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专访】约翰·贝曼:为自己的生命而兴奋

 Purefact 2016-05-11

80多岁的约翰.贝曼,自从2000年以后,开始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推广重点转移到亚洲,在接下来的5年,他将只来中国开展工作坊,因为他认为现在“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当他看到人们愿意为自己的心灵成长、为自己的家庭和谐做出改变时,他觉得他在中国花的时间非常值得。

约翰·贝曼


约翰·贝曼,他几乎是和玛丽亚·葛茉莉齐名的世界最顶级的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和培训师,他的专业背景让人肃然起敬:美国怀俄明州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加拿大和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成员,注册婚姻及家庭治疗师。难能可贵的是,从2005年首次来京开展萨提亚专业工作坊后,他持续发展了中国大陆的萨提亚专业课程,2009年建立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2010年因其对中国家庭治疗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剑桥国际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评为“年度人物”。


改变中国6500万人


这是一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作为上海萨提亚中心十周年见证者,同时也是上海萨提亚中心的签约国际顾问——约翰.贝曼坐在台上,对面坐着三位女士,他在同时为她们做婚姻问题的咨询,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个案咨询,而是教学示范,台下几十位学生,正在认真学习当今世界顶级的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和培训师的个案咨询技术。


说到“改变”这个词,这也许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贝曼在第一次参加的萨提亚女士主办的工作坊中,就被这种奇迹般的改变所震撼了。当时,萨提亚女士经常主动提问来访者“发生了什么?”,然后帮助对方澄清“如何才能实现你的这些期待?”或者“为了实现这些期待,你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在探索对方心灵问题的过程中,萨提亚女士总有一个积极明确的目标,这常常给来访者带来迅速有效的改变,整个人、整体身心的改变!这种治疗的奇迹深深吸引了贝曼。自那以后,贝曼坚持进行萨提亚家庭治疗及这种理念的推广,至今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贝曼坚信,“萨提亚模式不仅是一套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关于爱和关系的艺术。”“而它改变的也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系统”。很多参加过萨提亚工作坊的学员也会有这样的感慨:萨提亚改变了我的整个家族,甚至是我和我伴侣的两个家族。在系统改变理论的基础上,贝曼根据中国人口数字的公式,算出了“6500万”这个数字,于是,他说:“来吧,用这个数字改变整个系统”。而他同时也意识到,他想创建的帮助家庭、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幸福、快乐的目标恰恰和中国政府和谐社会的目标高度一致的,这也让他觉得他为中国做的一切越发有价值。


最近,他正在中国教授一门课程——快乐无需理由。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人对幸福、快乐的定义和美国人是不同的。美国人非常直接地去追求幸福,而中国人古老的哲学里,人生而有幸福,这和萨提亚的理念不谋而合,可是现代中国人忘了自己其实是可以拥有幸福的权利,也不知道如何去获得。所以贝曼就带来一些方法的, 一些实际可操作、可以练习的方法。 他不但把这些方法教授给一些普通的家庭,也教授给一些社会工作者和一些需要的企业。目前,贝曼主要致力于培训中国合格的高素质的咨询师,教会他们用萨提亚的精神去帮助各个领域的人。正如贝曼说的,我们需要先看见自己内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见别人的;我们要先感受到对自己的爱,之后才可以去爱别人。


萨提亚模式的精髓就在于此。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堂课。在课上,约翰.贝曼用一种他特有的温柔、舒缓的语调问那三位女士:“究竟什么发生在你的身上”,“感受一下你的内在”,“感受一下你的内在”。


“和你的痛苦、难过待一会,陪伴自己一下”……30分钟的咨询时间里面,三位女士都落下眼泪,她们的内心被真正触碰到了,贝曼引导她们看到自身婚姻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看到了可以发生改变的很多希望。目睹这一切,不由得让人想起贝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我们与内心蕴藏的能量发生联结,就可以奇迹般地不断获得力量。”而台下的这些上专业课的心理学工作者们,也应该会有更深的体会和学习。


对话 Dialogue

治疗家庭,便治疗了世界


Q=生活周刊 A=约翰·贝曼


Q:这次课程的一个议题是关于抑郁症,您曾经在38分钟内治疗好一个患抑郁症25年的男性,并在国际专业领域获过大奖,那么你是如何来看待姚贝娜说,她是因为抑郁所以得了乳腺癌?


A:我并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当人们遇到压力时,就会以一种负向的方式来应对,比如酗酒、超负荷工作或者抑郁。抑郁其实是一种失功能的解决方式。我的治疗是走入患者的内心,让他内心隐藏的愤怒、恐惧或者悲伤浮现出来。我就可以对这部分进行工作,引发他们找到没有被满足的渴望是什么,是不被接纳?不被理解?感觉不爱和被爱?然后看看他们是否能放下那些愤怒、恐惧或悲伤。而姚贝娜这样的演艺界明星,从外面看她非常成功,但是她可能内心压力很大,很不快乐,这样内在和外在形成很大的冲突,但她又没有很多方法去了解内心发生了什么,所以才会产生抑郁。而我对于这些抑郁者的建议是: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帮助,这是需要勇气的,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会觉得这很没面子,但这样的帮助不但会解放患者本人,也会帮到她的家人。如果放弃,他们可能就会走向自杀或者像姚一样冲突和不快乐攻击身体,患上了癌症。


Q: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情绪,很多人就会躲到网络上发泄,网络暴力普遍存在,不少人在网上的发言尤其偏激,对于这个现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A:先让我们回到童年,往往会受到老师的评判、家长的评判。这是一个评判的社会,从小被评判惯了,不知不觉内化了批判的模式,长大也会有同样的反应。我觉得真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还是要从孩子教育开始。作为好的父母,就要学习如何接纳你的孩子,也许你不能接纳孩子的某种行为,但是不能把孩子的行为和孩子本身混为一谈。从小被接纳的孩子,长大也不会对社会恶意相向。


Q:社会压力大,网络舆论强大,让更多人更加在意外界的看法,对别人的评判非常重视,而忽视自我价值,对此您会如何教他们提升自尊?


A:是的,我发现这里的人们对外界的评判非常敏感。我们的课程会从五种方式来帮助这样的人们。教他们如何发现自己的资源进而喜欢自己、如何欣赏自己、如何接纳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值得,这些都关乎他们如何来看待自己。人们习惯了由外面来被告知“我是谁”,而我要教会他们从内在感受自己是谁,成为自己的评估者。


Q: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0后的离婚率高达57%,2013年,上海全市办理协议离婚登记共60408对,同比2012年上升37.4%;而从年龄结构看,30—40岁之间办理离婚登记的人数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你觉得造成如此高离婚率的原因是什么?


A: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从积极意义上看,女性得到了更多自主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新的一代更缺少耐心,更自私,当有一些冲突出现,不是想办法去面对去解决,而是直接放弃。他们缺少一种技能,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差异。我觉得,如果夫妻双方把对方看得比彼此的差异更重要,把两个人的婚姻看得比差异更重要的话,也许就能有更好的互动。


原载于2015年2月17日《生活周刊》,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萨提亚父母成长工作坊

爱自己--绽放内在的生命色彩

运用生命线、自我环、冰山、冥想和雕塑等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内在联结,从而做到爱自己、欣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导师:张忆文

时间:5月27、28、29日(三天)

地点:北京 西城 伊人音乐SPA(地铁1号线木樨地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