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

 韦Bb 2016-05-09
(二)辨新感与伏邪前述温热、湿温、秋燥三大类,是从病因和主证的角度而言。新感与伏邪,则是从发病的角度来辨。人体感邪即发病者,谓之新感。感邪不即发病,邪伏体内,待一定时期及一定条件,如劳累过度诸因素使正气不足、无力抗邪而发病者,谓之伏邪。新感温病邪在肌表,一开始多有发热、轻微恶寒、无汗或少汗,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如咳嗽少痰、胸闷不舒、咽干咽疼、脉浮数、舌苔薄白或薄黄,如治疗不当可进一步发展,病邪传里,则有中焦见症。伏邪温病,由于邪伏体内,久郁化热,一开始就显露出里热重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口渴咽干、小便短赤、脉细数、舌质红、舌苔黄厚或少苔;若先有发热恶寒,继之出现口渴引饮、脉细数或洪大,舌质红少苔乏津、舌苔黄褐者,为新感引动伏邪,若一开始就发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褐,继而出现恶寒、咳嗽等,为伏邪已发继感新邪。新感与伏邪,因、证不同,施治各异。新感温病,病邪由表入里,初起宜轻清宣透为主,一面逐邪外出,一面又要防止病邪传里。伏邪温病,病邪主要在里,且久郁化热,宜清里热为主,如兼有新感时,也应一面清里热,一面透表。透表宜用辛凉之品,辛温属禁忌之例。
第三卷528(三)辨舌温病辨舌,仍从舌质与舌苔上来诊察,其常见的舌象如下:1.辨舌质温病的舌质常见红舌、绛舌、紫舌,偶尔可见到蓝舌。
红舌是比正常舌质略深略红的舌质,可分为嫩红和暗红。嫩红多主温邪入营的血热。暗红则主血热之极已有瘀血,即温邪由营分深入血分,血液被热邪煎熬而成为瘀血。若舌质红而舌苔薄白,说明温邪仍在气分。
绛舌是舌质深红者,可分绛而润和绛而干。绛而润,舌面上罩有一层黄色或白色薄苔,表示际津尚未受耗。降而干,即舌质绛红无苔,乃血热炽盛之征,亟宜凉血救液两顾之。
紫舌较绛舌颜色更深一层,舌质由绛而紫是热毒更盛之征。如舌焦紫起刺,形如杨梅,里症有大便秘结,外症有高热不退,须用攻下清热解毒之法治疗。如舌紫如猪肝,干枯不鲜,晦暗无津,这是肾液已枯,症多难治。还有杂症,身无热毒,惟舌与唇均呈紫黑,口中有恶臭味,多是牙疳,或是过去患花柳病余毒未尽,或服药中毒所致。
蓝舌很少见,如见蓝舌则病势更险;蓝而满口者,多是邪热内陷、肝阴焦灼、内风欲动之势,这时很可能出现惊厥症状,急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之剂治疗。
2.辨舌苔温病常见的舌苔有白苔、黄苔、灰苔与黑苔。
白苔主表,但有寒热之分。风寒束表,舌苔薄白而润,舌质不红。温热在表,舌苔薄白,舌质边尖带红。风寒束表宜辛温发表,温热在表宜辛凉疏散。
黄苔是表邪未解、由表入里、由卫分转为气分之兆。如黄苔带一分白色,便有一分表证。
纯黄苔才是里证,治宜清下。
灰苔多数由黄苔转变而来,显示病邪仍在逐渐入里。灰苔也要分别寒热,如舌质淡,苔灰而腻,属中寒之证,此灰苔不一定是由黄转灰;如灰苔少津,舌质偏红,舌上有芒刺或黑点或有裂纹,主热邪炽盛,苔多由黄转灰。此外,还要结合整个病情来分析,属于胃家实的要泻下,属于热伤津者宜甘寒救液。
黑苔往往是病已进入危险阶段的征兆。如黑而焦枯燥裂起芒刺,舌质干红苍老,为大热大毒,如再有大便干燥、腹满硬胀,必须急下存阴。如黑而干枯,无腹满便燥等里症,乃真水衰竭不能制火,要用甘寒之品急救真阴。还有杂病中出现一种黑苔,是苔黑舌淡,舌面光滑如涂油,无芒刺,此乃真寒证,急宜回阳之剂,与温病的黑苔迥然有别。
(四)辨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温病上焦不治,即传中焦而伤胃汁;中焦不治,邪热久羁必下吸肾水,故最易伤胃肾之阴。辨齿对温热病的诊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齿龈的改变常见有结瓣、齿燥、齿垢、齿缝出血等。
结瓣,乃温邪内附录伤及中下焦,热毒动血而在齿缝中结为血瓣,色紫如干漆,为热毒耗伤胃津肾液所致,急宜滋阴生津、凉血活血之治。
牙齿干燥与否,关系到胃津肾液的存亡。牙齿光燥如石,胃热甚也,若见无汗恶寒,是卫分第三卷529之邪偏甚,治宜辛凉透表、泄卫分之邪。如齿燥如枯骨,乃肾液枯也。如牙齿上半部润,齿尖较干,是水不上承,心火上炎,治宜清心泻火救水之法。
齿焦有垢,为胃肾积热所致,治宜轻下,以防伤及阴分。齿润有垢,乃胃中湿热蒸腾所致,治宜清利湿热兼以化痰。如齿垢如灰样或如臭豆腐样,是胃气已亡之象,多为难治。
齿缝出血,主要应辨基痛与不痛。若齿缝出血而痛,是胃火冲击所致,治宜甘寒清胃。若齿缝出血不痛,乃命门火上炎,治宜滋肾水泻相火。
