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灸精义集萃(完整版)

 易通568 2016-05-08


一、灸感


1、以患者的感觉为标准。


即患者在接受艾灸时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各种各样,奇妙无比。不是亲身感受,很难体会其中奥妙。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有时也往上传


第二种是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或穴位跑出去。

第四种是丹田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


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2、以灸师的感觉为标准。


完全依赖患者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聋哑人,孩童,极其虚弱之人,还有的人没有灸感


通过修持太乙神灸内功法,在持灸100小时左右,灸师多半能做到:


(1)能直接用灸条探知穴位(穴区)。


(2)感知穴位的炁场和炁场强弱。


(3)在穴区中找到炁场最强的穴位(吃气感)。


(4)定灸后达到饱和灸量时感知炁场消失(吐气感)。


整个过程如婴儿吃奶般。




附:热敏灸的灸感总结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


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第六是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重、痛、冷等。


第七,是局部及远处有疼痛感,通串感,蚁行感,沿经络传导,口干,咽痛等。


第八,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比如腰痛艾灸肾俞穴或八髎穴,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或是酸、麻、胀、痛、冷、重等非热感觉顺着经络蔓延,可能会传导到委中穴或承山穴,这就是气至而有效。




二、关于“气至而有效”


1、是患者的“气至”?还是灸师的“气至”?还是艾火的“气至”?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络学说与针灸学的根本,也是传统功夫中医与现代西化中医的分水岭,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2、太乙神灸悬灸法的“气至”可以明确:


灸师之炁携艾火之气,激活患者之元气,三者合一。


既可以直捣病灶,以病气为食,也可以循经灌注,逼出病气,还可以开穴诱导,释放病气。


灸师在操作时,手到、眼到、心到,意到气到,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灸之道毕矣。




三、手法


1、回旋灸:顺时针49圈,逆时针49圈。


2、往返灸:画十字,横49次,竖49次。


3、雀啄灸:上下(远近)49次。


4、静定灸:止于穴位或穴区上方,直至清灰为止。


结束以劳宫穴抚按所灸穴区,默数7下,再去清艾灰。


上述过程一般耗时10分钟左右。


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四、灸量


施灸的量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由年龄、体质、性别决定。


对于不同的年龄、体质、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艾灸的耐受性不同。古有以年龄定灸量,称随年壮,即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以壮年为限度。尚应考虑体质情况,并据男女生理、病理之差异而决定艾灸的量的多少。另外,由于种族差异,艾条对机体的影响亦也不一。


2、由病情、病性决定。


病深痼疾,一般宜多艾灸。另如灸治急症、多数医家主张壮数宜多,如在众多著述中,灸“五十壮”、“百壮”等描述随处可见。而老年或体弱者保健灸,每次宜小灸,但须坚持日久。病在浅表、灸量可小;在内则宜多。痈疽阴疮虽发于体表,但病根在内,故灸量亦须大。


病重者多灸,最好灸起泡。


3、由所取部位决定。


所取穴位皮肉浅薄者宜少灸,皮肉厚实者宜以大灸。


如《备急千金要方》云:“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生少”。


4、由艾条大小决定。


艾条的大小,古籍述之颇详。《备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要求艾条底部范围不小于3分。此间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则不然,艾柱可小至粟粒大。在施灸时,通过选择适当大小之艾条以控制灸量。经验表明:直径3~5厘米的艾条灸感最足。


5、由患者感觉决定。


患者感觉分二类,一为施灸后的灼热感。根据不同病情,有的仅要求局部温热感,有的则要求有烫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另一类为灸的传导感觉,如隔蒜灸中的铺灸治疗虚劳顽痹,须灸至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这也是一种控制灸量的依据。


6、由施灸次数决定。


施灸所用的艾条,一次灸完为顿灸,分次灸完称报灸。对体弱者及头四肢等肌肉浅薄处,可以通过报灸的方式控制灸量。恰如《神灸经纶》所云:“若并灸之,恐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


7、由天时、地理决定。


如冬天宜适当多灸,方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另如北方风寒凛冽,要多灸;南方气候温暖,灸量要少些。


8、由艾灸师的“炁感”决定。


有功夫的灸师可以在手持艾条的过程中感觉到灸量的饱和度。




五、悬灸施灸的注意事项


1、灸法的施术者,应举止稳当,严肃认真,安祥而持重,做到“手到、眼到、心到,意到气到”,正如《灵枢·官针》所说:“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选用适合的灸法。施灸前做到耐心解释,消除共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若需选用瘢痕灸法时,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对昏逑及肢体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并避免烧伤;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


3、注意调节合适的施灸温度。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4、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气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承淡安说:“取穴中肯,精简疏针,灸勿多,热足气匀。”


