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產研究所SP|后青团时期的手作清明粿教程

 梁思琳 2016-05-10


清明已经过啦,你大概以为青团已经成了过气的胖子,其实,小胖子的魅力仍在!


自从我们推送过《青团这个小胖子,一等就是一年!》《要不是昨天聊了青团,我都不知道青团也有甜咸大战》之后,到现在后台还每天陆陆续续涌来悦食粉们对家乡清明糕团的想念。这么看来,青团的近亲真的是不少啊!


菠菠粿



图片来自网络


清明节吃菠菠粿是福州的一大特色。用菠菠草染色制成的点心也被叫做清明粿,红糖粉裹着枣泥、豆沙和萝卜丝等制馅,垫着黄皮叶蒸制完成,色泽呈现出深绿色,口感略苦涩。


苎叶粄


在福建龙岩,当地人在清明还会吃一种叫“鬼告阿”的点心。鬼告阿其实是苎叶粄。苎麻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每年清明时节是采摘苎叶最好的季节。捣烂的苎叶混合米粉和水之城粄团,里面会包上酸菜、笋作为馅料,上蒸笼蒸。苎叶粄的形状比较多变,有些地方是饼状,也有饺子形状的,还有的形状与糖三角相似。


朴籽粿



摄影 | 平深


清明节做朴籽粿是潮汕人民的传统习俗。用朴籽树的嫩叶和米捣烂,加糖浆,再加入米粞、发酵粉拌匀,放入一个个桃形或梅花形的粿盏里,蒸熟后是很美的草绿色。


艾米果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地方又将清明粿称为艾米果,用的是艾叶草染色。这种草本植物在清明时节长得最好。艾米果一般会做成饺子形状,而馅料更是各地有别,咸甜皆有。


细细盘数起来,青团的兄弟姐妹们千千万,还有內馅放磨碎的花生仁和黑芝麻的艾粑粑、四川的蒿蒿粑、绍兴的艾饺……悦食君已经盘点无能,所以欢迎在后台留下坐标和家乡的清明粿!


————以下是自制清明粿的分割线————



清明前后,寒食节不动烟火,只吃凉食。江南人爱吃青团和熟藕,于是年岁推下来青团就成了代表食物。


加之艾叶性温,理气血,驱湿寒,确实很适合在春寒料峭的时候食用。


小的时候吃青团,只有艾草叶一种选择,洗净择叶,煮滚后打成汁,和上糯米粉,加入细腻的豆沙馅,或者是炒过,拌着猪油的芝麻,包裹成一个团,蒸饭的时候在外表还可以滚上珍珠似的米饭。那是春天该有的香味之一。


更或者用香干马兰头和咸菜笋丁做成青饺,吃咸的,也让人大快朵颐。


映象里实在是没有菠菜,麦草这回事,这两者毫无清香气,哪是带着春气的食物。



材料


新鲜艾草

糯米粉和粘米粉(可选)

糖芝麻,猪油,桂花/豆沙/马兰头,香干/咸菜,笋丁

少许糖

食用碱(可选)




制作


新鲜艾草择叶后倒入加少许盐的热水中汆熟,热水中可以加食用碱,说是为了保证艾叶的嫩绿(但我没有加,我觉得还好)。


艾叶过冷水,倒入搅拌机打匀成艾草汁(可以过滤后)加入糯米粉中,也可以适量加一些粘米粉和糖会比较不粘,更有层次(我没有加,我懒)。


揉成面团之后,均匀切成小块。


压成圆状,包入馅料,这里是糖芝麻混了猪油和桂花,当然还可以用碾碎的红豆做豆沙味,或者马兰头香干做咸口。


放在笼屉内,垫上粽叶,蒸十几分钟即可,放凉后就没有这么粘。




艾草叶可以换鼠曲草,馅料可以随意篡改,荠菜猪肉也好,咸菜笋丁也妙,还有花生的都很好。


加个蛋黄和肉松也未尝不可,毕竟那个总店的蛋黄肉松青团已经到了排队八小时了才能买到的地步了。


实在是不可思议,如果真有这个空闲,别再贪恋肉松蛋黄了,动个手做青团也蛮好。


还是,祝大家春天快乐。


吃好喝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