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吴氏太极拳37式里“三体式桩功”的练习

 张孟龙58 2016-05-04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之间,师父他老人家离世,今天已整整两年了!我记得师父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说:“你的师爷王培生先生创编的,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是一个三拳合一的套路,里面有太极、八卦和形意的东西。” 只要学好了三十七式,就可以同时得到三个武术门派的东西。师父在每次指导我们练拳时,也会时常具体的告诉我们;哪个式子里具有八卦的内涵,哪个式子是形意的东西。
       既然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是一个三拳合一的拳式套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了解和练习一些八卦掌与形意拳的知识、技法和基础桩功等,这样才可以有利于提高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习练水平。为了纪念师父,报答师父多年来的教化之恩,在此特将师父生前传授给我的老三体式”桩功,在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里的应用,回忆整理出来,以供弟子及有缘人学习借鉴;
       老三体式桩功:
       此三体式桩功是形意拳较早的一种练法,据师父说:这是当年郭云深老前辈所习练的桩法,在过去是形意门中的不传之秘,他的姿势、要领与目前流行的三体式有诸多不同之处。我以“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之弯弓射虎一式结束,接卸步搬拦捶为一实例,具体姿势与动作:三体式右式由左弓步变为右坐步,右坐步时右脚跟略往里扣,而右胯则向右脚的脚外踝骨上沉落,意想右膝向下与右脚脚大指上下对齐;前边的左脚脚尖点地,左脚跟虚提离开地面,而左膝关节则尽力向前去找左脚脚大指;使双脚呈半丁步,即丁八步之形,两腿力量分为前三后七。头正项直,顶虚提,双目顺左脚尖方向平远视;腰、背、胯 向后撑靠有空胸紧背实腹之感;同时两手臂屈肘环抱,两拳变掌,掌心向下,五指分开,意想手指尖的十宣穴有回钩手心之意。前边的左手高以虎口对准鼻尖,距身体相约一尺左右。同时左手虎口与左脚脚大指上下对齐,使鼻尖、左手虎口、和左脚脚大指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右手略低于左手以大拇指对准左肘少海穴,距身体半尺左右。如果进行原地站桩即可意想两手如拉一条有弹性的绳子,用力要松静自如不可用拙力。(站桩时间根据个人需求,可长可短。)另一种练法就是直接以两拳屈肘环抱,拳心向下,两拳不可捏得过紧,意想手心里握着一个蛐蛐,既不能让他跑了,又不能把它捏死。前面的左拳以食指第二骨节对准鼻尖,后面的右拳以拳眼对准左肘的少海穴,身向后靠,以全身带动两肩臂,以两肩臂带动两拳,使两拳缓慢均匀的向胸前拉收,左拳与前胸相距约十公分,右拳与右肋相距约五公分。两脚重量也随之由前三后七,变为前虚后实。然后再以缓慢均匀的速度将双拳向前推动,以恢复到原来的三体式姿势为至,双拳向前推动时要做到全身无有不动。(方法可以反复练习!)接下来是拳式套路与桩功合一的练习;由三体式姿势变为右坐步,左脚尖翘起有回钩鼻尖之意,两眼向正前方远视,两掌变拳,左拳翻转使拳心向上,右拳拳心向下,以右小臂内关去找左手小臂的内关穴。接下来眼神转向右前方远视,右拳变掌以手追眼神,向右前上方采挒,而左脚则向左后方撤后一步,使右坐步变为右弓步。接着坐左步,做三体式左式;方法与右式相同,唯肢体动作相反;之后继续做右卸步的套路动作,并完成如封似闭、抱虎归山、收势等套路动作。
        此种练法很吃功夫,但是只要坚持练习,功夫就会很快上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