5、注意穴位艾灸顺序。《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6、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7、保持施灸诊室空气的流通。


8、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9、防止感染。


10、防止晕灸。对初次施灸或体弱病人,所用艾炷宜先小后大,所灸壮数宜先少后多,逐渐加量,不可突然刺激量过大。施灸病人,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门、脉细手冷、血压降低,甚至晕倒等症状时,是为“晕灸”。发现晕灸,要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急灸双侧足三里穴3~5壮,即可平复。


11、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坏病人衣服、被褥等物。


12、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13、调理期间(尤其有慢性疾病者)建议独卧、不适宜过性生活。

14、饮食起居有规律,按时吃早饭,晚上早睡。


15、宜素食,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6、不要过饥或过饱,保持愉悦心情。




六、为什么艾灸会起泡


古人用艾灸,大多是用直接灸、疤痕灸,起泡化脓是常事。现在大多数是用温灸,也就是用悬灸、艾灸盒灸、艾灸罐灸、隔物灸。温灸舒服,穴位灸半个钟左右,是很少起泡的,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的人会起泡。但是对于有些人,湿气重症等,起泡是病气要排除的表现。


有的人第一次灸后就会出现水泡,有的人则数次后出现,还有少数人不会出现。出现水泡是艾灸后的正常反应,一般患者体内有较多湿气时,就会出现水泡。


实践证实:起泡化脓灸对治很多病效果好得多!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起泡了,就会较长时间的刺激穴位,激发该穴位发出持续的功效。


二是病邪找到出路,便于排毒。排的毒有看得到的有形的毒,如排的毒水,化的脓等,还有看不见的,无形的毒,如寒等。


三是灸的热量和药气大,灸的穴位灸得透!人体吸收的药气充足,经络灸通得深广些。


所以说,起泡了,从祛病的角度来说,是好事,祛病就会快很多。当然,起泡了,那要受些痛苦。所以古人治病特别喜欢用起泡疤痕灸,更是想方设法起泡化脓来尽快治好病!


现在用温灸,比起直接灸来说,灸的时间长些,也能达到直接灸的效果。虽然一般不会起泡,但也不能肯定不会起泡。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当时灸得很舒服,没有感觉到很烫。但是灸后,有的人当场就起泡,有的几个钟就起泡了,甚至有人第二天才起泡。有的人灸的部位太寒,很需要这种能量,再加上反应不灵敏,很烫了而不感觉烫,再加上经络不通,热传散不开来,这种人也容易起泡。所以怕起泡而不敢艾灸温灸的人,就只能说和艾灸温灸无缘了。




灸起水泡怎么办?


水泡出现后,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可以继续施灸到结疤,结疤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后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


水泡出现后一般不会化脓,所以不需要用消炎药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为画蛇添足之举,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


起泡后,怎么样处理呢?其实很简单,把针用酒精消消毒,然后戳一个或几个小孔,把水轻轻地压出来,然后用手工艾绒艾灸悬灸5到10分钟,每天用艾灸灸一次到几次,消消毒就行了。这样处理,好了以后的疤痕不会太大。如果上西药,可能会堵截毒物的排出,反而可能容易发炎霉烂,好后,疤痕较大。用酒精消毒,不破皮还行,破皮后,刺激太大。而且酒精只能消炎表皮,不能深层消炎。艾灸悬灸,即可表皮消炎,也可深层消炎,而且对伤口刺激不大。


同一件事,好事坏事,往往在一念之间。艾灸温灸起泡了,你了解了,处理得当,就是好事。如果不了解,不会处理,可能就是坏事了。


其实有些人开始容易起泡,但只要坚持,以前的泡排了不少的毒后,再加上灸了一段时间后,经络也通畅些,后来就不容易起泡了。


艾灸起泡,也可以说是艾灸治病的一大特点,它和烫伤是有差别的。艾灸起泡后也可以洗热水澡的。




七、悬灸选穴法


“ 2 + X ”选穴法


无论何种疾病,如果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穴位施灸,那么,哪个穴位最合适呢?


飞雁山人认为:只有选神阙穴。


因为神阙穴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总枢纽,总开关,老祖宗。


如果允许再加一个穴位,那么,哪个穴位最合适呢?


