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玉琮王價格,拍賣價格統計

 華夏文物 2016-05-10


时间:2015/9/26 12:37:44 

良渚文化玉琮王價格,拍賣價格統計


  

  玉琮王”當之無愧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見于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出土后,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征,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好兄弟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玉琮的基本特征 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一神人獸面復合圖像,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四個角又分別刻畫了八組簡化了的“神人騎獸”圖案,每一個角分為四節,其中簡化的神獸一節還裝飾有鳥紋圖案,并與各紋飾上間飾云雷紋。此器為迄今所知同類作品中,重量最大,飾紋最精美及神人,神鳥多。符合抗訴重要特征。以轉角為中軸展開的簡化人獸組合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征。本玉琮19.6X20.0厘米高8.9厘米,孔徑5.3厘米。“玉琮王”當之無愧。

  

  良渚文化玉琮,玉琮本為禮器,古代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之說,可見是當時極為重要的禮器。良渚文化玉琮制作發達,無論是大小,數量,造型,都是文化時期玉琮制作的巔峰,良渚文化出土的部分大玉琮更有“琮王”美譽,不僅器型較大,而且往往在器身加以繁縟復雜的圖騰紋飾,線條細如發絲,此件玉琮沁色優美,造型大方,年代久遠,在器身細雕神人獸面紋,線條由一道道細線組成。應該是古時候部落祭祀的神器,等級極高,縱觀目前出土的良渚玉琮,此件在其中亦可算上等。

  

  玉質淡綠色帶暗綠色,間有黃褐色斑點,整體呈扁平圓形,正中有對鉆圓孔,璧中心有從左至右的凹槽三條,器表磨制光滑,表面刻有神人獸面紋飾,用陰線刻出神人,眼、鼻、口俱全。整器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此種尺寸較大形璧,出土較少,可能與墓主人財富多寡有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