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

 韦Bb 2016-05-09
第三卷525(4)壮水泻火法(泻南补北):《条辨》下焦篇11条指出:“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并注云:“此证阴阳各自为道,不相交互……故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取一则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本法不仅用于温病,在内科杂病中常遇阴虚火旺,心中烦热,不得卧寐者,用之多有捷效。
(5)养阴搜邪法:邪气深伏阴血之中,夜行阴分而热,昼行阳分而凉,热自阴来,不宜纯用养阴,然阴虚有热,又非苦燥所宜,故用青蒿鳖甲汤,先入后出,养阴搜邪,效多十全。临证用治小儿长期低热,消化不良,痨瘵低热,盗汗消瘦者亦佳。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伤寒杂病论》也明确地体现了“保胃气、存津液”的治疗原则。此皆为温病治则发展之滥觞,历代温热学家,师承《内经》《伤寒》,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逐步认识了温病与狭义伤寒在病因、病机、传变、预后等方面的差别,提出伤寒必须异治的原则。吴鞠通说:“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咸寒以救其阴。”2.化燥伤阴是温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故治温必须“始终以救阴津为主。”然而保津养阴之法的运用,还须谨守病机,依据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理论,脉证合参,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疒立口等方法,掌握邪正双方的斗争形势,因势利导,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严循先后缓急之法,不致临证惶张。
根据赵氏体会,温病治疗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对比的形势不同,以养阴保津为目的之治疗法则,可分为三步运用:邪实正盛,则祛邪以护阴保津;邪去正衰,则养阴生津;邪未去而正已伤者,则保养同用,攻补兼施。总以达到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条辨·下焦篇》17条云:“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堪称掌握正邪进退,运筹帷幄,妙手取胜的典范。
3.叶天士说:“温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示人泄阳分之热以救阴,祛阴分之湿以通阳的治疗总则。温病虽以伤阴为主,然亦有耗气伤阳的一面,或素体阳虚,湿邪害人,或误治而汗、下太过,损伤阳气,导致阳虚气脱之变,故治疗也必须相应的采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治疗方法。此常中之变,不得不备一格。是故吴鞠通说:“故本论中焦篇列益胃、增液、清燥等汤,下焦篇又列建中、半夏、桂枝数法,以为阳气素虚,或误伤寒凉药之用,乃其变也。”五、论症状鉴别诊断“症状鉴别诊断”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辨证方法,对“症状”进行分析;分析同一症状不同“证候”中出现时的特点,以及同一证状可能在哪些证候中出现。“症状鉴别”所讨论的内容,是具有同一主症的不同证候间的鉴别;所涉及的问题,是主症相同,证候却不相同的鉴别问题,并非讨论不同证候间的鉴别,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例如,“舌麻”这一症状,有“血虚舌麻”、“肝风舌麻”、“痰阻舌麻”等证候,同一舌麻症状,但证候却不相同,证候不同的道理是由于证候第三卷526产生的病因病机不同;假使进一步对证候加以研究,则还会发现,其临床“兼症”亦有不同特点。
如:血虚舌麻的特点是舌淡而麻,兼症有面白萎黄、心悸气短、脉细无力等;肝风舌麻的特点是舌麻而强,兼症有语言不利,或有卒仆、脉弦而细数等;痰阻舌麻的特点是舌麻而苔厚腻,兼症有头眩、脉滑等。临床鉴别时,不同证候中出现的“兼症”,往往是鉴别的着眼点,否则主症相同的不同证候就无法进行鉴别。因此,分析以该症状为主症的病因病机时,一定要结合与主症同时存在的“兼症”,共同综合进行考虑,不可孤立地去分析症状和病机。因为没有兼症的存在,也就无法认识主症,如同事物若与其周围事物割断了联系,就无法进行比较一样,这就谈不上鉴别。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正是总结了同一主症在不同证候中出现时的规律,揭示它产生的病因病机特点是从外部表象(兼证)示以要点,更方便于临床医生以掌握。这种主症的相同的证候间的鉴别规律,就是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的鲜明特点。
按“鉴别诊断学”的要求,症状之证候间的鉴别,只从主症、兼症、病因、病机等方面讨论,已经达到了写作目的,但考虑到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为了更切合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需要,也附带地简略讨论了不同证候的治则和选方用药,并将立法、处方,从鉴别的角度一并加以叙述,这种写作体例,从形式上看,最容易使人误解为“对症治疗”;可是由于书中始终贯穿“辨证”,讨论的问题,始终是同一主症在不同证候中的鉴别,因此,“对症治疗”的误解也就不会发生了。
中医辨证,首先要具有对症状进行分析的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进行辨证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训练医生对症状鉴别分析的能力,是打好“辨证”的基本功之一。症状鉴别诊断的萌芽,远非始自今日。例如,元代中医名著《丹溪手镜》中就综合了大量的症状鉴别诊断内容,它在所述的“自汗”一症中,有“风邪干卫”、“暑邪干卫”、“湿邪干卫”、“风湿自汗”、“寒渐入里,传而为热自汗”、“漏不止恶风自汗”、“阳明发热自汗”、“柔痉自汗”、“霍乱自汗”、“少阴病自汗”等的证候分辨,同时还列出自汗的“不治症”等,可谓鉴别详备,但从今天来看它,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是中医鉴别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在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结合今之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它既是继承了先人的宝贵经验,又是发扬前人的学术成果,对提高临床医生的症状鉴别分析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中医鉴别诊断学,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承前启后、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中间学科。它由三个部分
组成:①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②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③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编写中医鉴别诊断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十分重大。从学术方面说,使基础与临床之间产生了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在中医诊断学与中医临床学的结合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领域,繁荣了中医学术,填补了中医鉴别诊断学科上的空白。从实践方面讲,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症状、证候、疾病的鉴别分析水平上,有一定的帮助。中医鉴别诊断学这一学科的产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向,是中医临床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中医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之一。
第三卷527临证特色
一、温病临床五辨温病的表现千姿百态,病理机转亦复杂多变,施治之先,必须准确地辨证,方能获效。而正确的辨证,又必须抓住要领,否则,千头万绪,无所适从,茫茫无所指归。如何抓住要领进行辨识,赵氏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辨类别临证温病,应首辨其类型,方可知其大体,为进一步辨析打下基础。关于温病的分类,各家看法不一。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分为九种,即:风温、温热、温毒、温疫、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但若细玩原文,则不只九种,暑温中有伏暑,湿温中有寒湿,还附有疟、痢、疸、痹,这样就有十五种之多。赵氏认为这样分类太繁杂,既不容易记忆,又不容易掌握,可按病因和主证分为三大类,即温热类、湿温类、秋燥类。
温热类,系单纯由温邪引起,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温疟均属于此。其临床表现以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脉浮数、舌边尖红、苔薄黄等为主要特征。
湿温类,系由温邪夹湿引起,湿多热少者为湿温,热多湿少者为暑温。其临床表现以头身重痛而恶寒、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干不欲饮、脉数而濡、舌苔白或腻等为主要特征。
秋燥类,系由温邪化燥引起,内有燥热外感风寒者为凉燥,温热化燥者温燥。其临床表现以唇燥咽干、皮肤不润、舌苔少津等为主要特征。凉燥属于外寒内燥,恶寒较重,鼻流清涕,痰多清稀。温燥属于内热化燥,鼻中有燥热感,痰多粘稠,恶寒较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