飞雁山人认为:最好是加大椎穴。


因为大椎穴是“诸阳之会”,是阳气的总开关,总枢纽,号称“百劳”。


“ 2 + X ”选穴法即:无论何种疾病,先悬灸大椎穴30分钟,再悬灸神阙穴1小时,然后再辩证选穴。




附:周楣声先生关于如何选穴的文章如下


灸法自最早的直接灸而下,历代以来对之均有不同的改进、补充和发展。降至近代,虽无确切统计,但也不下百数十种之多。如果把属于光电范围内的灸法也包罗在内,那就更不可胜数了。但大体上不外是直接灸,间接灸和温和灸三大类。虽然由于灸法的种类不同,作用方式不同,其效果自然就不能完全相同,但基本治疗原则还是不会改变的。故先行对不同灸法的共同作用与选穴要点作一说明,再于相同中求相异,而分别对待。


一、不同灸法的基本功效

不论是何种灸法与针法,都离不开选穴,而选穴的方法又不外是以就近与远道为主,故根据这一共同基础,用以说明不同灸法所共有的基本功效与治疗规律。

1、就近(周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直接作用于患处,古人称为阿是穴。如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之处取穴,今人就称为就近取穴。两者的作用机制,都是以调整局部机能为主,提高全身机能为辅的一种治疗方法,凡与患病器官邻近的各穴,均具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的作用,如头部各穴均能治头痛,眼眶周围各穴均能治目疾,耳廓周围各穴均能治耳病,腹部各穴均能调理胃肠,腰骶各穴均能作用于前后阴及泌尿生殖系统,胸背诸穴,均作用于心肺,四肢诸穴均能作用于关节。

局部取穴对于患处的作用,既为就近取穴所特有,也能为远道取穴所共有。不外是:

(1)改善患处血管和淋巴管之机能,使机能障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重新再建,恢复维持细胞生命的物质供应,增强局部的营养。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促进渗出物之吸收。由于循环旺盛,可以带走或中和掉蓄积于患处的病理产物,打断病理的衍进过程,阻碍和减少病理产物的产生,减轻患病组织所发出的劣性冲动,大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患处中是病理产物蓄积最多之处,患处附近的孔穴也是病理产物谋求出路最近之处.如果加作用于这些孔穴,则病理产自会更易得到宣泄,或是病理产物在灸针的作用下,由于理化状态的改变,而减轻其毒性。特别是灸法,对很多病菌与毒素均有直接扑灭与中和的作用。在多种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虫咬等,直接在患处施灸,均有很高的疗效。


(3)直接加作用于患处及其附近之孔穴,既同样可以刺激神经末稍及其感受器,向高级神经中枢发出冲动,激起全身与局部的各种反应,也可作用于经络体系,使传感向远处传导,促进病理产物的移除,与激起全身机能的调整。特别是后者在灸法中有许多实例可资证明。


2、远道(循经)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作用于远离患处之相应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调整局部机能为辅的一种方法,其作用不外是:


(1)由艾灸或是针刺所激起的循经传感,向着患病区域与相应的器官扩张,可以清除积滞在患处及与之相连属器官内的病理产物,以打乱和改变病理产物的衍变过程。


(2)远距离循经取穴,有疏通某些经脉全程的作用,由于局部经脉的壅滞和失其畅顺,必然是以全身机能失调为其根源。因此远距离取穴就可统筹兼顾,收到调整全身机能的作用。


(3)一侧或局部的机能失调,也就是全身平衡关系的被破坏。因此不仅要注意对病处及病侧机能的提高,更应促进全身平衡状态的恢复。灸针疗法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后取,后病前取等阴阳互引诸法,也就是通过远距离的经络感传与感应等作用,恢复生理平衡所收到的效果。


(4)可以运用生克制约的原理而隔经取穴,以打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根据人体脏腑的不同属性与互相连贯的关系而隔经施治,乃是中医治疗学最大的特点与特色。灸针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加作用于远离病处之互相依维与制约的经穴,以打乱和改变连贯发生的病理过程,就尤其重要。


(5)可以根据经络表里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彼此互治,也是中医治疗方祛的特点之一,用于灸针疗法更为明显而突出。


(6)适用于全身病及游走无定无法在患处及附近取穴的疾患,如发热、盗汗,失眠,游走性关节疼痛及其他许多全身病。可以根据全身状况及发病的特征与特点而选穴旅治。


二、灸法选穴的共同法则


人身的孔穴甚多,而各种配穴方法又是五光十色名目繁多,如何执简驭繁,也是灸针临床上的一项重要环节。仅就个人所习用者,介绍于下:


1、传统特效穴

如灸肾俞与气海以固本培元,取三里与中脘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口甜取脾俞与阴陵,盗汗取阴郗,疗肿取灵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须依靠平时的经验积累,用时方可手到拈来。

2、临床经验腧穴

如百会与肾俞同灸,可举陷升阳而治遗尿久泄,风池与阳陵灸,以降逆疏风,可立即降低血压.耳尖可以统治全身百病,肠俞可以专攻肠痈.这些都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而来的。

