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客可来屋】猫舵曼陀罗体验微课堂第二讲文字稿

 半日闲多多 2016-05-10



上期回顾



在开启今天的内容之前,我先带着大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也帮我们理解下面的内容。上一次我们最先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曼陀罗。在图形上,曼陀罗是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有一定规则对称的几何图形。但这仅仅是外在。在观察怎样的作品是曼陀罗时,我们要抓住它的核心本质,也就是说绘画者在作画过程中,是否将自己身心的能量和注意力持续地投注在作品中,而且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和内在自性的感应。当我们体会到创作过程中内心强烈震撼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在将内心的自性与曼陀罗作品相连接。

 

我看到有的朋友真的是非常用心地在涂曼陀罗彩绘模板。其实这些模板并不复杂,但是有的朋友花了四十分钟,甚至有的花了七十分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并不在于模板的复杂与否,而是我们将身心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强烈的凝聚力,然后专注在此刻非常投入进去的一种状态。所以在曼陀罗绘画过程中,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把注意力放在我画完了,那你帮我分析的状态。

 

曼陀罗工作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和其他工作不一样的。比如说在荣格心理分析流派下,像梦的工作或是沙盘游戏的工作,都是需要一个陪伴者,就是我们说的治疗师或者是分析师,在他的陪伴下一对一地完成这些工作。曼陀罗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那就是当我们慢慢熟悉、喜欢,然后愿意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灵探索的时候,它其实是可以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任何安静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的操作。这也是一个不同之处。

 

在回答了什么是曼陀罗之后,我们就尝试回答为什么在纸上涂涂画画或者是在一个模板上填涂颜色就能和我们的心灵成长或者是心理疗愈相关联呢?我们知道心灵的所有工作都在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心灵安宁、心安。那心安呢我们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安其不安,对应的是疗愈。就像身体受伤了,要去护理,等待它慢慢愈合。心灵也是一样的,当遭受了心理上的创伤和伤害的时候,也需要这样一个疗愈的过程。第二个层次是安其所安,对应的是心理发展。安其所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心理发展的轨迹上,也就是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任务。就像我们生下来只会躺着,然后慢慢地趴着的时候会抬头,然后会翻身、会坐起来、会扶着站起来、会走,从大肢体动作再到手指的精细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手会拿勺会用筷子,再长大一些可以弹吉他、拉手风琴,可以打篮球,还可以拿笔填涂曼陀罗。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技能越来越精细。对于心灵来说,与身体的发展一样,每个阶段都有我们的心理发展任务。虽然不可见,却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我们会受伤,常常是一些意外或是插曲。生命的主旋律更多的是发展发育。对于心灵来说,如果儿时的经历和创伤影响到我去完成当下心理任务的时候,那可能我们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心灵的发展,我们才去处理需要疗愈的部分。就像很多妈妈可能也会体验到: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发生了什么,我们就这样生活着,读书毕业找工作结婚。但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开始意识到有些问题不一样了,好像有些问题不对了,忽然不想像我的父母曾经对待我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开始有了反思。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种状况是,我看了很多书,也知道怎样去带孩子,但我做不到。比如说,我希望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心平气和,不把工作上的压力和先生的冲突这样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我明明心里一再告诫自己,但是遇到那个当下的时候,我真的控制不住,还是会这样。当我知道又做不到的时候,是内心最挣扎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自己可能真的有些部分是需要疗愈的这个部分在我是母亲身份的时候影响了我们做母亲的功能。在你的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这个年龄段,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母亲角色,发挥母亲功能。在孩子需要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超级敏感的妈妈的时候,我们不能安心待在家里,一看到孩子哭闹就非常焦虑希望跑出去;或者是在孩子长大一点需要发展自己能力的时候,想要脱离开我们的怀抱,想要有自我意识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我们又紧紧地抱住他们,握着他们的手不肯放开……那我们就不能做到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的状态去提供相应的母亲角色和功能。我刚才说的那个部分可能有一些是需要疗愈的,需要我们关注和看到的。

 

