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公司昨日晚间发微博称,关注到最近两天关于公司私有化相关事项的传言,根据了解,相关传言与事实不符。 据了解,近日有报道称,奇虎360回归A股受阻。中国证监会会和360会谈,要求360假如借壳A股,其大股东、员工、包括参与的机构要承诺接受6年禁售期,且360需承诺6年内不增发购买互联网资产。360初步拒绝,还在和证监会讨价还价。 2015年总计有3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了私有化要约。继分众传媒(30.56 -6.83%,买入)、巨人网络成功登陆A股后,奇虎360成为中概股回归A股最大的热点。 2015年12月,奇虎360宣布完成93亿美元的私有化最终协议,并获得招商银行(17.32 -1.70%,买入)等银行牵头为360私有化交易提供的34亿美元债务融资。另外参与交易的投资[普益]者还包括中国平安(31.40 -1.72%,买入)、红杉资本中国、泰康人寿、阳光保险等。 2016年3月30日,奇虎360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私有化方案。4月19日,360私有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针对“中概股回归暂缓”传言,5月6日中国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做出回应,他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已经有5家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上市,市场对此有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证监会也注意到境内外存在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盛行。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登陆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正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尽管证监会的回应措辞谨慎,但市场的反应则认为证监会确认了回归暂缓的消息,业内人士表示,“这或给回归路上26家中概股企业带来重大影响。” 周五中概股集体下挫,陌陌大跌6.36%、当当重挫6.96%、欢聚时代跌5.65%、第九城市跌2.76%、淘米跌2.47%、爱康国宾跌2.39%、奇虎360跌1.22%、聚美优品跌1.22%。 对于政策变化背后的原因,券商内部多有猜测。有券商人士分析,监管层暂缓放行中概股回归,可能是因为担心中概股体量太大,对A股冲击影响较大;还有券商认为,中概股多是互联网、游戏等概念,与当前国家鼓励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路有冲突。 自2012年以来,中概股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在IPO暂停时,大批公司排队赴美上市,甚至不乏“流血上市”的案例;当境内IPO重启,中概股在境外市场遭遇“做空”攻击,境外投资者对中概股估值大幅回落时,大量中概股萌生退意,陆续通过私有化从境外退市,进而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 2015年初,在注册制推进仍处于“高歌猛进”阶段时,监管层透露出的发展新三板、改革创业板、甚至设立战略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板等来对接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态度,极大的提升了中概股回归的信心,目前仍有多家大体量中概股公司正在“归途”中。 A股影响 奇虎360回归的消息带动了一拨小盘股,从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波导股份(9.24 -9.41%,买入),到与奇虎360存在各种股权联系的天津普林(14.50 -9.83%,买入),甚至是代码里包含360的华微电子(8.99 -7.70%,买入)都曾在跟奇虎360传绯闻时涨停。 另外,A股已有4家上市公司披露将斥资参与奇虎360的私有化项目,包括中信国安(19.22 -9.98%,买入)(000839.SZ)、电广传媒(17.99 停牌,买入)、天业股份(13.19 -9.97%,买入)、爱尔眼科(30.79 -3.78%,买入),投资金额约为4亿美元、3亿元人民币、8971.4万美元、3032.4万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