3、病理反应穴

有诸内必然形诸外,故内脏病变常可在体表的某特定部位出现某些病理反应物与病理现象,而即或是在体表的病变也能在其附近或远隔部位出现某种反应。如小红点、小黑点、局部皮肤凸起或凹陷之处。或按压体表之某一点时,指下感有空虚,硬结,索状物,成舒畅与压痛等。在急性炎症时,小红点最为多见.以压痛反应最为重要,故另作专题介绍。另外还有热敏点反应,也应注意选用。

古方有神灯照法,是用辛温窜透之品,卷成药念,点燃,在患处慢慢移动熏照。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处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如有发现这些是最佳的灸点(亦可针)。

低电阻反应亦与此法相近。如经络探测仪。型号甚多,但应用未必广泛,不予详述。

三、压痛穴在临床土的应用


1、压痛穴的历史源流


压痛穴的出现和正确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古代的许多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素向·缪刺论》曰:“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伸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臂中外俞,背三节五节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外合》卷三十九中曰“主腰痛不可仰府,一背中央央,引肋痛··侠替如痛,接之应手,灸应已。”他书不及具载。《资生经》一书,对压痛穴更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可见压痛穴的发现与应用的历史与实踢墓础。


2、压痛穴的出现规律

一般的可按照下列途径寻找:

(1)远距离反应

①特定区城

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均可在身体的某一区域与范围之内,出现相同和类似的反应。针对其特有反应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这就是第4、5、6、6、7、8胸椎更以5-7椎及两侧尤为重要。古人的四华穴,八华丸,骑竹马灸,灸哮喘,反胃,以及恶疮瘩疡诸症,都是在这一区域内进行的。而百病皆主之膏盲,也是在这一范围之内,由于背部的这一区城正在心脏的后方,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笔者把这一区城称为“阳光普照区”。以见其地位之重要,更由于这一区域肌肉丰厚,地位隐蔽,安全稳妥,是化脓灸选穴的最佳处所,值得重视。

②相应经穴

除身体的许多疾病均可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上出现反应而外,其余也基本与疾病的相应经穴相符,如颜面病的反应经穴大都在手足阳明,侧头及耳前后病多在手足少阳、手足太阳。胸腹多在手足阳明、少阴,胸肋多在手足少阳、厥阴,其余脏腑也可大体与所属经穴相当。但如按照正常的经穴体系来寻找反应穴的存在,并不能完全相符,总是存有一定的偏差。这有几种原因:

一是生理上的差异,反应穴大体是以生理穴为基础,而每个主穴因个体差易不可能人尽相同

二是病现上的差异,因病变的位置、性质与种种原因的不同,其反应点也有相应的变化

三是今人所沿用的经穴位置,各家也互不一致,不能与实际相符。故只能掌握其大体方向,不能按图索骥。

③相应部位

当某种病证居于身体之某一侧时,压痛或它种反应几乎是无例外地患侧强于健侧,成是只见于病侧,而健俄则反应轻微或是根本无反应.如病变左右难分与左右对称者,则反应既多见于身之正中如背腰部,亦见于左右上下肢之对称经穴。

(2)近距离反应

以上是指远离病处的远距离反应而言,而接近与紧邻病处的近距离反应穴更不可忽视。如肝胆病在肝俞、胆俞与期门、日月等处出现压痛,则是近距离的反应穴。如出现在阳陵、中封等处,则是远距离反应。再如痈疽疖肿,在灵台、至阳等处出现压痛,则是远距离的,而在脓肿周围如出现有特殊敏感之处则是近距离的。如《疡医大全》灸痈疽法曰:“屈指从四围按之,遇痛处是根,就是重按深人,自觉轻快,即此灸之“。至于取远取近,或是远近同取,则按情况决定。

3、压痛穴的存在形式

压痛穴的强弱、大小、多少和深浅,同病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可特别强烈,常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是为患者在无意中触及。最大的能有指头大小,最小的也能象绿豆和芝麻。最少的只能发现到1处,最多的能有5、6处,最深的能在肌肉深处,无须用力按压才能发现。最浅的只要轻触皮肤叩可被感知。疾病愈严重则压痛愈多愈大愈浅,反之则愈少愈小愈深。当疾病痊愈后,反应也就随之消失。症状已经改善或自觉痊愈者,如压痛仍然存在,则指示有复发的可能。