其实我们内在成长的心灵种子,当它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发芽,然后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当它在某个阶段受到阻碍的时候,这个创伤或者经历就把我们阻碍在那里,有很大的能量停滞在那里。由于能量发生固着和冻结,那么我们用于正常生长发育的能量就变少了。所以心理的发展可能会缓慢,我们变得不够强壮。可能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但也是弱弱的,或者是难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当我们去疗愈这个部分呢,就是让能量重新回到发展的主旋律中,这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到大有很多创伤和情结,大大小小,但是不是所有都是要处理的?只有当那个事件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生活或者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发育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去工作它。

 

第三个部分就是安之若命,完善人格的部分。什么叫人格呢?我们常常在想也在跟家长们讨论,希望孩子有完善的人格,希望孩子的人格更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心理学的领域中大多数的课程都在讲心理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所有人在大部分时候的反应都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研究是关于普遍规律的。但是只有一门课,人格心理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为什么是我,你为什么是你,张三为什么是张三,李四为什么是李四。也就是我的生命中特别特别独特的部分,将这些独特的部分提炼出来,然后我放在人群中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独特组合的这个人,这些独特品质组合出来的这个人,那是我,不是别人。所以完善的人格首先就是要找到独特的部分,这也是心理分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们这段时间也在和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上情商课互动。在这个时候呢,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很多孩子其实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都有一个幼小衔接的问题。有一个入学适应的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遭遇了什么?孩子们遭遇了什么呢?

 

其实大多数孩子无论上公立园还是上私立园他们的天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到了小学之后,更多的是要他们进入集体。然后要褪去很多个性化的部分,遵循一些固有的规则,包括学习的规律啊,节奏啊,要完成相应的相同难度的课程啊!那么这些都要求他整齐划一地进入这个集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孩子去适应集体适应小学生活的机制也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孩子会把自己的个性完全藏起来,成了特别符合学校要求的优秀标准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孩子会把自己的个性保留下来,同时又努力地去适应这个规则。那他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我更偏向集体,什么时候可以让自己的个性有一个展示和展现的空间,那么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孩子,极为特别和少数的孩子,他的个性非常鲜明和突出。这类孩子在适应的时候是决不妥协,还是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部分来进入集体。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会蛮头疼。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他很难去按规则上课下课吃午饭,他总是有自己的事情,他总是在心中有特别重要的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不愿意遵循学校整体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这样的一个规律。妈妈对这类孩子,真的不能责备,因为在他其实是和自性相连接更紧密的孩子。

 

自性是每个人内心的种子,自我就是在自性中萌芽和生发出来的。孩子们的生命力极其旺盛,他的自性和自我联接非常深刻,所以他一直在聆听自性给他说的话。那自性会说什么?它只会说一句话,就是:亲爱的,你要成为你自己。所以当他真心进入集体的时候就会非常难受,就会觉得整齐划一的那个部分就不是他了。所以他就没有办法适应和妥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的这个部分,帮助他适应。找到独特的地方安放这个部分。这个部分一般都是偏艺术的。如果喜欢绘画,就是安放在绘画上。有的孩子喜欢沙盘游戏,就通过这个帮他做一个稳固。有的孩子会放在舞蹈唱歌上,这些都是非常真心的内在,而不是说要教他们去唱歌,教他们绘画或者是做沙盘。有一个这样的存在和容器,让他活泼泼的天性有个安放的地方。只有当他知道这个安放的地方非常稳定的时候,他才能安心下来适应小学生活,融入到集体中。

 

所以我们来看上面这张图,当我们的自我从自性中生发出来,我们遵循自性的指引然后成为自己。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重大的创伤影响了心理发展的时候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疗愈我们的创伤。然后再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发展心理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这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发展过程。


自性发展阶段与自性功能

接下来就进入到今天的主题。我们上课所有使用的曼陀罗模板,包括上次课使用的部分,都是来自于这本书《心灵之路:曼陀罗成长自愈绘本》。那么大家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到,它是自愈绘本,也就是说可以回家自己画的。这本绘本中的所有一百七十三幅模板都是根据陈灿锐老师提出来的自性的七个功能设计的。


那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性的七个功能。第一个是保护,第二个是分化,第三个是凝聚,第四个是整合,第五个是指引,第六个是超越,最后是开悟。在分享大家的曼陀罗作品之前呢,先说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自性的发展阶段,一个是自性的功能。

 

