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博是一种生活方式

 solomon214 2016-05-09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好,研究僧(图片来自网络)
  文/leileely
  2011年9月,我第一次来北京,保研面试。时隔四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能够清晰的回想起面试结束那天晚上,我在四环路边用IC卡给家人打电话时内心的喜悦和雄心壮志。“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有太多故事将要发生。”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憧憬着北京的研究生生活。
  即将进入博士三年级的我,早已褪去了当年的稚嫩和激情,生活的重心伴随着毕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开始逐渐转向人生的下一阶段。要说过去将近四年博士生涯最深的感受,无疑是对读博本身的体会——读博或做科研与生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选择读博,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方面,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岁月里其实浓缩着日常生活的精华。读博是枯燥乏味的,你需要花费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来阅读字迹娇小的外文文献、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编写中规中矩的代码,终极目标不过是尝试解决专业领域里的一个小难题;读博也是有趣的,在加班加点终于解决缠绕在你脑海数日的难题后的兴奋能带给你最真实难忘的满足与欣慰。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平淡无奇的绝大多数日子里,我们忙碌奔波在工作岗位;当偶得清闲与家人朋友相聚之时,才会更多的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利用五年时间潜心科研获得博士学位,不正是我们在浮躁社会里追求的一份沉静与踏实吗?也许寂寞繁琐而漫长的追求自我价值的科研过程,就是科研最大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在科研职业化的今天,科研行业与其他职业的差异正在日益弱化。以前只是富家子弟才有时间和金钱从事的科学研究,如今显然早已没有那么纯粹,其本质早已从一种兴趣爱好转变为一门职业。因而也越来越像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需要经营,需要人脉,需要积累,也需要资金。也许我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选择了科研,但科研同样改变着我们。那种只有少数人从事的、只是出于纯粹兴趣爱好、没有经济等外在压力的科研环境肯定是回不去了。所谓适者生存,我们要适应新的科研环境。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处处江湖。说不上有多险恶,但也绝不轻松。必须练就深厚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在学术江湖立足。
  曾经意外的看到一本电子书The Ph.D. Grind(中文译名《“研”磨记:一名博士生的回忆录》)。“研磨”一词除了有“对磨料颗粒进行精整加工”的含义之外,也有“研究琢磨”的意思。在这里既可以象征读博期间需要接受“研磨”,培养学术能力,不断自我升级,又可以表示科学研究离不开主动的钻研和磨砺。这对博士生涯,甚至科研工作的描述可谓恰如其分,简洁精辟。
  那读博究竟在读什么呢?沿着回忆的时间轴,《“研”磨记》一书对博士学习生涯的经历进行了完整的回忆和描述。有迷茫和绝望——在博士阶段前期找不到方向及面对恒河沙数的文献时;也有笃定与兴奋——在发现一个可能的研究问题或创新点并为之努力奋斗时;有低谷和挫败——在一次次收到论文的拒信和得不到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时;也有幸运与满足——在会议报告和交流中认识专家前辈并能得到他们的指导与肯定时。具体来说,我个人读博期间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选题时仔细考虑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自己研究兴趣的关系
  虽说读博需要重点培养的一个方面就是独立科研的能力,但现代的科研早已成为团队工作,今天的科学难题也不再可能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任何科研项目都是以科研团队或课题组为单位来申请和完成的。如果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团队的课题存在偏差,导致的直接结果将是缺少导师的关注与指导,从而影响研究进展和成果产出。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你本人对该方向感兴趣,主动提出对其进行研究;二是课题组有意向发展组内此前缺少相应研究基础的方向。无论是哪种原因,在完成课题的这几年里,你都将会更加孤独的前行。当然,如果能坚持完成这种挑战,在课题组新方向的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这对你科研的能力和素质必定是一个极大的锻炼与提高。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的时候,需要结合课题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权衡其中的利弊之后慎重选择。
  阅读文献不宜盲目,科研笔记及时整理
  阅读文献是一种被动的学术交流。科研离不开文献阅读,而且带着具体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时效率会更高。文献调研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科研能力,有助于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同时,应该及时整理文献阅读笔记,方便后续的资料查询和回顾。另外,定期的科研报告也是对科研进展很好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能为后期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与导师及同行多多交流讨论,积极参加会议并做报告
  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切忌闭门造车。主动和导师交流是争取指导意见和建议最直接的办法,还能让导师了解你的研究进展。会议报告和交流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过去三年我参加了几个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听过一些跟自己研究方向有紧密联系的报告,会后也积极的跟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交流,你既能及时了解同领域其他学者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还能获取专家学者针对你个人研究内容的具体评论和建议。另外,我们还应该借助互联网学术社交的力量,与更多的同行研究者进行交流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