4、压痛穴的查找手法

一般的均是先行在背部探索为主,令患者露出背部,双手交叉抱肩,身体略向前倾,使肩胛骨分开。首先进行目测,如发现有变色变形之处,略直接用手指尖对之按压,常可一触即得。常规的方法是用大指第一节指腹(食中指均可)先沿脊桂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按压一次,用力涂缓均匀,以便发现浅表的反应。再向下而上细心推压一次,用力要稍重,以便发现皮下组织及肌肉部分的反应。按压时切忌使指尖跳跃前进。只要上下来回一次即可,如按压次数太多.使患者感觉疲劳,反而不易发现。力要适当、用力过大可以出现假阳性反应,过小则一些微小的深部压痛又不易捕获,如有发现应以一个指头确定,再做好标志。如属对称经穴,两侧应先后同时探索。

5、对压痛穴的选择

一种疾病可以在几条或同一经络上面出现几个压痛穴或多种病理反应,例如面部的脓肿可以在左右阳明经的合谷、手三里、曲池等处,或者在阳明经的库房、屋翳,膺窗、三里及督脉的至阳、灵台等处均有压痛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有强有弱,有远有近,是全用为好,还是单用为好,就应谈区别对待。经过证明,如在不同的或是同一经络上面能出现几个压痛穴,不需要全部使用,原则上是选强的或近的先用,弱的远的可用可不用。分别应用较同时应用为好如采用直按灸,则1-2穴即可。温和灸则可以分次应用或轮用,在绝大多数病例,是能有压痛反应出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学识和经验的限制而未被发现,就不能为反应穴所拘泥而应因病取穴,如所选的经穴得当,效果同样良好。因此在掌握反应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因病选穴的法则。




八、纯手工灸为什么效果好


手工灸为什么是机器灸无法代替的呢?


手持灸,灸火可以调动气机,以意领气,直达病灶。


手持灸是主动祛病,而工具灸是静止的,被动的。


灸法治病讲究的是“治气”,纯手工悬灸时,手到、眼到、心到,意到气到,艾草纯阳之气、灸火之气,灸师之炁,三气合一,无坚不克


手工灸就是为了用灸火动气,冲破瘀阻点,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经络通畅了,病痛自然就消失了,这些是借助工具艾灸所无法快捷达到的。


还有就是手持灸必须要求艾条火力要充足,在同等情况下,手持灸的疗效要比工具灸至少快10倍以上,而且一旦激发出敏感的循经感传,效程也要久很多。




九、艾条的选用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艾灸是以自然界中的植物“艾叶”为灸材,艾具有独特的温通经络之功,走十二经而入三阴,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性味苦,温,无毒,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陈疴之人康泰,其功大矣。


艾叶的最大功效就是在经络里有极强的走窜能力,通经驱寒。


当把艾草经过特制工艺制成艾条,点燃后所产生的温热刺激人体表皮关键穴位,可帮助人体“温行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补脏腑之元气”来激发出脏腑本身应有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倘若没有温通之术,就难有调补之效。


艾灸的作用,就是一个给经络“疏堵”的过程。


艾能灸百病,因为艾是百草之王,性辛温苦,无毒,为纯阳之性,能回垂死之阳。

艾灸通十二经络,走三阴理气血,逐湿寒,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因为艾为纯阳之性,所以能避邪,艾有助于夫妻生活,所以艾草叫“爱草” 不叫“恨草”,又因艾能暖子宫,专治女人问题,又叫女人草,因为艾为纯阳,做艾灸能提升人体阳气,去除体内湿气,所以说,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随着艾灸市场的火热,市面上的艾制品也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品种繁多,让人眼花撩乱,5年陈,7年陈 10年陈,30:1, 40:1 甚至更高,让人无从选择,近几年湖北蕲春出产的艾叶由于功效显著, 蕲艾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随之而来的是,什么地方的艾制品都妄称蕲艾,都来分一杯羹。


其实蕲春一个小县城,蕲艾资源有限,本地出货已经提襟见肘,何来铺天盖地的蕲艾?


当然只要是真艾,制作的艾灸制品都是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的,只是蕲艾的功效要显著一些。


怎么区分真假艾,我们先来说一下艾灸的原理,艾灸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热量直接熏灼穴位或病灶部位直透经脉,通经活络,祛湿痛,改善循环,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所以好的艾一定要如下特点:


1、气味清香,真正的陈艾应该是谈谈的清香味,沁人心脾,而不是浓浓的香料味。


2、足够的燃烧值,好的艾绒一定要有纤维感,有质感,这样的艾绒产生的热量厚重,温而不燥,事半功倍。


市面上一些艾绒颜色金黄,细腻如丝,看似漂亮,实不足取。


3、紧实耐烧,为了保证艾灸的持续性,穿透力,不惜加倍绒量也要把艾条到最紧,这样才可以让火力持久,看似温和,但似陈年老酒,后劲十足。


而一些艾条号称高比例,卷的松,燃烧极快,还妄称烧的快就是绒质好,不敢苟同,火力浮躁,何谈效果。


现在市面上对艾灸的分辨慢慢的走入一个误区,以为烟小灰白,就是好艾,其实不然,纯艾燃烧肯定是有烟的,这个避免不了,只要烟醇不呛即可,烟的大小和空气的湿度,绒质是否受潮,燃烧是否充分,有很大关系,不能就以烟的大小来判断艾的好坏,至于灰白,艾烧出来的灰是灰白色,由于艾条卷的很紧,也有可能会燃烧不够充分,看起来灰有些发暗,也不能就说这个艾不好。


一些艾绒机器打的很细,卷的很松,燃烧很充分了,灰也很白,所以艾灰也不是判断艾品质的唯一标准。


至于年份,能保证3年就是最好的艾,最适合艾灸的比例就是最好的比例,10年,50:1您就把他当作炒作的嘘头,吸引眼球就好,不要太当真,也不能人云亦云,相信大家的判断能力。


艾灸最终还是要看效果的,不能一律以外观来判断好坏,功效好能治病才是王道。




第一、看。


如果艾条是金黄金黄的,我建议大家不要买,这种艾条有几种可能,硫磺熏的,或机器N次粉碎,彻底破坏艾草纤维的,这种艾用来艾灸最容易上火还灼人。


第二、闻。


好艾是有清香味的,非刺激性气味,蕲艾则是有点冰片的味道,俗称薄荷味,不过这点大家不要勉强,蕲艾是很少的。


第三、捏。


取出艾条的艾绒放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间,把艾绒捏成圆锥状,好艾易成型,因为它的艾纤维没有破坏,而金黄的机器绒很容易散,跟面粉的。


第四、闻烟。


点燃艾条,让艾条充分点燃,闻艾条的烟,好艾芳香,至少不呛人,而金黄的艾呛人不说,还有刺激性烟,很多人都觉得艾越黄越好,越陈越好,殊不知真正的黄金艾几千元一斤,你认为你那一根才几块钱的艾条是真正的黄金绒做的?


其实,3年已是最好,至少普通艾放3年以上就已经在走下坡路,蕲艾可能挥发油含量多点,放置时间能长点,但你千万不要觉得你所用的艾条是真的三年以上的,蕲艾难求,三年艾更难求。


对于大多数灸友来说,悬灸是最安全,最有效,也最易上手的一个方法,而悬灸所用艾条比例在8:1到15:1为最好,好艾就应该是黑绿相接,有点杂质也是没有关系的,至少确定它是真艾,而金黄的艾已经完全认不出它是不是艾草所做的,那才是最可怕的,希望大家能够很好的知艾,识艾,懂艾,善艾!


太乙神灸艾条产地以湖北蕲春为主,古法手工制作。


因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现代工艺的艾条均为机器打绒,艾的属性难免会被破坏,药性和功效就会打了一些折扣。


太乙神灸艾条遵循古法,选用精选蕲春陈放左右的艾叶,放置石臼之中,反复敲打,除去杂质,按照特定的加工比例生产出艾绒,外裹以质地柔软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糯米白芷熬浆粘合而成“蕲春古艾”,然后再存放1年以上,使艾条的温度,热值和辐射光谱达到适合人体的最佳效能状态。


蕲春古艾条索紧实,绒色土黄,细腻绵软,气味芳香,返璞归真,实乃艾灸上品!


石臼古法打制的优质艾绒,传统桑皮纸卷制,糯米白芷熬胶,烟色纯净,刺激性小,火力温而不燥,渗透力强,效果显著。


医学家李时珍对蕲艾十分推崇,并在《本草纲目》中说:“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古中医云:烟熏火燎为之灸,可见烟熏火燎二者兼备才可称之为艾灸。


艾灸很早传到日本跟韩国,日本的一个医学家做过实验,证明艾灸的时候艾烟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力,让身体正气调动起来,营卫之气激发活力,同样,现代医学证明,艾烟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当然不能刻意的吸艾草的烟,因为人体的肺部有排异功能,大量吸入艾草的烟肯定会加重肺的负担。这里说的是大量吸入)。


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


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


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


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


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


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


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十、艾烟的作用


大家都非常认可艾灸,但是提到艾烟,大家都有些抵触甚至于担心艾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有人有时候觉得呛,有人闻着不舒服,但有的人对艾烟很认可,闻了还想闻,所以人们对艾烟持有的态度也不一样,有排斥的,反感的,认可的,但是您对艾烟的作用了解吗?