(五)辨斑、疹、白疒立口温热病患者常常会发斑、疹或白疒立口。密而成片如蚊迹、如锦纹,抚之不碍于手者为斑;碎而散在,抚而碍手者为疹;白色透明或半透明隆起的小疱疹,颗粒清楚者为白疒立口。
斑是热邪侵入营分或血分所致,疹为热邪侵入肌表或营分而成,白疒立口乃湿热郁蒸气分使然。
斑体以松浮红为顺,紫黑为重,青蓝晦滞多为逆候。疹体以松活表浅为轻,色紫繁密为重。
似有疹但抚之不碍手,谓之隐疹,多为难治。白疒立口隆起透明如晶者顺,灰如麦皮或晦暗无光者为逆。
二、治偏头痛五法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尚未明了,症状复杂多变,治疗也较困难。从本病的症状特点来看,与中医学中的某些头痛、偏头痛、头风等疾病相类似。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此,故外感、内伤诸种因素皆可令脑络阻痹,清阳不达,浊阴翳蔽,因而发生头痛。《素问·方盛衰论》云:“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后世之《类证治裁》一书亦说:“头为天象,诸阳经会焉,若六气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亦即此理。
临证所见,这类头痛的病因的确复杂,或因七情六郁,气血瘀滞;或因劳倦内伤,上实下虚;或因外感失治,余邪稽留;或因久病不复,阴阳偏倾等等,皆可导致气血逆乱,升降失常,瘀血阻络,化热生风,痰浊上干,脑络壅塞为痛。惟其病因复杂,故临床证候亦变化多端:或偏头痛,或全头痛,或搏动性钻痛,或憋胀性纯痛,或头部浅表络脉怒张、太阳穴胀痛,或隐隐作痛,或剧痛难忍,或痛无休止,或阵发加剧,或时作时止,或发作有时……。且于发作时常出现多变的伴随症状:或恶心呕吐,或两目红赤,或鼻塞鼻衄,或双目难睁,或颜面翕热如醉,或手足麻木逆冷,或躁扰不宁,或昏昏欲睡,甚至出现昏瞀抽搐等症。应如何辨证治疗,历代医学文献记载非常丰富。《内经》论头痛,以“六经”作为分类依据。明·张景岳提出:“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元气……”可谓要言不繁。近年来,在临床中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凡遇这类头痛,首先分清外感与内伤;明辨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之变,“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曾先后采用以下五法,治疗多例原经西医诊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尚属满意。现将粗浅的体会介绍于下:第三卷530(一)活血化瘀法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而致的头痛。中医对痛症的发生,有一个总的概念,即“不通则痛”,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病理机转。故本法所适应的头痛,也大多具有病程缠绵,迁延日久的特点,有的病程竟长达十数年之久。
关于瘀血证的特点,《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论述颇详:“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又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以上论述,至今对辨治瘀血性头痛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临床所见,本类患者多为壮年妇女。其症状特点为,头痛时作时止,或痛如针刺,或剧痛如裂,或走路震痛。自感胸满不舒,烦躁易怒,甚则奄忽发狂。经行滞涩量少,且夹瘀块不鲜,或经前腹痛如绞,或经行头痛加重,口苦咽干,失眠多梦,面色晦滞,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弦或细涩。治此病证,常采用活血化瘀,平肝熄风之法。方用《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加菊花、夏枯草等,多获良效。若日久病重者可酌加全蝎粉3克冲服,以增强入络搜邪之力。王清任云:“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实践证明,王氏之言诚为经验之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