先说自性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来理解。那宏观呢,从出生到我们老年到临近死亡的那一刻,我们的自性的发展阶段也是按照这个七个步骤去发展的,也就是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最后开悟。我们从宏观上就像一个台阶一样,一阶一阶地向上登。比如保护的发展得完善了,能够帮助我们进入到分化阶段。所以从自性的宏观发展规律来看,我们是从保护一步一步走到开悟。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也就是从微观来看,我们不是把保护的阶段发展到一百分,再把分化的阶段发展到一百分,然后再发展凝聚的阶段的。其实不是这样的。那微观呢,其实蛮像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逐步轮回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先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然后再回到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也就是一次一次地轮回,然后逐步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保护到超越的这个轮回有可能很长,在一段阶段中,你可能这一次轮回要经历一周、一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但有的时候,当你的内心能量非常丰富的时候,你可能这样几天就经历的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自性的发展阶段在宏观上来看,我们就像一个一个台阶,从保护一阶一阶上升到开悟。那么在实际的发展阶段,它是从保护然后到了超越,然后又回到了保护。那么每一次轮回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它取决于你在当时的那个阶段中自身心理发展的活跃度。那么还有一个因素是你当时的生命中,在你现实的生活中有没有遭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或者是一些促进你去发展的一些困境,当你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时候越努力,我们心理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轮回的速度就越快。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到现在无论我们是三十多岁还是四十多岁,我们从保护到超越的轮回可能已经经过了无数次,或者上亿次。那么在这个轮回的过程中,同是三十多岁的人,这个轮回的次数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那么这个差异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我们就要讲到自性的功能。那对应自性的发展阶段,自性也有七个功能,也就是说在功能的角度呢,自性有保护功能,有分化功能,有凝聚功能,有整合功能,有指引功能,有超越功能,最后是开悟。那么这个功能也是有强弱和高低的。所有的功能我们在什么时候启动与我们外部遇到的困境和实践是有关系的。当最近一件事情非常激发我们恐惧的情绪,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调度自性的保护功能,然后让我们的内心稳定、安静、安全下来。如果在某个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内心有非常大的冲突,我们的可能在强烈地思考一个问题,比如我到底是要继续留在这个单位工作呢还是要辞职寻找自己的新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非常强烈和激烈的冲突。为了让我们更好适应和解决当下的现实冲突,那么我们的自性就会调动出整合功能。还有的时候,比如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非常迷茫,渴望突破。我们就觉得浑身使劲儿,也不知道该往哪里使,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当这种浑身难受的劲儿在的时候,我们的自性就会调动出指引的功能。就会指引我在哪里才能突破,然后找到新的方向去开启新的生活。所以从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自性功能的启动是随机的。虽然是随机的,那么这个过程取决于在当下,你的生活中你的生命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你希望调动自己的自性功能去帮你解决怎样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自性的功能就会调动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了,自性的发展阶段,就像是一条暗河,在我们的心中默默流淌着。这个暗河从宏观上看,就是从保护一直流向开悟。从微观上看,它是一个一个的漩涡啊!一个一个的螺旋的上升,逐步地推进从保护一直到开悟。

 

那除了这条暗河,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察觉和体会的部分,就是我们自我可以意识到的部分,就是自性的功能。自性的功能是我们可知的。但自性的发展阶段是需要我们在深入的工作中才能判定的。所以我们今天分享的所有曼陀罗作品,其实都是从自性的功能角度来说的。大家可以借此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发展需要。

 

曼陀罗绘画分享

(鉴于对曼陀罗绘画者的隐私保护,我们不再对这一部分进行具体表述)

在分享阶段,李老师根据绘画者选择的模板和相应的色彩等对曼陀罗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我们的分享过程中会发现,也许你选择了保护的模板,但自性未必肯定发挥的是保护功能,可能是分化或凝聚等其他功能。也就是说,在自性功能的确定上,模板只是一个参考,本质上还要看绘画者的笔触、内容等。


最后想要分享的是,自性的发展功能或者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好坏之分或者高低之分。我们的每一幅曼陀罗绘画作品都与当时的体验密切相关。就像老师讲的那样,自性的发展是不断轮回的过程,从保护到分化一直超越,然后再从保护开始,循环往复。重要的是在曼陀罗绘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将自我与自性建立更紧密地连接,更好地应对当下的问题和困惑。


题外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