艾烟是晾干的艾草或者艾草加工后艾绒或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烟气。


艾叶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复杂,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在燃烧后的艾烟中同样含有,而且可被人体吸收。


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和安眠的作用,现代人的压力那么大,每个人都有烦燥的情绪,如果你有福气闻到艾烟,你会有一种全身放松的感觉,有缓解压力的效果。


另外,如果身体有一些潜在疾患,在接触艾烟之后,也会出现相应排病表现,例如肝不好的会出现大量流泪,肺不好的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


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艾烟净化空气的效果比现代人发明的空气清新剂还要好。




艾烟的化学成分研究


艾叶是中医灸法临床所用的主要原材料,灸治过程中除艾叶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发挥作用外,艾烟中的成分也有一定作用。


1、抗菌作用。


在艾烟培养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烧伤创面的研究中,发现艾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碱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2、抗真菌作用。


有人进行了艾烟熏对14种致病性真菌抗菌作用的观察。结果表明:艾烟熏对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实验表明,单独用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4、平喘镇咳作用。


大量的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挥发油的口服或喷雾给药均有较好的平喘、镇咳作用,其中以平喘作用最为显著。临床上有用艾叶挥发油喷雾剂或艾叶挥发油湿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有较好疗效。艾烟在燃烧时艾叶挥发油会随烟一起挥发,进入呼吸道,这种挥发油是否有平喘、镇咳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艾不成灸、无火不成灸、无烟不成灸,也就是说有艾、有火、有烟、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艾灸法。(艾灸能体现出的神奇效果就在艾、火、烟。无艾、无火、无烟都不能称为灸法,也达不到艾灸神奇的效果)。


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癌抗衰老。具有抗真菌作用,艾烟熏对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艾烟燃烧时,其所含挥发油会随烟挥发,艾叶挥发油对常见致病菌如肺炎球菌、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奈瑟氏菌、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艾烟浓度越高对各种的病菌的杀伤力越大。




艾烟在医疗和生活中的应用


艾叶烟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医院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可减少医源性细菌的传播,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大多数化学灭菌剂杀菌力较强,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新生儿病室和病人的病室,使用化学消毒剂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中国在上千种中药中独选艾叶作为施灸材料也就是看重了他的稳定性,透穴的效果和无副作用的特点。


大家看到艾烟的好处多多,适量的吸收艾烟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对艾灸产生艾烟持一种排斥的态度。


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无病不除。病魔不除,誓不罢休。是艾灸的精神,“艾”你没商量。


由于人体吸收艾烟后,一秒进入呼吸系统,三秒进入血液循环,很快找到病灶,从而对病灶有了作用力,此时身体的免疫力逐渐恢复和加强,并有能力与病邪对抗,人体在对抗病邪之气时会发生不舒适的“排病反应”,也就是“灸感”。


这种不舒适的反应,人们往往误解艾灸或闻艾烟造成的有害反应,认为艾灸或艾烟是有害的,甚至有毒的,这是对艾灸、艾烟的无知的误解和曲解。




闻艾烟的排病排毒反应:


1、流鼻水:寒湿重,阳虚体质,畏冷怕寒,肺气虚,鼻炎等排病反应。


2、流眼泪、或眼屎增多、或眼胀痛、或干涩、或视物模糊:肝胆火旺,肝热、肝阳上亢、眼病眼疾、近视眼、结膜炎、角膜炎、高血压、脾气躁、易怒等反应。


3、头痛剧烈:肝火盛、心火旺、肠胃病、脾虚等反应。


4、咽喉疼痛、或干燥、或痰多:咽喉炎、血脂高、血粘稠、胃火旺、胃炎、肠炎、肺炎、肺气虚、肾虚、肾炎、肾衰竭等排病反应。


5、胸闷、或气短、或心脏烦闷、或喘不上气:高血压、心脏病、肝胆病、肺病、心肺病等排病反应。


6、口苦:肝脾不和、胆囊疾患,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积热,高血糖等排病反应。




施灸后,患者身体随艾烟会散发出病气的味道:


