10年,是“教探索”(teaching Explore);第三个10年,则是“支持孩子们自己去探索”(support students explorethemselves)。

谢小庆教授其实是在向我揭示,全世界的教育正在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可以描述如下:

  教育 1.0 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

  教育 2.0 时代: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探索。

教育 3.0 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开发。

现代的课堂,不会再是老师滔滔不绝而学生无所事事的地方,而是学生们滔滔不绝、思想火花萌动的地方,在这样的课堂中,于丹和易中天们会坐在那儿指点、引导学生。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俩人的插话、批注、点评和指导,仍会成为央视《百家讲堂》最受欢迎的节目。

(陈宇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