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太极拳是“腰随胯转,还是胯随腰转?” 正确的理解是腰要随胯转动,腰不可脱离胯单独拧转,如果离开胯,腰的主宰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 “转腰”在太极拳动作上的表现是转体,也就是转腰胯。 胯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转动,是立体的转动。前后、上下、左右,可正转、可逆转,根据身体虚实变化的大小、方向而变化。 腰为主宰,平时要松竖,一旦要发力时,就要与胯紧密结合,节节运行,才能蓄好腰弓,发力完成的瞬间要及时松开腰胯,复又保持腰部的松竖状态。 更重要的是,太极拳有内有外。在外就是腰胯,力的进出枢纽就在腰胯,来来往往的劲力集蓄于此,又从这里出发到该去的地方。在内就是丹田,力出发的时间、大小就是用丹田来控制。内外结合起来,对力收放的控制能力的大小就是评价太极功夫高低的标准。 另外,【万本】杨氏太极拳老谱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但是武禹襄版本中将“腰腿间求之”里面的这个“间”字省了,陈微明在写“腰为主宰”时也省去了这个“间”。 腰腿间是哪?胯!这才是杨家老谱真传,一语道破天机。 所以不得机得势,就是因为腰没有与胯结合好。崔毅士一支很讲究“用骨架练拳”,这也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骨头要摞好,不然必支撑不住。 但是初学太极拳时,这些都不是该想和模仿的,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体会,否则必将走进另一个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