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规则之形对意联

 风过竹笑 2016-05-06
url:http://www./ytwb/html/2016-05/06/content_3175106.htm,id:0

本期介绍楹联基本规则中的第六条:形对意联。《联律通则》将其解释为“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楹联家叶子彤先生对此是这样解读的:

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首先,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对举出,互相衬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其次,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即使《声律启蒙》中的“天对地”、“雨对风”,也只是修辞材料的运用,都不能称其为对联。

让我们结合叶先生的阐释,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是否合乎要求:

江堤翠柳随春舞;

野陌红枫伴月眠。

此联对仗工整,意境颇美;但上联写春景,下联写秋景,上下联所描写的景色不在同一画面中,或说不在同一时间或空间中,虽做到了“形对”,但意不联。

再看一例:

图书馆里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

对仗亦合乎要求,但上、下联所写的事件毫不相关。以上两副联,在意义上相“隔”,即上下联的景、意没有关联性。严格地说,不能称之为对联。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上下联用比喻、象征手法,通过写景来阐述道理,那么,上下联分别写春秋两季的情况,就不可视为“隔”,如郑燮题书斋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此联字面写秋树、春花,看似写的是两幅无关的画面,实际上是写艺术创作规律或人生之道。上联主张用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亦可理解为做事“删繁就简”,抓住关键。下联主张创新。由于上下联都运用比喻说明道理,统一于一个主题,所以不能视为是“隔”,相反,这是一副成功之作,兼具形象性和哲理性。

为了更好地比较,再举一例:

出句:友善在心春烂漫;

对句1、诚实为本世和谐。(依新韵)

对句2、繁花遍野色缤纷。

出句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的作用,则对句亦应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写价值观与品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对句1符合要求,对句2则写春天繁花遍野的景象,与出句形对意不联。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写诗作文如此,作联也是如此,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意”———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关于上下联之间的关系,本栏目将在以后的楹联知识介绍中详细阐述。

来源: 烟台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