通过这种气味可诊断人体疾病:健康的人体是淡淡的体香味,闻到这种健康的体香使人心情平和、舒适、安全详和感。


1、腐臭味:肾病、妇科疾病、男科等排病气反应。


2、臊臭味:肝胆病、心脏病等排病气反应。


3、酸臭味:脾胃病等排病气反应。


4、腥臭味:肺心方面病等排病气反应。


5、乳臭味:吃肉或奶过多造成消化系统负担排病反应。


6、中药味:吃中药过多造成脏腑功能紊乱甚至药物中毒等排病气反应。


7、抗生素味:使用西药过多,输液或吃消炎药过多、或长期依赖某种西药维持生命的患者,造成肝脏、心脏、肾脏、脾胃肠等毒素堆积过多排病排毒反应。


8、某种动物的体味:吃动物肉过多、无肉不欢的顾客,造成血液毒素过多,血液垃圾过多影响循环代谢,将要发生病变的患者排病排毒反应。


9、艾烟携带脏腑的病气停留在身体上的时间长短:施灸后,常有患者说,艾灸那里都好,灸的时间越久越好,唯独受不了的就是艾灸的味道停留在头发、衣服、皮肤上。此现象是患者身体正在恢复,而且是非常好的现象,是艾烟持续作用于身体里风、寒、湿、燥、火病邪散发出带有病气的艾烟味。随着艾灸时间和数量的累计,身体越来越健康,元气恢复,体质恢复正常,那么,艾烟味停留在身体的时间就越短,味道越来越清香,并且闻不到前期的艾味和病混合臭味。




施灸后,患者身体某部位的艾烟颜色会发生变化:


通过某部位的艾烟颜色可诊断人体疾病:健康的人体施灸后的艾烟颜色是白色均匀的烟雾。


1、青烟雾:健康部位。


2、乌烟雾:此部位堵塞、血瘀不通、湿寒风重、体弱、易疲劳患者居多。


3、黄烟雾:火旺、炎症、咽喉炎、鼻炎、口腔溃疡、腰椎、颈椎患者居多。


4、混合烟雾:湿热体质、血液粘稠、痰湿体质、癌症体质居多。


5、伴随颗粒状烟雾:心肺病、或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关节炎患者。


6、总之,艾烟的颜色越重,表示此处的疾患越重,身体的健康越差。


莫把艾烟当毒烟,常闻艾烟香,身体保健康!




十一、艾灰的功效


艾草被称为中华第一养生神草,不仅仅艾叶能够治病,就连艾叶燃烧后产生的艾灰都有极大的功效。


1、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当有伤口时,艾叶灰洒上去的一瞬间是非常痛的,犹如酒精洒到上面一样,看样子艾叶灰本身就有消炎、杀菌的作用。使用后,局部的红肿、疼痛都会渐渐消失,说明艾叶灰有持续的消炎、杀菌作用。


2、能帮助伤口止血:


当伤口出血时,将艾叶灰不断地洒在伤口上,很快就能止血,小的伤口绝对有效。


3、能保持伤口的干燥:


当伤口有出血或渗液时,洒上艾叶灰,创面很快会干燥。如有的地方渗液严重,可以反复洒艾叶灰,一样能保持住创面的干燥。而保证创面的干燥,是避免感染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快速长好伤口必不可少的条件,艾叶灰这一优势,是很多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4、能很好地保护伤口:


当艾叶灰洒在伤口上,吸收了血液或渗出的液体后,艾叶灰就会紧紧地粘在伤口上,能很好地保护住伤口。虽摸上去发硬,但实际感觉到局部伤口还是透气的,并没有紧绷的感觉。而且遇水不会脱离,不怕水的冲洗。 


5、不易留下疤痕:


其实受伤后,皮肤上会不会留下疤痕,既与伤口是否感染有关,也与伤口处的血液供应是否充足有关。艾叶灰的使用,伤口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没感染就不会长出丑陋的疤痕。而伤口的印迹要完全消失,取决于伤口的深浅。太深的伤口一定会留下印迹但不是疤痕,而印迹的深浅与局部血液供应是否充足有关。只要保证身体内的气血充足,再经常对局部进行热敷或用艾条艾熏,促进局部的血液供应,相信受伤后留下的印迹一定会很浅!




艾灰生活小妙招


1、长了痘痘,发红发肿,这时您抹上点艾灰,会很快干瘪,慢慢就掉了,不会留痘印。


2、患脚气时可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脚气,每天多次,坚持几天就会痊愈,这个方法很灵验!如果您的脚气特别严重的话,结合艾灸,会有更好的效果。


3、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孩子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发现,哈哈小PP一点也不红了,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


4、用处理过的艾灰和蛋清,或者艾灰加牛奶和蜂蜜做出的面膜,稠稠的涂在脸上,二十分钟后洗去,您会发现,不仅皮肤变白了,还特别细腻透亮。


5、在洗面奶里加点艾灰,用来洗脸,洗后有特别干净、清爽的感觉。或者用二次处理过的艾灰,配合一些中草药能够制成纯天然的艾灰面膜。具有美白、祛痘的功效。


6、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是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7、有的人脚爱出汗,在脱下来的鞋里,放上艾灰包,吸湿效果一流哦。


8、艾灰是绝好的草木灰肥料,把艾灰拌在土里,花花草草都喜欢,用艾灰养的花,都长的欣欣向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