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讲 《楹联通则》基本规则之六:形对意联

 老榆树_yhgek 2014-08-20

形对意联

《楹联通则》基本规则之六——形对意联

中国楹联学会《楹联通则》第六条: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楹联要做到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连接。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对联文化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即并列的两个事物互相衬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与平仄的对立。但在语意上,上下联必须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这一主题服务

属于广义对联范围的各种巧趣类联语以及短小的巧对,可以视为楹联文体形成前的初级形态,这种形态没有因为楹联的形成而消失,而是与楹联文体并行发展。这种以文字技巧和趣味性为主的对联形态与一般文字游戏一样,意义仅在于自身的趣味性,并不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我们在理解形对意联这一条时,有必要把这类巧对、趣联特别是无情对,与一般的对联文体作出明确的区分。

有些些字面上看似不关联的古联,其实在宏观上或内在逻辑上都是相关联的,所以这种关联也存在表面的关联和内在的关联两种形式。

上下联意义关联的最紧密形式,就是上下联语意极其连贯,差不多就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的所谓流水对

联语示例

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下联重复表现主题。

2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下联并列表现主题。

3    自古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上下联正反表现主题。

4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铺垫,下联点题。

5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

门外湖光十里碧;

座中山色四围青。

   ——此联上联写水,下联写山。同为自然景物,主题是描写西湖三潭印月之美景。

6    清康熙皇帝挽郑成功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1年,郑成功抗清失败,率师四万渡海东征,鏖战九个月,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逝世后,其灵柩迁葬福建南安石井镇故里。康熙因其功在不灭,题联挽之。上联写郑成功坚持抗清,下联写郑成功收复台湾。上下联内容统一,康熙帝对这位民族英雄作出恰当的、较高的评价,显然是出于巩固统治秩序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